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丢掉了中国这个 " 大客户 ",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的澳大利亚贸易部长丹 · 提恩近日表示要努力发展与印度的贸易关系来填补失去的中国市场。可该方案提出后不久就被人批评:" 你们早干嘛去了 "?
图源:《卫报》
对丹 · 提恩的批评来自澳大利亚工党贸易发言人玛德琳 · 金,玛德琳翻出了一份 2018 年由前外交事务负责人、印度裔澳大利亚外交官彼得 · 瓦吉斯撰写的报告,指出丹 · 提恩所谓 " 深化澳印贸易关系 " 的许多构思,在这份 2 年前的报告中就已经提到、并给出了非常具体的建议。玛德琳认为,澳大利亚现政府判断失误,没有如这份报告所说的跟印度提早搞好关系,以至于现在才 " 临时抱佛脚 "。 顺着这位发言人的指责,笔者查到了这份名叫《2035 年涉印度经济战略》的报告,其中一章专门罗列了 20 条 " 重要建议 ",其中 10 条是作者认为澳大利亚必须 " 马上执行 " 的策略,而另外 10 条则需要在 " 中长期内完成 "。 然而,玛德琳在发言中却指出,这 20 条 " 重要建议 " 中,仅 1 条被澳大利亚政府所采纳。玛德琳还指出,自报告刊发到 2020 年 6 月之间,澳大利亚对印度的出口总额却下降了 18.4%。
图源:澳大利亚政府官网
在笔者看来,这份 2 年前的报告在整体思路上确实不乏真知灼见,在开头简介中作者就指出:澳大利亚企业长期视印度为畏途,而忽略了这个充满机遇的市场。报告还强调 " 机会不会自己送上门 ",并以此为出发点提出了克服对印贸易的困难,设法将印度发展为澳大利亚的三大贸易伙伴之一。 这和澳大利亚政府目前的设想和计划颇有重合之处,也让人觉得这份 2 年前的报告有 " 预言 " 的奇迹。
图源:澳大利亚政府官网
但从部分资料看,这份报告恐怕也没有说的那么神奇,玛德琳也未必就 " 批评到点子上 " 了,对于澳大利亚而言,拿下印度市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首先是澳大利亚试图推销的农产品,和印度实行数十年的 " 自力更生、保护本土产业 " 的方针有很大的抵触。2020 年下半年以来,包括印度总理莫迪在内的不少高官都曾呼吁印度人在新的一年购买 " 印度制造 " 的产品替代 " 外国制造 ",以推进 " 为本土发声 " 运动。 另外,印度的产业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和产业链的完备程度,和中国都有不小的差距,这也决定了印度对澳大利亚产品需求的总量和门类,在短期内都不会有对华贸易那么丰富。可澳大利亚国内的就业和需求,在这个疫情肆虐的时候更是等不了印度发展起来,现在来指望印度 " 救自己 ",也是 " 远水治不了近渴 "。 即使是从报告本身看,提恩的行动似乎也有点 " 太晚了 ",这份 2 年前发布的报告,其分析的背景是当时印度及全世界的形势,且其中 10 条建议强调的是 " 马上执行 ",等两年后时过境迁、形势大变再执行跟 " 老方子 " 一样的操作,恐怕还真的有点 " 晚了 "。 原创:梁由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