|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中国电视事业诞生60周年的背景下,亮点纷呈的2019年春晚再次如约而至。
与往届相比,2019年春晚舞台美术更现代喜庆,编排节奏更流畅明快,主持串联更平实亲切,观众互动更自然生动,主会场与分会场衔接更有机紧凑。在“奋进新时代、欢度幸福年”主题下,晚会通过“欢乐我的年”“幸福我的家”“多彩我的梦”和“奋进我的国”四个板块的设置,将家国情怀的内涵融于节目中,使内容更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契合受众心理,体现年节意味。节目风格样式更丰富多彩,既兼顾不同观众的审美需求,又注重节目的艺术品质。2019年春晚为观众奉上年夜文化大餐的同时,也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营造了热烈的舆论氛围,广获观众好评。它的成功也再次证明:创新是春晚的生命力。
春晚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上世纪80年代初,进入改革开放的中国迎来建设和发展的又一个春天。人们热血沸腾、积极向上的心态,需要一个集体释放和表达的窗口,恰逢电视走进千家万户,春晚应运而生。艺术家们令观众耳目一新、平易近人的节目表演形式,助推春晚迅速走红:
1983年的首次春晚,一开场侯宝林站起来介绍主持人“这是我的徒弟马季,这是他的徒弟姜昆”;马季、姜昆等男女主持人身着生活便装,在节目间穿针引线;歌唱家李谷一即兴邀请姜昆一起表演《刘海砍樵》,姜昆从桌旁站起,顺手在角落里抄起一把扫帚当道具,一步跨上台便开始演唱……
艺术家与普通观众如一家人,围桌而坐、团圆守岁,观演一体、其乐融融,以茶座、团圆、联欢为基本属性的春晚,就这样走进了观众,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新年俗。
随着互联网的普遍运用,其他各种演出活动的繁荣,各类表演与娱乐方式的丰富,受众在精神生活上的需求已从“吃饱”跃升为“吃好”,对春晚“大餐”也有了更高期待。更大步伐的创新课题,摆在春晚创作者面前。
创新并非易事。一是春晚的主流性质必须坚持,导向意识不能模糊;二是春晚的民族年俗必须遵循,年味气氛不能淡化;三是春晚的年度特征必须鲜明,国家话语不能缺失;四是春晚的本质属性必须具备,联欢互动不能丢弃;五是春晚的艺术标准必须坚持,雅俗共赏不能违背。
在坚守中创新,在创新中坚守——这是历届春晚创作者在接续创新中,得出的永葆春晚生命力的不二原则。如,在创作理念上,我们在2005年春晚提出“开门办春晚”的口号,广泛吸纳全社会的创作人才和节目资源,群策群力、集智汇优,奉行至今。在晚会形式上,我们于1996年和2002年春晚在全国设置分会场,并在2016年继续升级完善后,将此确立为定制,真正在春晚中实现了全国大联欢。在展示年度特征上,连续多届春晚将神舟系列飞船的航天员请到晚会现场,与全国人民一起过年;2008年春晚,现场连线我国南方各地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的场面;2009年春晚,展示在汶川地震中的抗震英雄……这些创新固然必要,但还远远不够。春晚更重要的创新,是节目内容的创新。观众对春晚创新的根本需求,是在内容上“见平常之未见,优平常之所见”。
从歌曲《爱的奉献》《涛声依旧》到《相约九八》《常回家看看》,再到舞蹈《两棵树》《千手观音》《俏夕阳》《小城雨巷》……创作者打造出一批为春晚量身定制、精心改造提升的优秀节目。同时在节目形式上另辟蹊径、追求独创,如跨界组合、混搭演唱以及昔日偶像的再聚首,2006年三种唱法混搭演唱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2009年“纵贯线”、2010年“小虎队”等都成为现象级晚会亮点。
语言节目是春晚的龙头,被当成春晚创新的重中之重。最近几年,全国各地卫视喜剧类节目的风生水起,手机终端幽默短视频,吊高了观众的“笑点”,也激发了春晚创作者创新升级语言节目的动力。其创新策略:一是提升春晚语言节目品质,将小品向作品转换;二是强化作品内容的接地气和喜剧性;三是拓展题材领域和演员阵容,如2017年蔡明、潘长江、潘斌龙表演的小品《老伴》,2018年由中国台湾演员演绎的小品《回家》、表现中非友好题材的小品《同喜同乐》。2019年春晚,又有一批喜剧新生代演员、影视演员以及资深表演艺术家,力求用幽默的桥段、创新的方式呈现社会热点,让观众的笑声穿透掌声,引发共鸣,给观众带来了新的惊喜。
春晚37年的实践经验,为未来春晚的坚守与创新提供了遵循和参照:“坚持方向性、注重文化性、增强艺术性”是其原则,表达“爱国思家、祈福迎祥”是其内涵,营造“欢乐祥和、喜气洋洋”的年节氛围是其目的,“内容为王、镜头为要”是其要求,努力推出新人新作、精品力作,满足人民年节期间的文化需求是其硬道理。
来源: 人民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