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41|回复: 0

逃离大都市、重回三四线:有惬意、有迷茫、有怀念在北京做梦的快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3 03:4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没有人一直年轻,却一直有年轻人。全球 18 亿年轻人,他们是充满潜力的一代,互联网让这一代年轻人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我表达权利,他们通过网络交流、学习,创业。他们从网络中汲取养分,又用自己的创造力反哺这个繁荣的生态。从爱好到职场,他们的人生观和职场观与父辈有着显著的区别。
打工人、干饭人,这些年度爆梗背后是年轻人对于职场、生活的自我解嘲,也反映了他们对于严肃议题的独特思考。
如何正确认识这一代年轻人?为了解答这些问题,YOUNG 财经联合腾讯新闻与众多优质创作者,围绕 95 后这个 " 年轻群体 ",通过行业观察、人物故事、市场报告等一系列的内容,试图为大众揭开这个新兴群体的真实群像。







采访、撰文 | 刘晓立
编辑 | 王炜




继 " 小镇青年 " 之后," 下沉青年 " 成为近年的热词。与当初一门心思进军大城市的前辈不同,这一届年轻不再把大城市当成唯一的目标。
据某招聘网站今年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截止到今年 1-7 月,95 后求职除了北上广深一线大都市,更加关注新一线、二线城市,占比 50.19%。
这些 95 后或主动,或被动,逆流而下,从大城市回到小城市,开始一段新的人生旅程。我们采访了一些离开大都市回到小城的 95 后,找到几位代表性对象,看看他们的生活是否如其所愿。

离开北京我认清了自己
羡慕留京朋友,但我只想随遇而安




口述人:陈然 年龄:23 岁
职业:事业单位会计 所在地:山东青岛



陈然在青岛的办公桌。环境幽静开阔,窗外是海滨城市的清新空气




离开北京,是认清了自己,知道自己不适合那里的生活。
当然这种想法不是一蹴而就的。高中的时候我很喜欢看电影,天真地梦想自己也能从事这个行业,就报考了北京的一所艺术类院校。但我不是艺考生,所以只能选择传播学、网络新媒体之类的专业。
高考我考了 630 分,是可以上山大的分数,在山东考生里算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但是想要去北京只能接受调剂。为了梦想之类虚无缥缈的东西,我脑子一热就接受了调剂,读了会计专业。
没错,艺术类院校的会计专业。
当时如果理智一点上了山大,在专业上会有更多的选择性。
其实一进大学我就有些后悔,不光是专业,还有离开家才发现自己是多么恋家的人。当时支撑我继续留下来的只有梦想,那时候我雄心壮志,觉得自己能在北京干一番事业,未来工作的目标也是大厂之类的媒体公司。
一直到大三那天,我去华谊兄弟实习,才发现自己不适合这行,甚至,不适合北京。
当时实习的地点是在顺义,远到只能做公司的班车才能到。那时候每天我都先坐两站地铁跟同事汇合,然后一起坐班车去公司,路上要走一个多小时。可是和长时间通勤对应的工作却跟我的专业以及梦想没有半分关系。装订台账、整理合同、归类文件 …… 全都是些打杂搬砖的体力活儿。这让我心理落差很大。
可能有人会觉得我矫情,年纪轻轻去实习,打杂不是正常的吗?事实上,所有的结论都是对比之后才得出的,因为我在老家潍坊的一家事业单位也实习过,干的都是正正经经会计的工作。而且,通勤时间短到几乎可以忽略。
实习这件事,让我在大学毕业之前就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
毕业时,我没有投任何北京企业的简历,直接回山东参加各种事业单位的考试。没有考公务员,是因为事业编更容易一些,我喜欢有把握一点的选择。
网上经常有人嘲笑山东人 " 不孝有三,无编为大 ",那是因为他们不清楚这里的就业环境。很现实的一点,在二三线城市,体制内的工作往往比企业收入高,而且工作压力也小。青岛的平均月薪是七千多,我毕业第一年的收入就已经有一万一了,很多留在北京的同学都拿不到那么多钱。而且我很少加班,一般下午 4 点多就能下班,北京哪有这样的工作?
现在我在单位附近租了房子,通勤时间只要 5 分钟,买房也在计划之中。山东人的观念嘛,有房子才是稳定。青岛的房价在山东各城市里算是贵的,平均 2 万多,但是我的家庭还负担得起。要是在北京,买房这件事我是想都不敢想。
大城市就是这样,在小城市稀松平常的事情,在那里就成了奢望。
当然,离开北京也不意味着没有问题。与我当年选择的北京高校相比,山东本地人还是更认山大的,尤其是体制内的工作。而且我的学校只是 211,不是 985,也不是双一流学科,在报考事业编和公考的过程中有很大的限制。
不过还好,只要成功进入体制内,就没有人会看你的学历,这也是体制内工作的另一个好处。以后就算我不干现在的这份工作了,也只会考虑其他体制内的工作。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催婚。我这个年纪,在北京还是小朋友,但是在老家,已经要面临亲朋好友介绍的相亲,对此我非常排斥。
对于离开北京这件事,我从来都不后悔。如果非要说后悔,那也是后悔当初选择去北京。
现在我甚至想回潍坊老家。山东人恋家,从大城市毕业之后回家乡的人很多,他们一般都会把济南、青岛作为第一选项。但其实我选择青岛只是凑巧,当时还是想回潍坊的,只是因为潍坊事业编的考试时间是八九月,我六月份就要毕业,等不及,就先考了青岛,结果考上了。
我的大学不是在青岛上的,家人也不在青岛,单位同事的都是叔叔阿姨辈的人,很多时候会觉得孤独。这个城市对我而言,并没有多少归属感。
而且跟青岛相比,潍坊的压力更小,离父母也更近。虽然潍坊的收入会比青岛低一点,但是也低不了多少,反正我也不是那种要过奢侈生活的人。至于职业发展,老实说,我很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重,没对工作上的晋升空间抱有多大期待。可能我的性格就是这样,喜欢安逸稳定一点的状态。
现在我还是跟以前一样喜欢看电影,但我很清楚,这种喜欢是局外人的喜欢。当然,有时候从朋友圈看到留在北京的同学进了大厂、参与了很厉害的影视项目,也会羡慕。但羡慕过后,我还是想过好自己的生活。

