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吴冠中的油画《荷花》於今年春拍中破亿元成交/资料图片
夏日初临,想起两件事,老上司陈凡笔名「夏初临」,他用过许多笔名,一九五六写武侠小说《风虎云龙传》,笔名「百剑堂主」,与金庸、梁羽生三人结集的《三剑楼随笔》仍旧用「百剑堂主」,但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写杂文的「夏初临」。
由此想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日初临,消暑最是荷池、荷花。陈凡留给我许多回忆,在文学方面,最深刻是他的荷花词,翻阅前人杜甫、李白等等咏荷佳作,回过来,还是忘不了陈凡的一首《观荷花舞》,攻读者分享,诗云:
盈盈细步起螺纹,鬓发微凉辟俗氛。
罗袂飘飘疑有梦,胭脂淡淡似无痕。
最是明月银星夜,若怯清风玉露晨。
忽报凌波归去也,宓妃曾否是前身。
由「疑有梦」进入「似无痕」;再看「凌波归去」,幻想着「曾否是前身(宓妃)」,思维从眼前的舞台景象飞上古宇宙,拉开了一处广阔无垠的想像空间。
诗底里的荷花,先是映日「微凉辟俗」白天除暑的荷花,然後是「明月银星」下姿态隐约的荷花,与「清风玉露」晨光熹微的荷花。打破古人写荷多以一个场景,而以不同时分多个场景中荷花的形态带出的感觉,个人认为,陈凡创新分三个场景写荷花,格局更佳。
最近整理旧书,翻出他的着作《往日集》,笔名周为,过去友人检到旧书,问知否「周为」是谁?「周为」是陈凡写新诗用的笔名,《往日集》是一本新诗集,收集他由上世纪三十年代至一九五六年的作品,意外发现,内有新诗一首「看荷花舞」,这样,他的荷花诗不止一首,最少有两首,一首是古体诗,一首是新诗,新旧都写过,新诗「看荷花舞」如下:
银色的静夜,银色的月光,
轻轻地泻在镜似的荷塘。
襟袖间有如水的清凉
箫声中仙袂飘飘─
朵朵的白莲悄悄地开放,
像在眼前也像在仙中,
我不会说这是人间抑是天上。
难猜新诗写在前,或写在後,也许感觉其中一首末臻心思,再来一首,作为读者我觉新诗循旧,旧诗则出新意,作者能写新诗,出了诗集,更擅古体诗。
他能优雅,写出「最是明月银星夜,若怯清风玉露晨」,也敢於从俗,写出市井拍掌诗句:「抗战八年捱米贵,和平三日吊砂煲」、「拍错手掌,迎错老蒋,烧错炮仗」,一时哄动广州。
一九四七年他是《大公报》驻广州记者,采访五月三十一日中山大学罢课游行,他穿插在学生队伍中,目击当局射杀学生,速成新闻以电报发回报社,稿件被当局扣起,半夜军警入屋将他拘捕。一个热血报人,写出「盈盈细步起螺纹,鬓发微凉辟俗氛」优雅诗句,柔情似水人性的一面。「观荷花舞」可不可以是新版「爱莲说」?
从「观荷花舞」舞台上的荷花,转眼荷塘、荷池,及寻常人家的栽种的盆上荷花,为什麽总是爱种荷花?都是因周敦颐而起罢,寻常人家也许不识老周这位北宋诗人,但荷花清香辟暑,还结莲子,人称「君子花」,世俗人家也以荷花端品行,洁行为,子子孙孙立身自勉。至於读书人,琅琅上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报社常以「出淤泥而不染」嘉勉仝寅,特别要求编采部人员,做一个正值的记者和编辑,如今青发染霜,同年共事的都退休了,茶叙相见,大家仍似当年一身清爽。
「予独爱莲之出於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成为经典之句,几百年来为人传颂,无人能出其右,近人说,周敦颐若活在今天,也许写出更高境界,他不能,因为他欠了以下的事情。
一九五三年,有人在大连市普兰店一片地上翻泥土,挖到地层的泥炭,泥炭中发现五粒古莲子,送到北京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古植物研究,交到徐仁教授手中,教授将五粒莲子送到实验室进行科学处理,然後栽种花盆中,不消几天,神奇的事情出现了,五粒古莲子同时长出嫩芽,引来实验室一片欢声。教授指导研究人员,将将五株幼荷从花盆移植到池塘边,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荷叶逐渐肥大,成为一株茁壮的荷花,接着各自冒出花蕾,绽放不同颜色的荷花,二白,二粉红,一紫红,花瓣长得与现代荷花一样。
古莲子种植成功,余下的问题莲子古到什麽年代,事情到了一九七四年,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用碳测出古莲孢粉的年代为一○一四年左右,距今一千零五年,千年种子复活,人间奇迹!
这样人们发现荷花岂止有着「出於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个性,还有生命力何等旺盛坚强,随便埋在泥土下,却有看千年不败的金身,出了泥土,一经栽种,长出荷花,身世超群,带着千年青春出世。於是忽发奇想,荷花这般长寿,许是她出污泥而不染而来。周敦颐写《爱莲说》若经历这段故事,文章岂不昇华至新的境界。
再说一段国际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新事,三月香港苏富比拍卖吴冠中油画巨作《荷花》,带出意外惊喜,以一亿三千一百元成交,成为今年香港国际春拍首件逾亿的艺术作品。画中荷塘,荷叶与荷花层层推向深处,大少花蕾过十,一朵白莲在画中央挺拔而出,这境界如《爱莲说》中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荷花神髓,在吴冠中画笔下尽显风采。
【来源:大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