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5岁男童在小区内被高空坠落的窗户砸中身亡,引发舆论热议。有报道称,该小区上个月也曾发生高空坠窗事件,但因为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故未引起重视。不少媒体和网友据此认为这起悲剧原本可以避免,进而指向了对物业疏于安全检查、未能防患于未然的批评。
涉事小区物业对悲剧难辞其咎,舆论对物业疏于隐患排查的批评也有道理,但我们的反思不能止步于此。接连发生坠窗事件的小区,只是以一种沉重而极端的方式,让潜伏在我们身边的安全隐患显性化了。更值得探讨和警醒的,是这件事暴露的“小区未老先衰”的风险。
何谓“小区未老先衰”?用最近那篇朋友圈刷屏文章的说法就是,很多房龄才10多年的小区,已出现电梯老化、门禁虚设、垃圾清运半瘫痪、绿地裸土化等负向循环苗头,小区整体环境和物管水平每况愈下。深圳出事小区建成仅14年,但近期接连发生坠窗事件,事后排查还发现多个窗户需维修——这些都可视为“未老先衰”的一个症状。
然而,这种“未老先衰”的小区,正是我们很多人正在面对的现实。厘清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何事发后,不少人将男童被砸瞬间的视频传到家人群、家长群,善意地提醒大家注意安全。这种善意之举从一个侧面表明:很多人早已隐约意识到自己也住在一个“未老先衰”的小区,只是大家平时对风险的感知度较低,直至这次被坠窗悲剧激活。
一些小区“未老先衰”,与“小区”概念在我国出现的时间不长、房地产行业急功近利、城市土地集约使用模式等有较大关系,也与部分物业公司专业化程度普遍不高、业主委员会机制被虚置、“各家自扫门前雪”的社会心理等因素有关。它们共同导致了一些小区的加速折旧与管理失序,也让一些小区生活充满了不确定的危机与风险。
安居,是人民群众最朴素的生活理想之一,也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相信小区生活在总体上是安全的,但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有责任尽可能地消除各种真实存在的隐患和不确定性,让我们不用担心因为一次高空坠物、一次电梯事故或其他意外而发生悲剧。
各种用生命换来的教训已足够深刻。鉴于“小区未老先衰”现象有一定代表性,有关部门确有必要对小区安全隐患进行系统化梳理与排查,让危险和意外与我们少些交集。另一方面,我们还得从源头抓起,制定更科学完善的标准,并加强监理监管,盖出更安全的房子。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