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总统特朗普霸气地大打「美国优先」政策,意欲在去年中期选举前掀起一波又一波震撼的外交争议,以「反传统观点」整合共和党,归为特朗普派风格。在这样的政治氛围下,中美贸易关系也无可避免地变得剑拔弩张。从去年封杀中兴事件和公布「301调查报告」加徵中国商品关税以开启中美贸易战,再由要求加拿大引渡孟晚舟、向盟国施压弃用华为5G网络建设,至近期发出「华为禁令」全面堵塞其商业合作活动,显而易见,这一切背後的目的都是以遏制「中国制造2025」规划为主,打击中国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的诸多优势,美国因此要力求维护自身霸权地位,不顾一切国际秩序和公义,单边制裁中国电讯龙头企业,更以此增强中美贸易谈判筹码。如此说来,一个新世代国家的综合国力标准,除军事优势外,也必须拥有发展高端科技的基础,那麽科普教育是国家未来发展规划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新世代国家 必须有发展高端科技基础*
事实上,前年7月中国国务院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後,北京市政府率先发布一系列决策部署,订立该市人工智慧发展时间表,於2020年组建一批具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慧相关领导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强与全球顶尖机构合作互动,重视人工智慧基础教育及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中央在全国亦规划实施全民智慧教育方案,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慧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程式设计教育以完善其人才储备,并於高等教育层面组织人工智慧一级学科;更透过产业与学术共研合作,以强化就业配对及在职人士培训。
再举例看看其他国家在科普教育的最新发展。新加坡政府由上而下积极推动全国资讯科技发展,当地全体公务员都会安排学习大数据,而学童一般从幼稚园已开始学习离线编程;总理李显龙亦以身示范在各社交平台上分享及讨论写编程心得。教育部也进行教制改革计划,在两年前落实可辅助核心教学的「应用学习项目」和「生活教育项目」,并优化覆盖超过70%中学的「专长项目」计划,在每所中小学成立由教师监督学生发展需要的学生培育小组,更计划於2021年底前陆续减少小学及初中考试次数,以腾空时间学习更广阔知识。
英国亦微调教育制度,由2014/15学年开始,把编程列入英国中小学必修课程,同时减少电脑应用技巧的部分。在2015年更以「电脑科学」全面取代原有「资讯及通讯科技」课程,翌年推出新的会考「电脑科学」(Computer Science)课程,要求学生学习正规的程式语言。另外,欧洲已有12个国家把编程教育纳入高中课程,当中有9个更纳入小学课程。
当局没做好科创人才基础教育规划
回顾香港的科普教育发展仍十分缓慢,然而政府在过往两年向中小学发放一笔过额外津贴推动STEM(科学、科技、工程、数学)教育,但相关成效备受质疑,并欠缺可持续发展方向。香港大多数小学生只能在高小常识科接触到科技教育,在教制的第二学习阶段末(小五下学期),才有机会接收少许编程及运算思维的知识,只占每学年整体常规课程时数不多於2% 。到初中阶段,学生完成必修的「资讯和通讯科技」课程後,都只能「认识技术名称」或「简易操作有关技术」,反映预期效能与实际成效出现落差。学生每年基本只有约17至33小时学习时数,这个情况根本没有为学童打好创科基础,内容完全缺乏增长纯数理及编程知识,更明显是政策局没有长远做好科创人才的基础教育规划。
笔者认为,大力推动科普教育乃世界大势,其方向不应改变。如前述国家因应世界环境转变而革新教育系统,普及编程亦属STEM教学培训重要环节之一,而且能训练学童思考方式。香港在国家发展中如何作出贡献和寻找突破点,相信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出路。究竟应否朝这个方向迈进,谨请执掌教育的诸君深思。
作者是
香港政研会 社区总监
香港青年时事评论员协会会董
香港群策汇思副主席
深青之友 发起人
【图文整理:华发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