小城市瑜伽不是必需品
我曾被女学员多次投诉




口述人:吴超 年龄:24 岁
职业:瑜伽教练 所在地:山西晋中



吴超离开上海时带回来的瑜伽垫,曾经陪伴他度过那段沪飘时光



男瑜伽教练挺少的,尤其在我们这种小地方。
当初选这行纯粹就是看中收入,可能因为物以稀为贵,而且男性比女性力量更强,所以男瑜伽教练普遍比女瑜伽教练待遇好。不过我说的是在上海,在小地方还是有不少女学员排斥男教练的。
之前网上不是有个帖子嘛,说男瑜伽教练贴身指导女学员做动作,看上去特别不正经,我还记得标题是叫《男友看了要抓狂》。其实我们都很明白性别禁忌,男教练一般不会碰触女学员。有些外国的男教练会拿着一根小棍儿指示训练部位,但是在中国这好像有点不尊重人,所以我一般就口述,实在不行再上手,但也仅限于轻轻点触,并且避开敏感部位。
可是就算这样,我还是被女学员投诉过。她的年龄比我妈还大,而且我当时只是碰了一下她的手腕。山西比较保守,老板直接就把我开除了。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就会怀念在上海的日子。
那时候我刚从技校毕业,十八九岁,什么都不懂,听说上海机会多就去了。但是到了才发现,大城市的机会是多,但是人也多,竞争特别大,如果没有一技之长,可能连房租都付不起。我当时在一家酒店当服务员,也根本谈不上什么职业发展前景,所以特别迷茫。而且我是山西人,吃不惯上海菜,还总被嘲笑是外地人,挺没归属感的。
酒店旁边是一个瑜伽馆,我总是能看到人出出进进,生意特别好的样子。偶尔接到一次传单,我才知道卡费贵得吓人。转念一想,这么贵的瑜伽馆,在里面上班肯定挣得不少,就查了一下瑜伽教练的收入,当时就决定要转行。
瑜伽教练的门槛特别低,培训一个月就能上岗,当然是最初级的课程。就是学费有点贵,15000,是我当时三四个月的工资。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后来证明收入的确不错,一两个月就把学费挣回来了。不过如果想继续往高了走,就得经常培训,不断考证,这些就是后话了。
其实我在上海干得还可以,后来回老家是因为我父亲生病了,需要人照顾,我想着反正瑜伽教练的上班时间比较自主,在哪儿干不是干,所以就回去了。可是回来之后才发现,大城市和小城市还是有差别的。
我们这儿专业的瑜伽馆特别少,大部分都是开在健身房里的团体课,要听健身房支配。上一次课记一次钱,通常一个月或者半个月付一次,随时都有被开除的风险,社保什么的就更别想了。遇到一些会员纠纷,肯定立刻让你拍屁股走人。
所以回老家第二年,我就凑了 10 万块钱,自己开了一家瑜伽馆。在小城市就是这点好,创业成本比大城市低很多。
刚开始营业的时候,我是完全按照上海的标准来的,什么哈他瑜伽、阴瑜伽、阿斯汤嘎瑜伽、空中瑜伽、高温瑜伽 …… 全都上齐了,让人一进来就有种 " 哇!在这里什么都能学到 " 的感觉。但是效果却不太好,很多课程会员体验一次就不去了,浪费了很多人力物力。
后来我才想明白,在小城市,瑜伽不是生活必需品,跟去饭馆吃饭一样,就是个调剂,甚至奢侈。如果你去饭馆,发现菜单上川菜、湘菜、鲁菜、粤菜、东北菜全都有,就会质疑是不是没有专门的菜馆好吃?而且我刚才说了瑜伽教练的进入门槛很低,我能招到的教练其实我自己都看不上。
把课程集中之后,生意的确好了不少,但是偏偏又遇到疫情,反正现在也就是勉强维持。如果我的店开在上海,恐怕已经亏死了。小城市的试错成本的确比大城市小很多,尤其在这种特殊时期。
我跟上海的同事还经常联系,发现他们过得也没比我好到哪儿去。疫情之后除了那些资深的瑜伽教练,很多年轻教练的收入都断崖式下降,房租都付不起了,不少人只能回老家。我起码住的是自己家的房子,不用租房,少了一份开支。
有一个当初跟我一起参加培训的女孩,已经不知道第几次从上海离开了。她上完初中就不想上学了,跟着家里人到上海打工,卖早点,摆摊的位置正好就在我们瑜伽培训学校旁边。她爸妈跟买早点的培训老师聊天,发现瑜伽也算是门手艺,就把她送去培训。她家条件不好,我们老师当时还给她组织过捐款。但是她干了不到一年,就觉得瑜伽教练太辛苦,回老家了,后来又觉得老家不如上海繁华,重新跑回上海。听说她今年又回老家了,这次是结婚,可能会长久一点吧。
