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71|回复: 0

中国还能回到分房时代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4 12: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1 年,房价是悬在中国经济头上的一把利剑。
去年疫情之后,一线城市的房地产 " 意外 " 成为了中国经济复苏最强劲的版块之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 年全国 70 个大中城市中,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房价再度领涨,其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 3.9%,二手房价格同比涨幅均超过 6%。
市场机构的数字或许更能反映大家的直观感受。
根据中国房价行情网跟踪,深圳 2020 年 12 月底二手房均价达到 87957 元,同比大涨 34.25%。
深圳也是主要城市中房价启动最早的,去年 3 月就屡屡出现千万豪宅秒光的现象。
这让很多人联想到上一轮房价暴涨,深圳就是第一个出现增速拐点,北上广半年后跟进,然后扩散到二三线城市。



北上广深房价同比增速对比,绿色为深圳
到了 2020 下半年,上海、北京果然相继感受到楼市火热。再加上如今层层加码的限购政策,几乎已经到了加无可加的地步,利空出尽,剩下的就全是利好。
2015 年的历史又要重演了吗?
但是,2021 一开年,官方给了我们不少惊喜。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今年的楼市调控风向,那就是 "去金融化"。从需求(买房)和供给(盖房)两个方面,我们都能明显看到这一特征。
01. 二手房,也要管了

先说说买房。
去年房价涨得最凶的深圳,今年出了个很有意思的政策。
2 月 8 日,深圳给全市 3595 个小区,定了一个二手房指导价。很显然,这个价格是就低不就高。
有网友说," 吃完午饭,一看新闻,固定资产少了 200 万。"
200 万还是少的,有挂牌均价 19 万 / 平米的豪宅,被标了 13.2 万的指导价。业主反手就去深圳市长热线上,投诉了深圳住建局。



政府给一手房限价,在全国都是常态了。可是你管得住开发商,还管得住每一个卖房的老百姓吗?
在二手市场上,大家有太多手段可以规避政府限价,甚至还巴不得政府备案价低一点,来节省税费。
深圳的办法,不是管老百姓,而是管银行。
深圳多家银行证实,已经收到政府要求,二手房房贷只能按照指导价发放。也就是说,一套指导价 500 万的房子,买卖双方固然可以用私下交易的方式,把价格加到 600 万,但是银行发放贷款时,就只给你 500 万。
多出来的溢价,买家只能自己去筹钱。
这相当于大幅提高了二手房交易的首付比例。
比如你原来买这套房子,首付最低是 600 万的 30%,也就是 180 万。有了 500 万指导价之后,自筹资金变成了 500 万的 30%,再加 100 万,总计 250 万,实际首付比例是 41.7%。
理论上来说,直接提高首付比例并不是一个特别好的房价调控手段,因为这样会无差别打击到真正的刚需。对于炒房者来说,首付高低无非是多赚少赚的问题,真正的刚需,却可能就因为首付提高了 10 万,而彻底无法上车。
但是深圳二手房指导价的效果,还要结合这两天的另一个消息来看:企业用房子抵押获得经营贷,也要按二手房指导价来评估了。
而企业经营贷,被认为是当前个人买房被严格限制的情况下,楼市增量资金的重要来源。
房地产专家任泽平有一个很著名的论断,房价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只有拉到几十年的长期尺度上,房价才取决于老百姓的需求,而短期看,房子的本质是金融品,房地产市场就是一场金融游戏。
我们先来复习一下,经营贷在这场金融游戏里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02. 金钱魔术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房地产不仅仅是一场金融游戏,还是中国进入门槛最低的高杠杆金融游戏
很多人在论证中国房价过高时,会提到租售比这个概念,也就是月租金跟房价的比值。这个概念的意义是,你花钱买了房子,要租出去多少个月才能回本。
根据诸葛找房数据,2020 年底深圳房价租售比是 1:757,回本周期是 757 个月,大概 63 年。照这么看,大部分人买了房,这辈子都没法回本。
但是如果把房子比喻成股票的话,租售比相当于股息率,中国没有几个股民是冲着股息率去炒股的,大家盯的是买卖差价
只要房价一直保持不错的增速,买房什么时候都是划算的。
那么,拉长了看,中国房价的增速实际是多少呢?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北京商品房均价从 2000 年的 4919 元 / 平米,增长到 2019 年的 35905 元 / 平米,20 年 6.3 倍,年化增速大概是 9.6%。
9.6% 的回报率,在经济增速整体下行的今天看上去很不错,但是放到 20 年里,最核心城市的房价也不过跑平 GDP 增速而已。



