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52|回复: 0

江门处处侨乡情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13 00: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2江門處處僑鄉情濃.jpg

  图:充满田园气息的开平碉楼与村落

  如果爱有模样,我想应该就是侨乡江门的样子:一封封来自世界各地、道尽家长里短的银信,是海外游子对家的眷恋;一张张不同数额的汇单,是出洋华工支持家乡建设、支援抗战、为新中国建设贡献的证明;一座座大小、设计完全一致的洋楼,是长辈对子女最深沉的爱和无言的教诲……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满载着深情,在行走中发现,在转角遇见爱,也许这就是江门的魅力。

  江门是全国着名侨乡,祖籍五邑的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400多万,分布在107个国家和地区。说起江门五邑人出洋的历史,更是久远,可追溯到唐代,唐僖宗乾符六年(公元879年),已有新会人随阿拉伯商人往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自此之後,一批又一批的五邑人陆续飘洋过海到海外谋生。

  出洋史追溯至唐代

  「爸爸去金山,快快要寄银,全家靠住你,有银就好寄回……」一首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台山歌谣,正是近代以来广东江门五邑地区华侨家庭的写照,歌谣里提到银,其实就是「银信」。没有网络,没有手机,远隔万水千山的五邑人发明了家书与汇款单合二为一的银信。

  与潮汕地区侨批的叫法不同,江门把这种华侨华人与家乡亲人间往来的国际移民文献称为「银信」。作为联结海外华侨与其家人、乡邦的核心纽带,「侨批档案」於2013年6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成为广东省的首项世界记忆遗产。

  「批一封,银二元!」据史料记载,清末民国时期,台山银信机构一度达到了数百家之多,最为集中的地方,要数有「广府人出海第一港」之誉的海口埠。海口埠的建设要追溯到清朝咸丰三年(1853年)。由於其与香港、澳门之间便利的海上交通条件,海口埠成为广府先侨出洋的重要港口。可惜的是,当年的旧码头在抗日战争时期遭遇轰炸,如今只剩一个土坡和一棵大树。

  从海口埠的海口墟路直通码头,时至今日两旁的骑楼依然保存完好,建於清光绪年间的祠堂前仍站立着威风凛凛的石狮子,庄重肃穆的基督教礼拜堂仍在开放使用。当地人说,当年海口埠银信业最为兴旺的是西隆街,有钜信银号、永茂银号等六家银号,西隆街因此也被称为「银行街」。

  漫步在海口埠,小乡村繁华不再,游客只能在那些充满年代感的建筑中,寻找往日辉煌的痕迹。比老建筑更能见证当年繁荣的,是一张张陈旧发黄的银信。2017年5月,台山市海口埠银信纪念广场正式启用,广场上20根银信柱高高耸立着,648片烧制的银信瓷片,将台山海外华侨银信的缘起、递送、历史作用与现实文化价值娓娓道来。离银信柱不远处,是一座两层的海口埠银信博物馆,里面按照圆梦之旅、银信递送、家庭最大、情系桑梓、复兴之梦、文明之魂等六个板块,展出了近千件各类反映华侨历史的银信图片和实物。有意思的是,银信博物馆内还复原了银号、侨眷在家读写家书等历史场景,让游客倍感温馨。

  银信道出有趣家事

  细细阅读那些发黄纸张上的文字,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家事:古巴华侨李民弈1930年在信里跟妻子详细列出了「女儿亲事」的六大原则,包括年龄最好大十年八年之间,要有房有田地,要注意是否有钱财,或者是否出洋人,或是商人等。害怕中间人夸大其词,李民弈还特意提醒妻子要「探明白方可成亲也」。看完之後让人忍俊不禁,原来时间过去了近90个年头,家长们挑女婿的标准依然没多少改变。

  海外华侨不仅记挂着自己的小家,对「生於斯,长於斯」的家乡同样牵挂。1915年,美国华侨世润写信给族人,讨论改良村子的事情,并在信中说此事「由金山之人唱(倡)议」。原来,20世纪初叶至抗日战争爆发前,五邑侨乡兴起了建设模范乡村的热潮,他们还因此率先制定了建村章程,立下了规矩,集股统一建设,因此五邑地区很多乡村的房屋布局整齐划一,环境宜人。

  记者在一张1924年的「新安里股票存据」上,看到了五大村规,包括不能违规建筑、不得私下转让、遗失存据要登记等,由此可见当时侨乡的乡村管理已经非常的现代化。「无规矩不成方圆」,近百年前就加入了现代管理的新农村,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幸福指数应该相当高吧。

  高新科技日新月异,距离不再是沟通的障碍,我们已经很难体会到当年那些华侨家庭书写银信时的复杂心情,也很难体会侨眷对银信望穿秋水般的期待以及收到时的喜悦。我们只能从那些保留下来的文字中,窥见中国家庭血浓於水的亲情联系,感受广东海外侨胞一个世纪以来深切的家国情怀。

  【华发网根据大公报采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3 04: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