等我爸身体好点了,说不定我也会回上海。但是谁知道呢?没准我也会跟那个女孩一样,折腾半天,还是回到老地方。

回到南方三线城市工作
感觉他们都不够专业




口述人:斯斯 年龄:23 岁
职业:主持人 所在地:某南方三线城市
当初去北京,是因为上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主持专业是业内最顶尖的,每个想做主持人的孩子都想去。我们那一届报考的有 9000 多人,但最后只录取了 100 人,50 个男生,50 个女生,我就是其中一个。
但是毕业的时候我才发现,我的学校和专业在教育里是头部资源,但在就业上并不是。我们这群当初的佼佼者,并不适合新的时代。不是我们跑得太慢,而是这个时代跑得太快。
学校的教育模式比较传统,还是把我们往新闻主播的方向培养。但对近几年飞速发展的新媒体而言,我们这样的主持人太正统了。比如直播突然火了,像李佳琦这样的能迅速转换职业身份的人还是少数,其实很需要有专业主持背景的人参与进去。但是跟我们相比,直播平台更愿意选择来自体育大学、师范大学主持专业的毕业生,因为他们路子更野,包袱够少。
至于为什么离开北京?
客观上,我们的就业方向还是进省级卫视或媒体做主持人,但是 100 个同学里最后进入省级卫视的也就不到 20 个。而北京,恰恰是主持就业资源最紧张的地方。比如主持人的顶级殿堂央视,已经不需要主持人了,农业频道的主持人,编制实际是归属农业部的。现在我有很多同学都留在北京,但是没有几个人是专职主持。
另外,主观上我对北京也没有多少留恋。北京的工业化气息太重了,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南方,更开放,也更自由一些。
临近毕业时,有个同学要去南方某个城市的电视台面试,我正好也想顺便毕业旅行,就陪她一起去了。结果她没面上,我面上了,非常偶像剧的情节。听上去是不是特别凡尔赛?
离开北京那天,我是一个人上路的,只带了一个很小的登机箱,其他行李早就从学校直接寄到了那边的酒店。我妈要从老家来送我,我说不用,当初来北京的时候是一个人,走的时候一个人足够。说这句话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特别飒。
到了目的地,我和两个考进同一家电视台的同学汇合,迅速地找了房子,投入新的生活。这座城市其实严格意义上并不算小城市,但是跟北京相比,它真的很小很小,生活节奏很慢很慢,生存压力更是几乎没有。
我现在月薪一万出头,在市中心租了间 60 多平的一居室,租金只要 2300 元。地方政府还有人才租房补贴,一个月 1500 元,算下来租房支出只要 800 元。但是留在北京的同学,因为刚毕业,月薪只有八九千,房租就占掉大半。而且他们大多在大厂、小米之类的公司工作,除了要出镜,还要自己编辑、剪片子,压力非常大。相比之下,我这份不用坐班的工作性价比极高。
但是这些都是表象,撇开物质层面,我并不喜欢这里的生活:以前在北京规范的媒体环境里不自知,来到这里,才发现周围共事的人非常不专业。即便是同龄人交往,也明显感觉难以交流。每次谈论起一些女权、意识流的东西,他们都觉得我太特立独行,我也觉得他们太保守,几乎每天都能感觉自己和周围的人不属于同一个圈子。
毕业后的一年,我感觉在专业领域没有任何进步,一直在消耗自己。当时和我一起来的两个同学,都已经辞职离开了。
去年我就萌生了辞职出国读书的念头,申请了几家国外大学,都是媒体相关的专业,还是想在这个行业继续做下去。然后我打算回北京,那里的媒体环境以及人脉资源,还是最好的。父母原本是支持我辞职的,但是今年疫情后的经济形势让他们改变了注意,认为现在这份体制内的工作更稳定一些。
可是,我觉得自己还没到考虑稳定的年纪,想趁年轻再冲一冲。
有趣的是,一个比我大几届的师哥,最近离开北京来到我所在的城市工作。他已经结婚了,拖家带口,可能他就是那批回头寻求稳定的人。

