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忘不了餐厅》是内地首档关注阿尔兹海默症的公益类综艺节目 作者供图
人的一生中总有一些忘不了的回忆,忘不了的味道,忘不了的人和物……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带着人生中的诸多记忆走到生命尽头的,如若疾病带走了我们的记忆,我们又该怎麽办?究竟怎样才能让一段记忆真的忘不了?我想,这是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和其家属都想要探究的话题吧。
近期广受好评的公益性综艺节目《忘不了餐厅》就把目光聚焦到了这个话题上,几期节目下来,看得我感动不已之余也让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关注这一个弱势老人群体。阿尔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痴呆类疾病。目前中国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数居世界第一,而且伴随人口老龄化趋势,阿尔兹海默症的患病率也急剧走高。
我曾多多少少地听说过一些患病的老人,他们被人们提起时,往往是带着惋惜和厌恶的──不记事、反应迟钝、生活不能自理,这些是我最常听到的对「老年痴呆」的描述,似乎每一个患病老人都踏上了一条与正常生活相去甚远的道路,甚至成为儿女的负担。但是,老年痴呆真的这麽可怕吗?
《忘不了餐厅》给出了一个带着人性温度的好答案。
通过这档节目,我第一次知道了,原来「老年痴呆」有一个听起来不那麽可怕的名字──「认知障碍」,也就是阿尔兹海默症前期的一个最明显症状,即大脑的认知区域出现了问题,导致记忆和思考力持续衰退。作为内地首档关注阿尔兹海默症的公益类综艺节目,《忘不了餐厅》由高情商演员黄渤作为店长,搭配副店长宋祖儿和助理张元坤,邀请了五个患有不同程度阿尔兹海默症,已经出现认知障碍症状的老人当餐厅服务员,用观察记录的方式,真实地展现了患病老人的日常生活:他们如何工作、如何与客人沟通、如何解决餐厅里经常出现的麻烦问题等等。
几期节目下来,不难发现其实「老年痴呆」并不像外界形容得那麽可怕。根据认知能力和身体机能的恶化程度,阿尔兹海默症可以分成三个时期:轻度认知障碍期(一至三年)、中度认知障碍期(二至十年)、重度认知障碍期(八至十二年)。在节目里,除了患病十年的「蒲公英」奶奶,其他老人都处於一至二年的轻度痴呆期,除了记忆力下降,他们跟正常人几乎没有区别。活泼开朗的「公主」奶奶,致力於将东北秧歌推广至全国;乐观向上的「珠珠姨」奶奶,餐厅里永远回荡着她的笑声;热心肠的「小敏」爷爷,操着上海口音贪吃红烧肉,却是位隐藏的「数字高手」;军人出身的「大桥」爷爷,当起餐厅服务员来也是一丝不苟,认真负责。
那麽,患病十年的「蒲公英」奶奶呢?她不仅仍能唱英文歌,弹钢琴,跳起舞来也依旧优雅,一点没有「痴呆」的迹象。即使十年前她就知道自己的疾病无法治愈,留在人世的时间所剩不多。但她依然坚强地对抗疾病,弹钢琴、学画画、当英语教师,充分调动自己的大脑,抵抗遗忘。在我看来,她已然成功地用自身案例向世人宣告,患病老人不是没有用的老人,他们也充满对生活的希望。
说到底,阿尔兹海默症也就是一个慢性病而已,它必然会带来一些坏的影响,比如健忘、比如情绪化,但它并不会剥夺老人的快乐和对生活的希望,更不应该被子女或患者本身可怕化。
《忘不了餐厅》给观众展现了很多温情的画面,不仅是老人们乐观的生活态度,还有社会大众对於患病老人的爱护和关怀。比如爷爷奶奶们上错菜,或者下错订单,但是顾客们从不着急,只是耐心提醒他们,并且对他们的服务表示感谢;又比如作为店长的黄渤时时刻刻关注老人们的状态,帮老人挽裤脚、穿围裙,说笑话逗老人开心,帮他们解决各种棘手的问题……对於他们而言,这些患有认知障碍的老人不是累赘,也不是麻烦和负担。他们也是一群默默散发着生命余热的可爱老人,他们的疾病也应该被正视、被理解,而不是随意地被人们贴上「老年痴呆」的标签。
阿尔兹海默症其实是一个「返老还童」的过程,随着时间的增长,老人的心智会越来越像婴幼儿一样,需要被呵护、被关爱。我们愿意悉心教导年幼的孩子,那麽为什麽不愿意多花一些时间在这些陪伴了我们、关心了我们一辈子的老人身上呢?
《忘不了餐厅》存在的意义就在於此吧。它不仅加深了人们对阿尔兹海默症的理解,更是给了患病老人一个走入社会的平台。他们能在这个平台上融入社会生活,坦然地说出自己的病症,并且积极与客人分享他们的感受,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
岁月匆匆忙忙,人性的温暖会延缓了时光。记忆会消失,但忘不了的永远都将是那些带着爱的记忆。愿这个群体被更多人关注,也愿所有的老人都能得到更多的关爱。
【来源:大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