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悦汉(不平则鸣)
由于我经常写时事短评,所以会密切留意其他学者或时事评员文章,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是我心仪佩服的学者,他经常有独到见解和真知灼见,他日前发文探讨香港问题《香港必须二次回归》,的确是慧眼洞识香港的核心问题所在,由于原文太长,我将精华摘要列出。
一。根本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谁主香港?1997年香港主权回归中国,实行“一国两制”。但治理香港的不是中国。基于“港人治港”,治权在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
二。既然不是中国在治理香港,那是特区政府在治理吗?也不是!
就权力结构来说,香港实行“三权分立”。立法方面,通过“建制派”,特区政府只有不到一半的控制权。司法方面,特区政府完全无法着力。整个司法系统掌握在“隐居”起来的“港英当局”手中。至于行政系统本身,也是从港英当局“整体”接收而来。
三。既然香港不是中国治理,不是特区政府治理,那是港人在治理吗?显然也不是!一是众口难调,不能达成妥协;二是抗议演变成暴力,成为破坏性极强的“为了抗议而抗议”。
四。是外国势力在主宰香港吗?
香港是国际化都市,外国势力的存在和介入并不奇怪。需要关切的是特区政府是否有能力遏制这些外国势力的负面影响。
在制度上,没有任何变化来体现“港人自治”,而主权回归只是象徵性的。在香港成为“间接殖民地”後,既得利益者只坐收渔翁之利,却不用负任何责任。“法治”是香港的制度本质,但也是维持既得利益(尤其是英国利益)最有效的工具。
全盘保留下来“法治”体系,已变成外国势力固若金汤的话语权。它既是特区政府有效的“监督者”,也是香港做任何改变的最有效阻力。
五。必须改变治权不在港人手里的局面
对香港的统治精英而言,理论上香港繁荣符合他们的利益。但因为制度设计有缺陷,这些人只追求利益,却不用承担任何政治责任。往往是“有利益一哄而上,面临问题全身而退”。
但现实刚好相反。一些港人不想改变。他们只强调“一国两制”中的“两制”,令特区政府夹在“一国”与“两制”中间无能为力。
殖民地式的教育在回归後也没有改变,反而变本加厉。以前香港的民主运动还有“反英”的味道,现在则转向反中。更糟糕的是,今天抗议者的主体就是回归後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
香港产生今天这样“权力真空”并不奇怪。特区政府不仅受制于来自内部的各种制约,更受制于外国势力通过“法治”给予的制约。导致特区政府软弱不堪,处于实际上的“无政府状态”。
另外,新近到任中联办主任骆惠宁在《人民日报》撰文,直指国安机制在香港长期缺位,令外部势力可渗透破坏。他认为,对于特区而言,如果国家安全体制机制长期缺位,外部势力就能够无所顾忌进行渗透破坏,「一国两制」实践就面临被冲击和破坏的极大风险。
骆惠宁表示,习近平主席视察澳门时指出,「爱国主义教育兹事体大,希望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担负起主体责任。」他期望特区政府及有关办学团体在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中大力加强宪法和基本法教育、国情教育、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教育,不断完善「一国两制」条件下香港教育治理制度体系,增强青少年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认同,进一步筑牢香港「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社会政治基础。
结合郑永年教授及骆惠宁主任的文章,大家可以清晰看到香港核心问题所在。目前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解决局部问题,小打小闹,无济于香港长远利益及发展。
只有中央,特区政府和建制派,及爱国爱港人士真正认识这些关键难题,要以破釜沉舟精神迎难而上,才能令「香港可以第二次回归」,香港方有「第二春」机会。
【图文整理:华发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