在老家我是 " 娱乐圈男团明星 "
只有我自己知道:
我是被北京赶回来的




口述人:Jacky 年龄:19 岁
职业:前男团成员 所在地:黑龙江牡丹江



脱下舞台上的华服与舞鞋,Jacky 只带了男团时期的一双球鞋回老家




我刚刚跟公司解约,从北京回到老家,因为发现男团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当。
《创造 101》《偶像练习生》火那年,我 17 岁。那个年纪的小孩本来就喜欢追星,容易被那些舞台上的耀眼灯光吸引,我也不例外。而且这个社会本来就对男生宽松一点,想当女团,要长得好、身材好、跳舞好、唱歌好、性格好、观众缘好,随便出点小差错就会招来一片黑粉,男生嘛,帅就完事儿了!
我当时在节目里看到一个什么都不会的男生去参加海选,还通过了,就觉得,他能行,那我也行啊!反正我学习也不太好,考不上什么像样的大学,爸妈成天在旁边叨叨,还不如出去闯一闯。
估计我妈爸也觉得我不是上学的料,而且第一代男团成员韩庚就是我们那儿的,他从韩国回来以后给他妈开饺子馆、开美容院,过的挺好,这让他们觉得男团说不定也是条路子,总比随便上个大专有出息。
我是东北人,个子高,长得还行,唱歌也凑合,很顺利地就通过了选拔。公司签的实习生基本跟我一样都是高中生,因为选秀节目要求必须成年,他们要在出道之前给我们留出训练的时间。
当训练生的确挺苦的,虽然没有韩国强度那么大,但是跟之前上学比简直是地狱。从早上 9 点到晚上 10 点,声乐、舞蹈、表演、形体各种课程不停。公司每周进行一次考核,对每个人评级,还要求我们要把评级结果贴在身上,去公司门口的便利店买东西都不能摘下来,一直到下次考核才能换。这件事挺考验人的自尊心的,我们这个年纪的人都很敏感。而且公司还有淘汰制,评级一直不好不好分分钟就会被踢出局。这时候我才明白,娱乐圈的钱不是那么好挣的。
那段时间我特别刻苦,为的就是不想丢人,灰头土脸地回去。过了一年,我终于成团出道了,跟很多当训练生很多年的人相比,我算非常幸运的。那时候我有点飘,觉得自己马上要火了,每次出门都特地精心打扮,然后戴上墨镜、口罩,怕被粉丝认出来。后来证明,是我想多了,我们团就是个小糊团,几乎没有营业,粉丝后援会就那几个人,我后来全都认识。
不红的原因有很多吧。
一个是实力的确跟别人没法比,我不是艺术生,半路出家当男团,唬唬外行还行,跟特别牛的男团站在一起根本没有竞争力。其他成员也是差不多的情况,觉得跟着浪潮走,就算不能冲到前面也能比别人跑得快。但是事实上,有这种想法的人何止我们。现在市面上的 " 小哥哥 " 太多了,经纪公司和选秀节目没有考虑市场消化度的问题,女粉丝的黏度不高,很容易被新出的男团吸引走。而且出道的团体都是以唱跳为主,但是目前的市场根本没有给唱跳留出足够的空间和能够成长的土壤。我其实还好,但我认识的很多人从小学唱歌、舞蹈,对这件事有梦想,就会觉得落差特别大。
放弃的想法是疫情期间产生的,那段时间不能营业,像我们这种不太红的团连直播的机会都很少。我开始发现,从出道以来,当初公司许诺的演出、拍戏、代言之类的各种资源,其实都是画大饼。他们流水线制造很多团体出来,其实是拼概率,只要有一个团体或者说一个成员火了,就够他们吃回本的。所以公司很喜欢签各种平台的红人,自带流量,也不管他适不适合这个行业。我们想蹭公司的资源,公司想蹭我们的热度。
