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16|回复: 0

明观四海\发挥香港独特优势 稳固金融中心地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27 10: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8明觀四海.jpg

  图:香港2018年的GDP增速为3%,今年一季度为0.6%,全年的GDP增长预测,则仍维持在2%至3%之间,这看起来像是「龟速」,但与同类型的发达经济体相较,香港经济增速是相当稳健

  虽然外界对香港经济不看好,但若仔细分析相关数据会发现,香港的经济与就业情况还是较为稳健的。香港未来如果能够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创新科技产业、高端制造业,重返外向型经济,以及更加国际化,将推动香港的经济、就业市场进一步向前。\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 梁海明

  香港2018年的GDP增速为3%,今年一季度为0.6%,全年的GDP增长预测,则仍维持在2%至3%之间,这看起来像是「龟速」,但欧元区一些国家第一季度的GDP增速只有0.4%,与同类型的发达经济体相较,香港的经济增速算是相当稳健。

  经济根基 皮实务实现实

  外界另一关注的是就业市场。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的公开数据,香港的失业率过去一段时间长期维持在3%左右,今年4月份更低至2.8%,这是在经济学上的数据,实际经济活动中已相当於几乎全民就业,若失业率在2%左右,则意味就业市场是供少於求。香港过去一段时间的CPI维持在2.5%至3%,暂无高通胀之虞(以香港过往平均数据CPI达5%为高通胀),也无通缩之忧。

  在此背景下,可以说眼下香港的经济较为稳健,而推动香港未来发展,关键还在於以下三点重要因素:

  一是香港的「皮实」。作为一个地方小、人口规模有限和经济基础较牢固的城市,香港船小好调头。甚至可以说,只要有一个产业发展蓬勃,便能带动其他的产业发展,推动经济繁荣。过去无论是制造业、进出口贸易、高端旅游、地产、股市、金融和高端服务业等领域,都在过去的经济周期循环中,轮流扮演「雁头」的角色,引领其他产业向前发展。

  二是港人的务实。例如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展开之后,香港从特区政府到业界已经在研究各种细节,主动地、积极地寻找香港切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空间和可能性。在香港「小政府、大市场」的背景下,香港特区政府并不需要发改委式的发展规划,工商界要发展、想发展的共识,比特区政府的行政力量更大,也更易推动香港的经济向前。

  大湾区建设是国家发展蓝图中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重要举措,将为香港发展开拓新空间,香港有望借大湾区建设的东风,开拓发展新局面。在未来各种配套政策陆续出台之后,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香港青年在大湾区寻找到合适的发展机遇,成为建设大湾区的重要力量。

  三是港人的现实。在长期重商轻政教诲的潜移默化下,港人血液里事实上更习惯「金钱挂帅」,为自身的发展,港人更喜欢在熟悉的「老路」上耕耘,在商业、高端服务业一展身手。

  但也须承认,香港的商业发展也为内地经济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内地在吸收港资方面,2018年1-12月,香港在内地新设立企业3.9868万家,同比升120.68%,实际使用港资899.2亿美元,占内地实际使用外资1349.7亿美元的66.6%。中国每增加引进1亿美元的外资,平均可为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DP)增加15亿元、就业人口增加2万。港资企业大量集中在珠三角,为广州、深圳等城市的GDP的增长及就业,贡献了无可替代的力量。

  发展前路 工业化国际化

  除了「三实」之外,香港经济未来如要进一步发展,或可考虑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工夫:

  其一,香港需要重新发展高端制造业。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香港制造业开始北上内地,将劳动密集型的产品或生产工序,向生产成本较低的内地转移之后,导致留在香港的工厂成为了不再生产产品、没有生产工序的「空壳」工厂。从产业结构来看,香港的制造业实际上已经「空壳化」。

  制造业的消失成为了香港近年来的一大经济困局。如果我们的视野国际化一些,会发现作为制造业一直都支撑在美国的发展。美国在2009年之前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如今是世界第二大制造业强国。一个最直观的体现是,世界500强中,美国企业占比超过40%,如可口可乐、通用等传统制造业仍占主导地位。

  香港民众若再继续眷恋炒楼炒股赚快钱,或是寄望内地继续提供的优惠政策赚「容易钱」,只会导致香港经济走入死胡同。香港更需要的是多打造高端制造业、创新产业,生产更多「Made in Hong Kong」的产品,而非仅是由香港投资的「Made by Hong Kong」产品,以此推动香港经济持续向前发展。

  其二,香港要重返外向型经济,成为新型亚洲贸易中心。除了发展高端制造业和创新产业之外,香港另一个需要转型的重点是外展化(Reach out),它应重新回归以贸易为本的经济模式,成为新型亚洲贸易中心。

  这里所指的贸易不是大家熟知的进出口商品传统贸易,而是「离岸贸易」,所涉及的商品、服务事实上并不进出香港,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提升香港经济:子公司获利后,返回给香港母公司的利润回报;子公司协助香港母公司在管理、金融服务、产品设计、外销网路、物流等方面,进一步参与全球价值链,融入国际市场,获取更广的资讯,开辟新的投资领域,不但能推动母企业发展壮大,也能推动出口高速增长。

  香港未来应进一步依靠「离岸中心」的发展模式,才能不断扩展和转移外展网络,将投资、贸易与国际市场连结起来,并结合香港本土强大的金融业、服务业,共同促成香港成为新型亚洲贸易中心,甚至发展成为亚洲乃至全球价值链管理枢纽。

  其三,香港应更加国际化,扮演内地「走出去、引进来」的中间人角色。长期作为国际自由港、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过去数十年积累了丰富的国际资源和成功的经营经验,充当「引路者」带领内地企业「走出去」、「走进去」和「走上去」。而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的核心竞争优势并非只是中央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或者是前往香港上市的公司数量,而是形成了以律师、会计师、投行和专业谘询等众多专业人士所组成的「群聚」(cluster)效应,在这种非常交易导向(transaction oriented)的氛围之下,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因此,由於香港具备三个非常独特的优势,只要众多港人取得共识,重归经济发展、民生问题,尤其是中央政府的继续大力支持下,香港的经济、就业将保持稳定,进一步巩固、发展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来源:大公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6-10 12: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