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00|回复: 0

毒教材害人 教界促检讨审查机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3 01: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1毒教材害人 教界促檢討審查機制.jpg

  香港关于鸦片战争的有毒教材接二连三出现,前日大公报踢爆一篇中史教材,竟然把战争责任推到民族英雄林则徐身上。教育局昨向大公报证实,该教材由「现代教育研究社」出版。就教材的评审问题,局方称,每本送审的课本经由五位评审小组成员进行评审,但强调评审程序、内容及评审人均须保密。学界人士表示,教育局不应以此推卸责任,事件反映在把关上明显出了问题,应该尽快检视评审机制。大公报向有关出版社了解情况,至截稿前对方未有回覆。  

  通识与偏见 系列四

  继啬色园主办可立小学常识教师向学生歪解鸦片战争後,近日一本中史课本亦被揭发歪曲史实,诬蔑林则徐禁烟损英国利益酿战争。事件曝光後,引起社会强烈关注。

  教育局昨日回覆大公报查询时称,有关资料摘自「现代教育研究社」2014年出版的初中中国历史科教科书,该书为初版。就现时的课本评审制度,教育局称,每本送审的课本都经由约五位局内外评审员组成的评审小组共同评审,局内评审员来自相关专科组的成员,局外评审员则包括现职学校校长、教师、大学学者及其他熟悉该学科内容的专业人士。

  局方称,课本评审程序及内容必须保密,评审小组的评审内容亦不会公开,以免资料被用作宣传目的,或使出版社或有关人士声誉受损,评审人员的身份也须保密。局方说,现行的课本评审机制已实行多年,保密制度可以确保评审员能在不受干扰、没有压力和成见下,公平、公正、专业地进行评审工作,并为一重要防贪措施。

  教局有责任交代评审准则

  教联会会长黄均瑜表示,这不是教育局推卸责任的理由。作为教育主管部门,有责任交代有什麽评审准则,如果出事便需要换人,当局有责任向评审委员讲清标准。

  黄均瑜称,事件反映在把关上明显出了问题,负责把关的人需要做好工作,如有不称职便要堵塞漏洞,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他又质疑五人小组是否都是有关专家,「有啲可能连出问题的理由都讲唔出,只能捉错字」,他认为应该尽快检视评审问题。

  毒教材引起学界呼吁检视历史教育。教评会主席何汉权表明,中学的中国历史科一直有历史资料题,让学生正反立论、「换位思考」,但若中学生历史基础未够,加上学习课时不足,资料又不够坚实合理,难以达到学习目标。加上近年部分媒体、老师等愈来愈政治化,若出题人、编辑亦未能把关,给予中学生错误资料进行「换位思考」,易令学生以偏概全,对历史产生错误认识。

  福建中学(小西湾)助理校长李伟雄指出,培养学生正反论证的教学思路是对的,但并不是个个课题都适合用来正反论证,尤其是鸦片战争这类贩卖毒品、黑白分明的事件。从国家主权层面,中国有权利选择贸易与否,英国人逼中国就是不正义的。李伟雄说,将鸦片战争说成是英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反映了老师的质素堪忧,「常识都唔清楚,点教学生!」

  对于现时幼稚园、中小学教科书及教材编制审订问题,社会一直有声音要求检讨评审方法,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便就此成立小组委员会,该委员会在上月28日召开首次会议,但反对派一再阻挠检讨教材、课程工作,原本计划选出正副主席,但因反对派「拉布」而未能成事。

  【华发网根据大公报采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6-16 10: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