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是“基层减负年”。年初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就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提出了明确要求。半年过去,一些基层干部切身感受到会议少了、文件少了,名目繁多的责任状也减掉了。但客观地说,形式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要从根子上减轻基层负担绝非一日之功,还要看各级干部能否拿这把“铁扫帚”继续扫下去,能否在卸下包袱后展现更大的作为。
基层减负,关键看实效。中央作出为基层减轻负担的决定,目的是让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树立实干导向。而判断某项工作是否属于无谓的事务,关键要看这项工作是否能够取得实效。比如,开会、下文、调研都是推进工作的常规方式。但同样是会议,有的照本宣科、“和尚念经”,有的则认真分析、“对症下药”;同样是文件,有的照搬照抄,改个时间、换个地名,有的则能结合实际,细化举措;同样是调研,有的走马观花、调而不研,有的则能从调研中发现问题,找到解决方案。所以,问题不在于工作的形式,而在于是否讲求实效。基层减负的文件下发后,一些地方困扰于到底哪些是必须要做的工作,哪些是形式主义的负担,不妨多从这些维度加以考量。
知易行难,为基层减轻负担说到底还是要有担当精神。比起判断某项工作是否属于形式主义的表现,减掉这项负担更需要勇气和智慧。一些地方和单位,动辄将传达会议精神、制定出台文件、完成规定动作上升到讲政治的高度,对照为基层减负的文件就犯了难,甚至减负本身也成了一项新的负担。实际上,召开照本宣科的会议、制定上下一般粗的文件、做着留痕不留绩的工作,又有何“讲政治”可言?“传达不过夜,过夜就完事”,它折射出一些干部担当精神的缺失、敷衍塞责的态度。基层负担的根源在上面,上级部门更应为基层担起减负的责任。譬如,为了减少年终考核对基层的困扰,某地市将厚厚一本考核细则废除,把考核放在平时,改变了之前每1分背后都是一大叠台账的怪现象。
减负不减责,轻装上阵后须有更大的作为。之前,一些基层干部经常吐槽形式主义难以承受之重,但现在负担减下来之后,干部觉得责任更重了。一位乡镇干部坦言,原来坐着开开会、整整材料只是耗费时间和精力,现在要到一线去抓发展、解矛盾更加考验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党中央决心解决形式主义的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轻负担,就是要把基层干部从形式主义的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从名目繁多的痕迹管理中解脱出来,从过多过频的督查检查中解救出来,把更多时间和更多精力用到干事创业和为民服务上去。发乎心者情必专,用心一者技必良。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干部必须提升水平谋发展、全神贯注干工作、心无旁骛做服务,用实干实绩将“基层减负年”变成“担当作为年”。
来源: 光明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