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19|回复: 0

港大明清竹雕展铁笔艺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20 09:3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3港大明清竹雕展鐵筆藝術.jpg  

  图:《酒杯》(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收藏)

  竹雕自明代起成为文人和宫廷之中盛行的艺术品,而清代更广泛发展。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铁笔的艺术:明清竹雕」展览即日起举行,展出共六十五件竹雕作品,包括笔筒、臂搁、袖珍山水小景、人物雕像等,展现古代匠人的鬼斧神工和想像力,以及竹雕背後的文化意义。

  儒道文化 文人雅趣

  此次的展品,除了两件犀角杯及一件观音雕像来自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收藏之外,均来自余沛强的三鱼堂收藏。余沛强接受大公报记者访问时说:「与其他雕塑形式相比,竹雕的独特之处在於注入了中国传统儒家及道家文化,并具有人文价值。竹中通,外节,根扎实,象徵有内涵、气节,不因外界而折腰,能够表现淡泊气质。」他续说,这些藏品他收藏了二十余年,大部分自相熟的古董商购得。

  谈及竹雕历史,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助理馆长纪奕邦(Ben Chiesa)告诉记者:「明清时期,文人喜爱在自己的庭园内种竹、於野外观竹,也爱制作、收藏和展示这些能配合文人雅兴如绘画和书法的竹雕。更有位於嘉定及金陵(即如今的上海及南京)的一些作坊大量生产竹雕雅玩,如黄杨木、犀角和象牙都成为雕刻的材料。」

  人工雕琢 化瑕为美

  纪奕邦亦介绍重点展品,包括《高士一对》、《栈道山水笔筒》、《高士观瀑笔筒》、《子母狮》、《酒杯》等。他讲解道:「《栈道观瀑笔筒》运用深雕的手法,刻画旅人骑马穿越竹林、走过孤亭,行走在栈道上的情景,作品精雕细琢,且富层次。」《高士观瀑笔筒》则以竹的自然裂痕作为瀑布,雕琢成高士观瀑的画面。

  又如由犀角制成的《酒杯》,他说:「犀角经丝绸之路进口到中国,明清时期御作坊和工匠多将其雕成精致的犀角杯作为贡品,也被视为可增添酒香的酒器。」

  出席活动开幕礼的主礼嘉宾,还有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总监罗诺德(Florian Knothe)。该展览位於薄扶林般咸道九十号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冯平山楼二楼,展期至七月二十八日。

  【来源:大公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6-14 20: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