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是一座谦虚的建筑\作者供图
一些朋友告诉我,他们去苏州看到贝聿铭设计的博物馆时,感到「失望」。在这些朋友中既有业余的建筑爱好者,也有专业的设计师。为何会有这样的感觉?他们的感觉对吗?
有这种感觉并不奇怪。人人都知道,贝聿铭是驰名国际的建筑大师。既然称作「大师」,人们便认为他设计的建筑也应该有个「大」字,例如「伟大」、「高大」等等。因此,人们自然期望在苏州看到一座高大闪亮的建筑,就像他设计的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厅和巴黎罗浮宫博物馆金字塔那样。然而「失望」的是,苏州博物馆并非一座可以用「大」字来形容的建筑。
建筑的历史通常都是「伟大」的历史,例如吉萨的金字塔、北京的紫禁城、华盛顿的国会大厦等等。它们从开始策划到最後建成,目的就是要「伟大」,要比同类的建筑更大、更高、更豪华。而且,无论花多少钱、费多少事、建多少年都要做下去,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建造伟大的建筑,不仅是埃及法老、中国皇帝和美国国会的愿望,也是每一个建筑师的愿望。贝聿铭设计过不少高大的纪念碑式建筑,深知建筑的意义,为什麽他在自己的家乡不留下一座「大」字号的建筑呢?
这个「为什麽」我一直揣在心里。说来很惭愧,自二○○六年博物馆建成後,我一直没去过苏州。直到今年五月十七日早晨,深圳大学的南翔教授打来电话,告诉我贝聿铭逝世的消息,约我为报刊写一篇文章,这才促使我踏上去苏州的路,带着揣在心里十三年的「为什麽」去找答案。
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晚年时期最重要的一个作品。虽然我听朋友讲过,也看过博物馆的照片,但对于建筑,这些耳闻眼见都不足够,必须实地亲身体验才真实。如果仅凭二手资料写文章做判断,那是很不靠谱的。
在照片上看,苏州博物馆像是吴冠中的水墨画。在现场看,它更像是立体派的雕塑。它的确不是一座高大的建筑。无论与贝聿铭设计的华盛顿东厅或巴黎金字塔相比,还是与中国其他城市新建的博物馆相比,它的身材都小了一码。
如果不能用「伟大」来形容它的话,那麽该用什麽形容词呢?我想了好久才找到那个词:谦虚。是的,这是一座「谦虚的建筑」。
贝聿铭说:「时间、文化、地点是建筑设计的要素。」苏州博物馆在时间上是二十一世纪,在文化上是苏州的建筑,在地点上位于老城区。而且,它有两个尊贵的、不能碰伤一丝一发的邻居:始建于十六世纪的拙政园和十九世纪的忠王府。因此,博物馆的设计问题不单是造一座现代化的新建筑,还必须兼顾相邻的古建筑群以及苏州的传统文化生态。
建筑师都知道,谦虚的建筑比自大的建筑更难设计,既难以说服业主接受设计方案,也难以讨好大众。但假如把博物馆设计成「伟大的建筑」,那麽会怎样?最可能的结果是:高大的建筑形体打破老城区的和谐比例,改变原有的空间尺度和天际轮廓线,对相邻的历史建筑环境造成严重的、难以弥补的破坏。这种令人遗憾的实例太多了,从过去到现在,从北京到香港,随时随处都可以见到。
那麽,苏州博物馆能避免重蹈覆辙吗?在美国做惯大建筑的大师能适应中国古城的小桥流水吗?
尽管贝聿铭第一次在苏州做设计,但他对于新建筑有很清醒的定位。他说:「我在香港设计过中国银行大厦,其建筑形式比较适合香港……在苏州我得走一条不同的路。」他指出:「在苏州这样的古城中做设计,就好比是在罗马或佛罗伦斯,必须充分尊重古城的风貌。」因此,他提出的定位是:「既能与周围环境协调,又能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博物馆」。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贝聿铭采取谦让的态度,一是严格控制建筑的尺度,二是精心安排展览厅的位置,从而避免了新建筑对古建筑的视觉环境产生干扰。因此,今日在拙政园和忠王府游览时,人们可以置身于历史场景之中,不用担心现代风格的大楼突然在古建筑的屋顶上冒出来,打乱剧情。
除了考虑建筑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贝聿铭还考虑到博物馆内部空间与展品的关系。由于展品主要是小件的工艺品,因此,为了使展览厅的尺度与展品相衬,贝聿铭特意将建筑的比例调整得小一些。
翻开二十一世纪中国建筑的词典,很难找到「谦虚」这个词。这是一个争奇斗艳的时代,高大奇特的建筑一座接一座,而且设计难度一个比一个大,例如库哈斯设计的央视大楼和哈蒂德设计的广州大剧院。与它们相比,贝聿铭的设计难度是不是比较小呢?
苏州博物馆虽然没有复杂奇异的造型,但设计难度其实也很大。库哈斯和哈蒂德是在新城区做设计,是在一张白纸上画图,无拘无束。而贝聿铭面对的是一张发黄的、有几百年历史的名画,他既要在古画上绘出新图,又不能损坏古画,因此不能用蛮劲,只能用巧劲儿。
其实,谦虚正是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传统和主要特色。古园林讲究低调、含蓄、内敛,让建筑融入自然环境,与山水相映生辉,而不是像现代建筑那样鹤立鸡群、唯我独尊。贝聿铭的设计延续了古园林的传统精神,同时在形式和风格上做出创新。所以,如果你去参观苏州博物馆,我建议你也去相邻的拙政园看看。通过比较,你会看到贝聿铭如何用现代的手法演绎传统园林的意境。那将是一个有趣的体验,也会对大师的设计多一分理解。
谦虚的建筑也是自信的建筑,由贝聿铭这样的大师来做示范就更有说服力。建筑师有足够的自信,才能以谦虚的态度做设计。因为谦虚,才会礼让,才会尊重相邻的建筑。有礼让,才有和谐的建筑环境。所以,贝聿铭的建筑不仅是空间的艺术,也是生活的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