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92|回复: 0

豪捐 10 亿创北大捐赠纪录,背后是“公考热潮”催生出的千亿富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9 08: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大的恩惠如山,正是让李永新日后对母校的回报从几千万到 10 亿元不断加码的内源动力。
1000 万、5000 万、1 亿元、10 亿元 …… 如果这是一个人的财富积累速度,已足以令人惊叹,而当这些数字成为一个人 5 年内对母校的捐款承诺,就更显得熠熠生辉。
近日,北京大学收获建校以来最大的一笔个人捐赠,也是最大一笔校友捐赠,捐赠额达 10 亿元。
给教育投资不手软,因为捐赠人也是搞教育的——教培界首富、中公教育集团董事长李永新。
自 2016 年起,李永新给母校的捐赠几乎每年都不爽约。这次捐赠仪式上,他承诺,中公教育未来为社会、为教育捐助的第一个 100 个亿,也一定要给北大!
从在北大读书接受学校的资助,到在学校宿舍热火朝天搞创业,再到大手笔回馈母校,将捐款承诺化为自身发展动力,李永新与北大的故事,组成一个完美闭环。



·李永新(中)捐赠现场。



与北大的 " 情谊 "
2018 年 10 月,李永新代表中公公益基金会向北大捐赠 1 亿元时曾表示:" 两年前,我们给北大捐了 1000 万,这是我们对外捐赠的第一个 1000 万。今天,我们给北大捐赠 1 个亿,这也是我们对外捐助的第一个 1 个亿。我想未来我们捐赠的第一个 10 个亿,要首先捐给北大 ……"
李永新兑现了之前的诺言。
在 2019 年 3 月 7 日,中公公益基金会还曾向北大政府管理学院捐资 5000 万。在那次捐赠仪式上,李永新说:" 特别感谢北大对我个人的哺育和培养。"



·2019 年 3 月 7 日,李永新代表中公公益基金会向北大政府管理学院捐资 5000 万。
1995 年,李永新考上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的时候,最担心的不是学业问题,而是 " 吃饭问题 "。他父母都是工人,家里有 3 个姐姐," 特别贫穷 "。
但是一到北大,这个问题就消解了。李永新获得了北大的助学金,后来也拿到了北大的奖学金。
" 尤其是北大后勤系统的餐厅,还为我们特困生准备了一些特别的菜。我记得非常清楚的就是,当时三毛钱一份的虾米炒白菜,还有免费的汤,那是我的最爱。" 李永新说," 我对北大后勤系统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我特别感谢北大良好的机制,包括后勤系统良好的服务,让我能够有饭可吃,活下去。"



·李永新早期照片。
不仅李永新受惠于北大后勤,中公起步时也受到后勤系统很多支持。
1999 年,李永新毕业就创业,他们在北大后勤系统的勺园 328 召开了第一家公司的新闻发布会。但因为白手起家,没钱没经验,公司 2 个月之后就倒掉了。
倒掉了再重新开始。此后,李永新在北大研究生宿舍以打游击的方式进行创业。
" 我们赚了一点点钱,能够租一个十几平米的小房间的时候,就租在了北京大学的资源宾馆(也属于学校后勤系统)。宾馆从三层到六层,十几平米、二十几平米的房间,我们基本上租个遍。"
" 这几个月好了,我们就调到三十几平米的地方,过几个月又做得不好了,我们又调回到十几平米的地方。所以,北大资源宾馆从三层到六层的小房间,我是特别熟悉。同时北大也给了我很多支持,那个时候,我们也在北大的百年讲堂、电教报告厅、英杰阳光大厅等租过一些场地、上过一些课。"
不光是提供一些 " 物力 " 支持,北大还提供了很多 " 人力 " 帮助。" 很多北大的老师帮我们上课、做义务主持。" 李永新说。
北大的恩惠如山,正是让李永新日后对母校的回报从几千万到 10 亿元不断加码的内源动力。



导师一句话提点创业人
李永新接受采访时,曾谈起自己的创业基因。其中 " 爱折腾 " 的毛病,源自父亲。
李永新的父亲是一个特别能折腾的人,上世纪 80 年代就开始蠢蠢欲动。1983 年,他借了一万块钱创业,亏得一塌糊涂,最后是李永新和母亲还了那一万块钱。
78 岁,父亲又开始二次创业,开榨油店,做各种项目,经常骑着电动三轮车到处跑,一次不小心被摩托车撞了,腿撞折了。
李永新说:" 我心想这会儿可以不折腾了吧?结果人家改投资了,投资了当地几家电动车销售企业,还让我必须支持他 ……"
创业中的奋斗基因,李永新自认为来自母亲。" 妈妈的教育是我的座右铭,她说奋斗才有未来。"
母亲也教育他做事情要先考虑别人,李永新说,大学毕业之际他本来想通过保送读研究生," 恰好一个同学也想保送上研究生,他担心我上去他下来,整天在我宿舍走来走去。那时我面临着非常艰难的选择,去竞争吗?其实也没什么竞争,最终还是要靠评分的。"
经过一番纠结,李永新最终放弃保研的机会,也阴差阳错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可真的走上这条路,重重困难马上就来了。
刚创业两三年,李永新的团队参与做过一个高考状元演讲团的活动。活动收入预计二三十万,作为核心内容提供者的他们却只拿到了 6000 块,因为之前没有签任何协议。
" 这些教训告诉我们商业必须要约定,要签协议,要遵守固有的商业逻辑与伦理。" 这是李永新最初的创业经验。
此后,他们还做了高考复读的项目,请了不少大牌的老师,以为这样就有核心竞争力了,但是这些老师都是兼职,讲完课就不管学生了,学生的成绩依旧无法提升。
李永新说,这一次他们把之前赚的 30 多万都赔进去了,买来的教训是:" 要有核心竞争力,而且这个核心竞争力还得在自己手中。
李永新回忆,从 1999 年到 2002 年,他们基本上处于无米下锅的状态,最惨的时候连 1 块 6 毛钱的炒饼都吃不起。
" 一个创业者决心创业的时候要想清楚,你的未来一定有诸多失败,如果不能正确面对,并且在失败的过程中努力反思,那么,你干脆就放弃创业吧。" 李永新对后来创业热潮中的年轻人,始终有一个忠告。