一般来说,名义 GDP 增速大致就是全国所有企业的盈利增速平均值,优秀企业应该远远跑赢这个速度才对。也就是说,买上市公司的股权,原本应该是比买房子更好的投资。
可为什么发财的都是买房子的人?为什么社会上的钱都流向了楼市?
因为买房是自带高杠杆的。你买 100 万的房子,首付只需要 30%,也就是 30 万。一年后赚到 9.6 万,回报率 32%。
当然,我们还要考虑贷款成本。假设贷款利率是 5%,70 万贷款一年的利息就是 3.5 万,这一年你实际赚了 6.1 万,回报率大概是 20%
20% 的复利意味着什么?意味着 4 年翻倍。如果这个游戏能一直玩下去,你的 30 万首付,20 年后会变成 1150 万。
买房不仅回报高,而且还很安全。敢于加杠杆的股民,也不在少数,但是短期的股价波动就能轻易让你爆仓。可是房贷期限长达 30 年,中间房价暴跌,银行也不会来催你还贷款。
鱼和熊掌兼得,就催生了炒房神话。



政府各种限制房贷金额、提高首付比例的措施,都是为了斩断这种高杠杆。但这时候,市场发明了一种新玩法,就是全款买房。
全款买房,是不是傻?当然不是。
这种炒房者真正的资金来源,是经营贷。
国家不让用房贷,可这个市场上有的是钱。他们首先从各种放款机构那里,获得超短期的过桥贷款,全款买房,然后注册一个小微企业,把房子拿去银行抵押,申请小微企业经营贷款,拿这笔钱去还购房款。
近年来,国家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格外宽松,用房产抵押获得经营贷,比房贷还要香,算上中央、地方的贴息,有时候甚至能达到无息贷款的地步。
按道理,经营贷必须用于企业经营,银行有责任监督资金流向。但实际上呢,银行也知道,企业真拿这笔钱去经营,说不定就亏光了,心里巴不得你拿去炒房。
社会上也不乏各种中介机构,专门研究怎么规避银行对经营贷的监管。如何堵上经营贷这个口子,实在是个难题。
深圳这次的二手房指导价,虽然没法治本,至少大大降低了经营贷额度,算是很有益的尝试。
03. 高周转,还能继续吗

上面这些调控手段,都是对买房者下手。而楼市中另一个大玩家,房地产开发商,也是调控的重中之重。
而且相比前者,中央对开发商的最新调控,在资本市场上引起了更大的震动。
2 月份,据说自然资源部在内网上发布了一份文件,核心精神是,全国 22 个重点城市的土地出让,全年只能分三批集中进行。
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前面讲了,买房是个高杠杆金融游戏。盖房更是如此。
一般来说,如果对房价进行拆解,里面大概 30%-50% 是土地出让金,15%-25% 是税费,政府拿走了房价的大头。再扣掉建筑和运营成本,开发商卖一套房子,净利润率也就是 10% 左右。



但实际上,除了土地出让金需要使用自有资金之外,盖房全周期所用到的资金,大部分来自开发商提前从消费者手里收来的预售款,以及各种渠道融资。



根据粤开证券统计,2020 年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来源中,只有 32.82% 来自自筹,大概相当于 3 倍杠杆。而据《21 世纪经济报道》分析,在土地出让金不要求全部自筹的年代,开发商杠杆率能达到 7 倍。
拿地 - 融资 - 预售这个链条一旦转起来,就变成开发商的印钞机。
这个商业模式的命门,在于速度。因为拿地和融资需要成本,更会吞噬自由现金流,如果企业不能尽快达到预售标准,从消费者手里把钱赚回来,游戏就玩不下去了。



除了楼市最火爆的年份,大部分时间房企的现金短债比都在 1 附近,手里的现金刚好只够还债。
所以," 高周转 " 是过去几年房地产行业最重要的概念。碧桂园正是凭借 "456" 的高周转模式(拿地 4 个月开盘,5 个月资金回笼,6 个月资金再周转),完成向一线房企的晋升。
而政府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是不让你周转起来。
今年元旦正式实施的 " 三道红线 " 政策,对房企融资做出限制,在地产和金融之间建立一道防火墙。
还没等政策生效,恒大就被爆出资金链断裂的传闻。
土地集中出让,也可以被视为打压 " 高周转 " 的政策延续。
过去,土地出让基本平均分散在全年,房企每个月都能拿地,开启一轮周转。现在土地集中出让,意味着一年只有三次拿地机会了,周转次数大大减少。
而且,每一块土地在拍卖时,都要全额缴纳保证金。现金本来就不宽裕的房企,显然不可能全部参加。每家企业能竞拍的地变少了,拍卖激烈程度大大降低,土地出让价格也就可以降低一点了。
04." 计划经济 "

