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徐茂公 于 2011-5-25 15:02 编辑
汗,人皆有之。鲁迅先生曾就社会学角度评说过“香汗”与“臭汗”的不同。出汗是人体散热的方式之一,通常在环境温度升高或体内产热增加时,机体就以出汗的方式增加散热,以维持体温在正常范围。 祖国医学认为“汗为心之液”。出汗的情形不同,往往能反映出患者病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不可不细察。中医的“十问歌”,首先便是“一问寒热二问汗……”,可见汗液作为诊察病情的指标颇为临床医生所倚重。正常的出汗,可以调节体温,排除体内的废物,调节人体阴阳的平衡。而当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时则会出现异常的出汗,所以,中医常常根据出汗的时间、部位、多少和特点来判断身体的状况。 1、按出汗时间
一种是白天出汗过多。无论冬夏,在白天不活动或轻微活动的情况下,常汗出不止。这些人常有身体虚弱、说话语声较低、食欲差、易感冒等特点,中医认为是气虚的表现。这类人饮食上可选择山药、豆浆、牛羊肉等,也可用党参或黄芪炖鸡或腔骨,以补益机体,缓解气虚。还可通过动作舒缓、动静结合的运动增强体质,如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 另一种是晚上出汗。睡着出汗,醒来汗止,中医称为"盗汗"。这些人常有手脚心热、心烦、面部发红发热、口咽干燥等特点,中医认为是阴虚表现。这类人饮食上可选择百合、雪梨等滋阴之品,少吃羊肉、洋葱、葱、姜、蒜等热性食物,也可用沙参、麦冬、五味子或西洋参等泡水饮用。 2、按出汗部位
头汗过多,若暴饮暴食后出现头面部多汗,同时觉得上腹胀满、口渴、不想吃饭,多为积食,可通过减少进食量、吃清淡饮食缓解,也可吃点消化药;若伴随肢体沉重无力,胃胀不适,想呕吐,身体发热,舌苔厚而黄腻,是脾胃有湿热的表现,应注意清淡饮食。孩子睡眠时出现轻微头汗属正常现象;但若伴有睡眠不实、烦躁不安、易惊吓、头发稀少等表现,要及时诊治。此外,老人和产后身体虚弱的女性,也会有头汗过多的情况,多属于气虚。 手足掌心多汗,如果手足心多汗伴有手脚心热、口咽干燥等,多属于阴虚有热;若手足心多汗伴随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多属于肠道内有积粪的热证,可服用通便药;若有手足心多汗伴随口干、牙龈肿痛等,多属于胃热,可服用清胃热的中药,如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等。 心窝、胸口多汗,多见于一些脑力工作者,这些人常伴有精神倦怠、食欲不振、睡眠差,多梦的表现,属于思虑过度,导致心脾虚,可通过适当的运动,如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缓解压力,调节心身。 3、按气味辨别 正常的汗没有明显的腥臭味,如果汗味腥臭,多与热证或湿热证有关,属肝热,这种情况可通过清淡饮食,或用中药菊花、茵陈等泡水饮用;若腥臭明显,应找大夫诊治。此外,若在夏季闷热的环境中,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胸闷、恶心、心慌、四肢无力、耳鸣、注意力不集中,体温升高的情况,一般属于中暑先兆,应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补充一些淡盐水,短时间内可恢复正常,症状不能恢复或严重者,要及时就医。 近年研究还发现,每个汗腺孔内存在免疫球蛋白A(IGA),它能有效阻止自然环境中的细菌和病毒从汗腺进入人体,因而,常常排汗的人就不易患病。有了这项发现,人们不会为中医将发汗当作基本治病方法而费解。传统中医治法有汗、吐、下、和、消、清、温、补八法。汗法居首,可见它对中医治病多么重要。所谓汗法亦称解表法,是通过服用具有发汗作用的药物令患者出汗,使邪从汗解,中医有“邪,其在表者,汗而发之”一说。汗法主要用于治疗上感、水肿、风热初起及麻疹将透未透等患者。同是汗法,却有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之分,这就是中医治病的辨证之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