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97|回复: 0

赖声川:人生常态是无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21 08: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1賴聲川:人生常態是無常.jpg

  图:赖声川接受大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艺术是承载生活的橱窗/大公报记者刘毅摄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湾剧场代表作《那一夜,我们说相声》,到经久不衰的舞台剧《暗恋桃花源》,又到360°旋转舞台的八小时剧作《如梦之梦》,再到今年上演的谍战话剧《幺幺洞捌》,台湾戏剧艺术家赖声川写剧场人与事,带观众「穿越」在不同时空,感受创意的无限可能。

  日前,赖声川来港执导话剧《如梦之梦》,与大公报记者一席话,谈起创作的一系列历久弥新、叫好又叫座的舞台剧时,他直言「剧作人总要有话对观众说」、「一切不过是依循了某种游戏规则」,而这其中的所念所想,都离不开对人世众生的观察和体会,这才有了一系列创作关键词「无常」、「修行」和「创意」……

  身为台湾剧场文化的「拓荒者」,不论身处何时何地、剧本主题为何,赖声川致力于将「剧场艺术」融入普通人的生活,继而编写出一部又一部凝聚人生悲喜的戏剧作品,一遍又一遍撩起观众内心的感动,诸如《如梦之梦》的五号病人、《红色的天空》中失去所有亲人的老者、《水中之书》寻找快乐的何实,在他们身上发生的种种,没有夸张的演技渲染和巧合的剧情冲突,有的只是平淡生活中一个又一个真相。他说:「生命的真相就是死亡,生与死是一组相对概念,而无常才是生活的常态。」

  这样的开场白看似暗灰色,其实综观他所编写的故事,「无常」是他最常揭示的剧场真相,因此在其代表作《暗恋桃花源》中,「暗恋」和「桃花源」这两场戏互为人生如戏的隐喻。看似是这两台戏的排练者在争夺同一个舞台,却传递出一种复杂的人生况味——「桃花源」戏码虽源关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却在一片嬉闹中成为虚幻的愿景;「暗恋」虽有阴差阳错的不如意,却有一种超越时间的追寻之感。那种追寻,以及屈从于现实的无奈才最符合「人生无常」的哲理。纵然如此,赖声川也不喜欢说教,倒宁愿如他所推崇的台湾导演杨德昌一般,做一个退回到角落观察一切的人。

  创作犹如生命的纪录

  回望来路,赖声川认为自己的观念有所改变:「曾经,我觉得艺术家最重要的是要有伟大的作品,其他不要理会,从而割裂了作品与人生的关联。事实上,生命大过艺术,艺术只是一扇承载生活的橱窗,假如一个人没有谦虚之心,是做不出好的作品的。正如杨德昌一般,他每每碰到巨大的生命母题,都会懂得如何退至一边,而非一味灌输给观众,哪一条路才是人生的正确抉择。」

  「当一个创作者觉得,他要传递给观者人生经验时,这是一件很有缺陷的事,久而久之,就会变成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他人。」赖声川补充说。在他眼中,艺术创作是一件需要向生命学习的事,不向生活取经不足以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谈及此,他不由得感慨:「人行于世,每个人都需要修行,只是课题不同,毕业时需要修到的学分亦有差别。」

  一九八三年,他从美国柏克莱大学毕业到台湾艺术学院任教,次年带领学生完成了他的第一部话剧《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彼时的台湾还是一片剧场「沙漠」,赖声川排这部话剧时甚至没有一个像样的剧场,但他依然采用「有机的创作模式」,抛开西方戏剧理论,将概念化的剧场知识归于实践。两年后,他再用一部《那一夜,我们说相声》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甚至有报纸撰文称:「赖声川拯救了台湾的相声。」这部剧的大卖,令赖声川和他的团队看到了台湾商业剧场的可能性。

  《暗恋桃花源》长演不衰

  时间来到一九八六年,赖声川创作了常演不衰的话剧《暗恋桃花源》,这部话剧历时三十多年,直到今天依然是各个剧团及观众喜爱的一出戏,不同年龄层的观众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总能在剧中发现新的东西,「我认为,一出戏的生命力在于它的仪式性及娱乐性,《暗恋桃花源》正如此,将人类最基本的两种情绪悲和喜组合,所以具备仪式感,而娱乐本身就在剧中。」赖声川表示。

  「我的戏是为当下社会而写,所以一部戏能持续三十多年,自己也觉得很惊讶。」言谈间,赖声川不失幽默、智慧一面:「分析起来,我觉得《暗恋桃花源》为什麽经过这麽多年还能够这麽受欢迎,因为它像一个谜,看起来是看不懂的,但又好像看得懂,但最后的含义又好像很模糊。这种模糊性恰恰来自拼贴的戏剧结构。」

  在赖声川的戏剧中,总能看到复杂的「时空并置」,或如《暗恋桃花源》中的江滨柳和云之凡之间跨越数十年的凄美爱情;或如《宝岛一村》一般,收录有关台湾眷村六十年间二十几个家庭的一百多个故事,最终再将这些化为三幕戏、三个家庭;或如《如梦之梦》不同年代、不同角色之间关于不自由——自由——不自由的寻寻觅觅,「我喜欢交代清楚一件事、一个人的前因后果,因为人生路没有那麽多偶然性,比如《如梦之梦》旧上海的顾香兰离开后去到法国会怎样?《暗恋桃花源》的江滨柳在病床弥留之际又经历了什麽,如何一步步发展到故事的最后。」

  内容需与形式相契合

  如今,作为「乌镇戏剧节」常任总监,赖声川看了很多剧场人设计的舞台概念,他直言:「戏剧形式不是重点,关键是形式和内容的相契合。比如有的戏是演员在一个户外一直走,观众戴耳机听他们讲话;另一个有趣的剧场中只有四个观众的座位;而此前,还有一个瑞士团队的戏,一个演员都没有,只有七、八个房间,我不会将它视作装置艺术,依然会认为它是一出戏,因为不同房间的陈列能把创作人的理念传递给观者。这种多元化的创作形式,不论是创作人,抑或是观众,都能带来新的启发。」至于如何看待智能机械人「走上」舞台?赖声川呵呵一笑:「恐怕观众最想看的还是真人的表演。」

  总而言之,在赖声川的舞台世界,观众总能感受到他看待世界的方式与机缘,都说人生如戏,然而戏假情真,在他眼中,剧场中发生的虽是编剧创作出的「真实」,但并不妨碍讲百态人生的离愁别绪。想来时间的绵长、人性的洞悉,皆是其剧作魅力之所在。

  【来源:大公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1 04: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