政府打压 " 高周转 ",对房企一定是件坏事吗?其实不见得。
" 去金融化 " 不是尽头,从中国楼市调控的进化中,我们甚至还能读出一点 " 计划经济 " 的色彩。
请注意,政府规定房价,绝不是计划经济。因为计划经济的精髓是供需均衡,而强行扭曲价格,无异于掩耳盗铃,并不能解决供需错配的矛盾。
但是我们仔细想想,土地集中出让会带来什么深远影响?
房地产其实是个进入门槛很低的行业,只要你能融到钱,盖房子交给施工队就好了,所以行业垄断程度一直不算高,竞争激烈。恒大、万达能制造首富,却始终杀不死三四线城市的地头蛇。
过度竞争的结果,就是土地拍卖溢价率飙升,房企自己给自己抬高成本。2016 年,百城平均溢价率甚至达到 80%。



下面这张图也很说明问题,行业越景气,企业越没钱,因为大家要加速跑马圈地,以免在竞争中掉队。



土地集中出让,则强行改变了行业规则。每家企业能拿的地有限,那就只能待在自己能力圈里玩,大家排排坐,吃果果,大企业集中精力拿走最好的肉,小企业也安心喝碗里的汤。
有机构用 " 新古典主义 " 来形容这个政策。告别 " 现代主义 " 的高周转,降低土地拍卖溢价,反而可以保证单个项目更好的利润。



所以,政策发布当天,A 股房地产板块集体涨停。
从市场的喧嚣中抽身出来,我们更应该做一些深层的思考:房地产真的应该是个竞争性行业吗?
中国房地产市场化 20 年,功绩很大,但过度竞争的恶果也很明显了。
回归某种程度的 " 计划经济 ",让房地产变成一个低成长、高垄断、政府定价、现金流稳定的公共事业行业,是否更符合全社会的利益?
05. 积分买房

从购房者的角度,我们同样能看到这种思路的潜力。
今年楼市的另一个重磅消息,是上海的一手房摇号积分制度。



来源见水印
政府给大家打了个分,积分高的人,在购买一手房时可以优先摇号。
无房是最大加分项,户籍反倒成了次要因素。
为什么要搞这个积分制度,看看去年上海的一手房认筹率就明白了。



2020 年 12 月单月,上海认筹超过或接近 1000 组的楼盘汇总
一手房动辄千人摇号,刚需摇中高性价比楼盘的概率可能不到三分之一,有钱人却可以用全款的办法获得开发商优待。
引入积分新政后,积分排在前 130% 的人可以优先摇号,不管什么盘,中签概率至少都有 77%。
无房者买房,优势巨大。
上海不是全国第一个实行积分制的,但是作为一线城市,示范效应非常重要,我们可以想象,这个政策在未来更快推广到全国。
年纪稍微大一点的人,是否想起了单位按工龄分房的时光?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有一个全新的提法:" 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 "。上海已经做出了非常好的榜样。
各大城市的公租房已经在逐步推进,现阶段允许每户的居住年限一般是 5-6 年。期满之后,这些年轻人还可以优先购买商品房,或者以市场价一半的价格购买共有产权房。
我们不应该倒退回单位分房的年代,但国家分配与自主选择的结合,或许是实现报告承诺的最好办法。

06. 不是结尾

最后,也要说说问题。
首先,在 " 计划经济 " 之上,更重要的是 "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房地产,是基本人权,而非特殊奖励,更不是比谁生得好。
公租房也好,共有产权房也好,都应当被允许建在更好的地段,并享有同商品房平等的受教育和社会保障权利。
为什么有些大城市的共有产权房根本卖不出去?买房人心里都清楚。
另一个问题,是政府能否真的加大土地供应,降低地价?
这涉及到地方财政,是个更大的话题。篇幅所限,没法展开了,就简单放一张图。



来源:泽平宏观
很多人说土地出让金是政府重要财源,不能降。但我们看到,其实中美正常的税费水平(大口径)大致是差不多的,但是加上以土地出让金为主的政府性基金收入,中国全口径宏观税负要高出不少。
那么问题来了,这部分究竟有没有下降空间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9-28 13: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