没有工作,当然也就没有收入。我在北京没有家,一直借住在当训练生期间认识的朋友家里,很多练习生家里挺有钱的,人家进这行就是图一乐,我不行。我那时候想到很多出过道又回来参加选秀的 " 回锅肉 ",他们会不会是我的未来?更何况我的实力还没有他们强。
但是我跟经纪公司签了六年的合约,跟解约费比,这些年赚的钱连零头都不够。最后还是我妈爸跟亲戚朋友借了钱,帮我付了解约费。因为这事儿,我觉得特别对不起他们,当初因为我一时冲动,给家里造成了这么大负担。但是我爸妈总安慰我,人就是得经历点事才能长大。
回到牡丹江以后,我在一家舞蹈学校当培训老师,收入比较稳定,起码不用让我爸妈再操心了,也没白费去北京一趟的经历。
小城市的整体氛围还是跟大城市有大区别的。比如在北京的舞社,大家会主动要求学 Popping、Locking,帅的,而且要跟别人不一样。牡丹江这边,学员对那些小众的歌不感兴趣,经常拿着一段抖音过来,让我教一些全网都在跳的神曲,学完还会让我帮他们录一段发到抖音上,说我录的比一般人专业。
面对这种情况,我的确会有点尴尬,但也不至于心里不舒服,毕竟跳舞这件事对我来说就是工作,谈不上多热爱。有个当初跟我一起当练习生的朋友,比我优秀太多但一直没出道,今年也回了老家,在健身房当舞蹈老师。他就是那种不容许别人亵渎舞蹈的人,而且健身房嘛,什么基础的学员都有,有些年纪大一点的让他教《荷塘月色》《最炫民族风》,他脾气上来了直接罢工,听说被扣了半个月的工资。
物质和梦想,很难同时拥有。
离开老家两年又回来,其实跟大部分朋友都断了联系。他们大都去外地上大学了,留在老家的基本上也都是瞎混,我不敢说阶层上跟他们有差异,但是真的聊不到一块儿去。而且每次见面,他们总是 " 明星 " 长," 明星 " 短的叫,其实心里挺不舒服的。对他们来说,我是去过大城市、进过娱乐圈的,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是被大城市赶出来的人。
当然老家也有好的地方。刚回来的时候,我很怕被人认出来,觉得灰溜溜回来有些丢人。但时间久了就发现,跟刚出道时的情况一样,根本没几个人认识我。我现在经常头也不洗,衣服也不换,穿个大裤衩子就上街吃烧烤,也慢慢地交了一些新的朋友。想想如果当初红了,根本没法过这样随意的生活,更别说谈恋爱了。男团女友粉多,曝光恋情等于自掘坟墓,年轻气盛的时候不让谈恋爱,其实挺泯灭人性的。当然,如果还在男团里,我根本不敢说这样的话。
家里不少亲戚会担心舞蹈老师这行是青春饭,给我介绍工作。但是我为了出道没上完高中,本来学习也不好,很难再去考大学,基本上没办法进当地稳定的单位。去北京的经历,让我学到所有一拍脑门的决定都会带来巨大的后果,未来的路,我想慎重决定。
有很多人鼓励我再去考个北电中戏,走走演员的路子,毕竟我也是曾经出过道的 " 明星 "。我每次都笑笑不回答,梦想可以有,但是白日梦,就算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24 13: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