·创业时期的李永新。
2001 年,李永新刚开始做公务员考试辅导的时候,还没有看到多大的市场,只是机缘到了就去做。
他回忆,当时做公务员考试项目是因为自己的导师——北京大学政治管理学院的党委书记。那时有很多报考公务员的学生找到这位导师,认为他应该更懂公务员考试。
但其实,导师是教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对公务员考试的了解有限,于是便给学生李永新支招:" 永新,你也别折腾了,去教这群备战考试的学生吧。我辅导过几个,他们通过考试了,就觉得还行,应该做这个。"



·网上流传着不少李永新讲课的视频。
巧合的是,李永新在大学期间就参加过公务员考试,属于最早加入 " 公考大军 " 的那批人。
" 做这个行业本身和我有很大的正相关。" 李永新说。后来他意识到,所谓的创业模式和项目,一定是和自身背景和经历有很大联系,跟自身特点有很大关系的。



成为 " 教培界首富"
李永新入局看似不经意间,但的确踩准了时间点。
2002 年,国内报考公务员的人数是 6 万余人,2003 年增至 12.5 万人。自此,报考公务员的人数就以直线增长的态势攀升。北京公务员考试网曾做过统计,2004 — 2009 年,通过国考报名资格审查的人数分别为 18.2 万、31 万、54 万、74 万、80 万、105.2 万。
2009 年,国考报名人数首次突破 100 万,此后的 8 年,报考人数一直保持在百万以上。
站在 " 风口 " 中跑马圈地,李永新没有片刻迟疑。
2005 年,中公教育开始了全国化的尝试。李永新通过代理的方式,与 30 余家地方性培训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在同行业中率先完成了全国市场布局。2010 年,中公教育转型做直营,开启扩张之路。
此后的 8 年,中公教育进入营收快速增长期,从 30 亿元营收一举翻番。
时机成熟之时,2018 年底,中公教育借壳上市公司亚夏汽车登陆 A 股市场。2019 年 2 月 21 日," 亚夏汽车 " 正式更名为 " 中公教育 "。当年 9 月,中公教育市值突破 1000 亿元,成为继好未来、新东方之后第三家市值千亿的教育公司。
截至今年 3 月 8 日,中公教育每股报收 30.85 元,总市值接近 2000 亿元,为 1902.64 亿元。
水涨船高,2019 年胡润百富榜上,李永新及其母亲鲁忠芳的身家为 600 亿元,排在百富榜第 40 位。一年后,他们身家暴涨至 1400 亿元,排名跃升至第 19 位,稳坐教培界首富的位置。



内部 " 狠 " 管理模式遭吐槽
然而,在企业营收与个人身家齐飞的同时,中公教育内部逐渐也在积蓄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不少员工在网上吐槽其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 加班文化 " 成为吐槽关键词。
一位从中公教育离职的员工在网上发帖,题目就是 " 我为什么不建议你去中公教育 "。其中提到:
" 在中公教育,要钱的不是兄弟,不能连续加班一礼拜的不是兄弟,早下班的不是兄弟,觉得绩效不满意的不是兄弟。"
" 绝对服从。你没看错,这四个字是绝对服从。当然,工资只是看起来高,你拿工资除一下你的工作时间。约等于拿命换钱。"



·网上流传甚广的前员工对于中公教育的爆料。
中公教育的高离职率和调岗频率也为人诟病,有位前员工打了两个比方:
" 我曾经一天见过十个人来离职啊。入职三个月就是老员工,半年就是老员工 2.0,一年就是老员工 2.0 的二次方,入职两年的 …… 两年就真的太能扛了吧。"
" 曾经有一个同事,三天换了三个部门,换部门速度令我咋舌,因为它超过了我换牙刷的速度。



·知乎上吐槽中公教育内部管理模式的帖子。
中公教育内部人士曾分享管理经验,表示全国分校的管理秘诀、背后支撑就是 " 垂直一体化快速响应体系 "。
何为 " 垂直一体化快速响应体系 "?简单来说,就是每天单个网点、单个班次、单个学生,都会与总部进行一轮互动,形成由总部参与的一个闭环。整个闭环里,从前端的教学服务到后端的供给管理,整个流程保持快速响应、产生内部协同。
中公教育内部人士曾说:" 几百万的学生,如果没有高效率的管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光想想都觉得是不可能实现的。" 也有媒体表示,中公教育的管理也隐隐透出一股 " 狠劲儿 "。
内有不安,外亦有隐忧。
从 2016 年开始,国考的招聘人数呈直线下滑趋势。2019 年,国考计划招录人数降至 1.45 万,职位比 2018 年缩减约 40%。
公考长期在中公营收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其市场受政策影响巨大,且单品类天花板低、客户生命周期短等属性,都是李永新放眼长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如何在高效与人性中找到平衡,如何在公司高速发展时顾及到员工的发展,如何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链条不断,或许是李永新实现下一个目标——向北大捐赠 100 亿元之前,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来源:环球人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9-28 13: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