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冻肉运输零售工人不属强检群组 仅靠业界自律抗疫
全球各地频频在进口冷冻食品及其包装品中验出新冠肺炎病毒,内地日前随即加强冷冻链的防疫管理,除定期抽查检测外,进口商还必须附有检疫证明、核酸检测报告、消毒证明等,以及加强追踪,务求达到可追根溯源的目标。相比之下,香港冷冻物流链近乎「冇王管」。多名冻肉业界人士近日接受香港文汇报查询时透露,香港食环署并无规定进口冻肉必须附有核酸检测报告,特区政府部门过去也没有定期抽验进口冻肉是否含新冠病毒,最近才开始随机抽验冻肉;冻肉运输、零售工人也不属强制检测的群组,只靠业界自律抗疫,等同中门大开让病毒袭港。
漏洞一:进口冻肉毋须核酸检测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肆虐全球,其中巴西及美国等的疫情尤其严重,这些地区都是本港冷冻食品主要供应来源地。本港其中一间大型冻肉进口商向香港文汇报记者透露,过去近一年虽然疫情在全球流行,外地也曾发现冷冻食品或其包装残留新冠病毒,但香港食环署至今未有要求进口香港的冻肉需要附有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香港冻肉海产零售批发商会前秘书长郑兴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承认,香港的进口冷冻食品依赖生产地的检疫,港方只要求有关食品入口时,必须附有生产地发出的衞生证明书,列明产地、生产商、生产编号、日期等资料,却没有要求产地政府为食品进行核酸检测。
据了解,随着愈来愈多地区在冷冻食品中发现新冠病毒,特区政府食环署最近才开始抽查进口香港的冷冻食品,有业内人士指出:「食环署都系随机抽查,唔系全部都验,好易有漏网之鱼,只有全面要求食品进口前必须通过核酸检测,先能百分百保证入口前无病毒。」
食环署回覆香港文汇报查询时表示,虽然目前没有证据显示人类是透过食物感染新冠病毒,然而因应先前内地及其他地方的相关个案(例如在进口食物的表面、包装及切割砧板发现病毒,以及有外地屠宰场和食品工厂员工确诊的个案等),食安中心已加强抽取进口冷冻食品作病毒检测,并按风险原则抽取有关冷冻食物样本,至今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样本呈阴性反应。
漏洞二:冻肉进口後无消毒
进口前无检测,进口後又有否为冷冻食品消毒?郑兴透露冻肉的进口商及零售商一般都不会为所进口的货物进行消毒。郑兴阐释冻肉供应的流程,一般在冻肉抵达香港港口後,便会立即运往冻仓,「入咗仓,进口商根本唔会理会,更没消毒冻肉,如果海关或其他政府部门需要抽取样本进行化验,政府人员便自行到冻仓取走样本化验,搞掂後通知进口商,之後零售商派员到冻仓取货再推出市面。」
大部分零售商规模不大难消毒
郑兴表示零售商亦担心冻肉表面可能带有新冠病毒,但冻肉消毒需要一定技术,在杀灭病毒的同时,亦不能有污染物残留冻肉上,确保食物安全,「大部分零售商的规模不大,根本没有能力在冻肉出售前安排消毒,因为要处理的货物不是一两箱,又不肯定到底问题出现在哪个环节,即使我们有消毒亦未必有作用。」
在街市经营冻肉店十几年的吴先生承认,病毒防不胜防,「好多小厂的冻肉难以追溯来源,唯有从大型加工厂入货,较有保障,即使出现问题都可以追溯源头。」他表示,冻肉产品运到该店就会即刻存放冷库中,减少暴露在外带来的风险。之後工人进行陈列、再包装时也会戴好口罩与手套,完成後会即刻洗手、消毒。该店还提供搓手液给顾客使用。
漏洞三:员工无定期强检
冻肉在进口香港前,几乎全程不设防,日夜接触冻肉的从业员相当高危,甚至有机会在处理冻肉的过程中受感染,然後在不知不觉间将病毒带到社区。
指政府安排一次检测作用有限
据了解,冻肉从业员并非强制检测的群组,有冻肉进口商表示日前政府曾安排几间大型进口商的员工接受病毒检测,该进口商说:「要做都应该系定期做,但政府只安排一次,下次都唔知系几时,其实作用有限。」
进口商员工获安排检测,但身为零售商的郑兴表示,冻肉零售从业员至今未获安排接受检测,他坦言对有关安排表示担心,「我哋现时只是会为需处理货物的员工提供手套,并提醒他们注意个人衞生,以避免受到感染。」
呼吸系统专科医生梁子超向香港文汇报表示,新冠肺炎仍然在全球爆发,所有空运货物都有可能被污染,即使进口货物的污染程度不高,仍然有机会成为输入个案的漏洞,对长期处理有关货品的工人带来健康风险,建议政府为相关从业员定期安排检测。
至于消费者,梁子超认为消费者因为「拣冻肉」而受感染的风险不算高,但仍提醒市民要保持警觉,除了要在接触相关物件後清洁双手,及把食物彻底煮熟才进食外,亦要避免所有可能造成交叉污染的情况,「例如回家後先拆开包装,清洁完再放入新包装,最後才放入雪柜,以免令全屋不同位置都受污染。」
【华发网根据文汇报采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