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台媒
自大陆官方宣布暂停台湾凤梨输入后,当地不少果农正为寻找新的市场而发愁。据台媒 27 日报道,台湾官方机构宣称为本地凤梨找到了一条出路,只不过,这个被他们当做救星的替代市场,看着却让人有点尴尬。 据报道,台湾越南商工总会农渔业委员会主委施传宝表示,将台湾凤梨改销东南亚 " 是很好的选择 "。他认为,越南目前有许多在当地经营多年台商,可以为凤梨出口越南发挥作用,也能趁此改善台湾农产品 " 过度依赖大陆市场 "。 稍微有地理常识的读者大概都知道,台湾当地的水果和东南亚其他地区的品类非常类似,这篇报道大概也猜到大家有此一问,因此还援引了施传宝的话表示,虽然越南也产凤梨,但 " 口感没有台湾的好 "。 这篇报道用了 " 甜美多汁 " 等形容词来描述台湾凤梨,对于口感味道这种很主观的事情,笔者就不做评论了。但数据显示,越南的凤梨总产量高居世界前列,比台湾地区还靠前一位。
▲ 图源:Atalas Big 数据网站
若是论人均产量,则东南亚的泰国、菲律宾也位居世界前几名,这些国家的产量完全能满足本国居民和东南亚地区的消费。 东南亚消费者放着自家的凤梨不买,跑去买台湾的 " 高价进口货 ",这可不是一句 " 甜美多汁 " 就能说服大家的。
▲ 图源:Atalas Big 数据网站
施传宝的这个建议还有这么一句:每个台商的工厂都有几十人、数百人甚至上万员工,台湾当局等机构可以倡导台商企业把台湾的凤梨,采购给自家员工当饭后水果。 虽然这个建议依然让人喷饭,但可以拿 " 家乡味道 " 向台商企业搞点情怀推销,感觉比忽悠东南亚消费者买单还是靠谱多了。 台媒和有关机构的这个建议,很可能是出自 2002 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所谓的 " 新南向政策 ",即向南到东南亚等地寻找新的市场,让台湾企业尽量摆脱对大陆市场的依赖。 可就算要 " 转进带货 ",好歹也要在商言商,不能干 " 把煤从平顶山卖去大同 " 的事情吧? 笔者倒是建议,既然要 " 南向 ",台湾企业不妨再往南走走去找澳大利亚。毕竟,澳大利亚的红酒等商品之前也因质检问题被暂停进口到大陆,当时台湾当局不少政客还曾声援过澳大利亚。
▲ 图源:台媒
就在这两天,台媒还曾刊登了美国某 " 学者 " 对台湾凤梨酥和澳大利亚红酒的评价,说这俩产品有 " 自由的味道 "。台湾岛内的某些人不妨趁此机会,检验下他们和澳大利亚的 " 塑料友谊 " 到底成色如何。 来源:海外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