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5日,杭州的一位驴友冯浩在横穿羌塘无人区失联50天后被队友找到。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涉事的几个驴友也受到当地相关部门的行政处罚,面临5000元的罚款。其中,一位队友李志森表示接受,而冯浩认为他是初犯,罚款5000元有点高,冯浩女友林夕也觉得自己没有做错,一分钱罚款都不会交。
失联50天还能幸存,此事也引起了舆论的关注,但大多数网友对此并不认同,对于此事更多的是批评与指责。比如有网友表示,为寻求刺激而非法穿越太任性,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极大不负责,同时还浪费了公共资源,所产生的搜救成本也应该他们自己承担。
这位驴友所穿越的羌塘无人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藏林业厅曾于2017年4月发布禁止在羌塘组织非法穿越的公告,否则将依法严肃查处。
明明法律法规在前,生命安全和家庭责任在后,可还是有一个接一个的驴友选择非法穿越无人区。无视现实,无视安全,无视责任,这种无视法律的任性,不仅玩转了自己,玩转了他们的亲朋,更玩转了我们的社会,错误属性板上钉钉,与勇气品质和探索精神更是没有一毛钱关系。
更奇葩的是,这位驴友脱险后,竟表示羌塘穿越太简单、没难度,未来还要找个难度更大一点的,且在罚款面前也不接受,不认错。看来,其不仅丝毫没有知错悔改之意,还要在“作死”的路上一条道走到黑。要知道,虽然其这一次侥幸回来了,但幸运女神不会次次眷顾,难道非要等到回不来了才会悔恨吗?
这些非法穿越无人区的驴友,他们的诉求是什么呢?寻求刺激?博人眼球?刷存在感?若真如此,那整个舆论场需要警惕的是,我们不能为他们这样的畸形诉求提供成长的土壤。对于其非法穿越无人区活着归来的事情,少一点欢呼与激动,多一些理性的评判和质疑,这不是什么“英雄归来”,而是对法律甚至是生命的戏弄和践踏。
其实,近年来,驴友贸然行动失联的新闻屡见报端,随之而来的往往是动用巨大人力物力救援的现实托底,呈现的就是一个个任性驴友折腾一群人又一群人的“窘境”。
当然,生命无价,救援每一个生命是社会责任,这毋庸置疑。可试想,如果现实中任性的驴友和奇葩的冒险行径越来越多,那相应的救援势必会占用更多社会力量和公共资源。厚此必然薄彼,届时社会层面正常合理的公共诉求,怕是得不到相匹配的公共资源来支撑。如此,一种潜在的公共安全危机就会出现。
说到底,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相关部门,还是不能被任性驴友牵着鼻子走。面对这些奇葩驴友和奇葩行径,唯有用重典才可能让他们醒悟,相关部门的处理和惩戒必须及时到位。要最大程度提高驴友的“出轨”成本,堵上他们非法冒险的所有漏洞。否则,只会产生更加负面且恶劣的社会示范效应,并让公共利益为之买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