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42|回复: 0

只要买对了特斯拉,315 每天都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5 02: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女性踩刹车力量弱、男性踩刹车较轻 …… 买特斯拉,是不是还得上少林练一练腿?
文丨金融八卦女特约作者:清都
一年一度的 " 财经春晚 " 即将到来,而 " 特斯拉应该上 315 晚会 " 的呼声,最近火得不得了。
原因很简单,最近一段时间特斯拉质量问题的相关报道屡见新闻,关键是特斯拉对这些问题的回应一贯非常 " 刚 "。在拒绝承认错误的同时,依然把所有的问题全甩锅给用户或者第三方。
于是,有人给特斯拉安了一个 " 甩锅侠 " 的称号。而引发这一轮针对特斯拉质量问题报道的,是一连串突发事故以及背后的相关新闻。最近最知名的,就是那个女车主坐车顶维权的事件。
据河南当地媒体报道,张女士花费 40 多万元于去年 1 月购入了一辆进口版本的特斯拉 Model 3。据张女士描述,今年 2 月春节期间,她在与家人驾驶该车辆出行时,车辆刹车失灵,接连追尾两辆车,导致车内两人受伤。随后其与特斯拉门店交涉无果,称对方一直推诿甩锅。



▲特斯拉车主维权,图片来自网络
3 月 9 日,该女子在 4S 店门口,坐在车身用黑漆喷着 " 特斯拉刹车失灵 " 的事故车上,手持喇叭反复播放着 " 特斯拉 Model 3 春节期间刹车失灵,引发严重交通事故,一家四口险些丧命。"
当天下午," 特斯拉客户支持 " 针对河南一车主车顶维权事件称,经过对车辆数据和现场照片的查看与分析,特斯拉发现车辆在踩下制动踏板前的车速为 118.km/h,制动期间 ABS 正常工作 , 前撞预警及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启动并发挥了作用,未见车辆制动系统异常。
另外,特斯拉表示,张女士在事故发生之后拒绝第三方检测,并索要高额赔偿。
可是,张女士说,她在任何情况下,都未说过不同意调解,也从未不同意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来鉴定。



伴随着这一个匪夷所思的安全事件以及特斯拉的回复态度,# 特斯拉女车主坐车顶维权 # 的微博话题迅速冲上热搜榜。
而从若干被报道出来的其他新闻可以看出,这样一个事件很可能是引发相关争端的冰山一角。
这一切,都是在特斯拉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出现。
/ 要命的特斯拉 /
而特斯拉在刹车问题造成的事故面前甩锅,并不是仅仅这一次。
今年 1 月 7 日,北京的陈女士开着刚提车一个月左右的特斯拉 Model X 时发生意外连撞两车,陈女士表示 "20 码的车速在 19 米内无法做到有效刹车,怀疑是刹车失灵 "。
事件一出,特斯拉方面迅速发出声明,称 " 事故在于急踩刹车引发防抱死系统,女性踩刹车力量弱,没有继续踩刹车,惯性前冲让人觉得车在加速,实际没有加速的数据,是制动距离不够导致车祸 "。
这句话也在微博上迅速引发了人们的热议,很多人觉得特斯拉甩锅的过程有歧视女性用户的嫌疑。
这并不是特斯拉第一个被投诉的案例。
就在 3 月 11 日,海口一名特斯拉车主在停车场停车时,车辆在连续踩刹车的情况下无法停下,导致撞上护栏。
车主表示比较懵,于是他便电话联系了特斯拉官方,随后,售后工作人员也来到了现场,并驾驶另外一辆特斯拉,可同样没有刹住车,而这一幕也被坐在后座的车主用手机记录了下来。
昨天,特斯拉回应海南碰撞事故称,经初步判断该事故主要由于地面湿滑,踩制动踏板较轻,导致制动距离变长。
而售后人员驾车遇类似问题,是车辆 ABS 防抱死系统正常工作,没法让车在很短的距离之内完全刹住。
总而言之,就是特斯拉能有什么问题呢?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多起投诉特斯拉车辆存在异常加速的情况,上海、南充、南昌、北京,已有多位特斯拉车主都反映驾驶车辆时发生 " 失控 ",导致了严重的碰撞事故。
据统计,国内因特斯拉车辆失控导致的交通事故达到 10 余起,仅仅在 2021 年 1 月被曝出的事故就有 4 起,基本都是因为车辆突然加速、刹车失灵或转向失灵等问题引发的。
1 月 1 日,上海车主驾驶特斯拉 Model 3 出行时,车辆失控 20 分钟,期间车主拍下特斯拉 21 秒失控状态,脚离开踏板后,汽车仍然自行加速。
1 月 19 日,上海特斯拉 Model 3 车主在开进地下停车场时,疑似车底摩擦到水孔盖,车辆开始起火,烧到面目全非。
1 月底,南昌特斯拉车主刚买了 6 天的新车在特斯拉超充站充完电后,突然断电无法启动。
……
2020 年 10 月 23 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显示,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向总局备案召回计划,决定召回共计 29834 辆 Model S、Model X 车辆,本次召回范围内的部分车辆,在经受较大的外部冲击时悬架部件可能存在断裂隐患,将更换改进后的悬架连杆。
这是特斯拉在建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召回,但有意思的是特斯拉在给美国交通管理局的信中,却表示这个召回是应中国政府的要求进行跟安全无关,纯粹是很多中国用户的滥用相关程序造成的。
消息传出一片哗然,新华社特意发布专门的社评,对此进行了批驳。
而特斯拉显然也知晓自己车辆问题,除了这一次被广泛报道的召回之外,去年 6 月之后已经进行了三次召回,累计召回达 6.6 万辆。召回故障包括前悬架球头锥形座可能会从转向节中脱出、车顶饰板可能脱落、触摸屏卡顿等。
实际上,特斯拉的质量问题,其实一直伴随海外不断拓展市场的过程不断浮现。
很多特斯拉车主在接车之后都必须容忍特斯拉因为生产过程加速产生的种种小毛病,例如天窗的问题,前面板的缝隙问题等等,但这些还不会威胁用车安度,一般车主也是要么接受维修,要么忍耐了事。
因此才有了 " 买特斯拉,就不要看细节 " 的调侃。
而 2020 年以来,多款特斯拉高端车型在海外都被爆出机械故障。据不完全统计,仅 2020 年上半年就有超过 37 起例如底盘轴线断裂,汽车前轮有外翻等各种奇怪的机械问题,被相关用户投诉到不同的媒体。
当然,特斯拉也因为在售后上的傲慢,被很多用户诟病。因此,今年 2 月,市场监管总局与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和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五大部门约谈了特斯拉。
约谈后,特斯拉发表了一份声明,罕见地低下了高贵的头颅,承认了自己在经营过程中存在不足。当初自燃、断轴、失控等事件发生后,特斯拉可没有这么诚意真切。



▲来源:特斯拉官微
但一切好像都是说说而已,之后特斯拉依然我行我素,即使面临消费者的投诉,特斯拉的全部办法仍然是公关部门的紧急介入,以及甩锅消费者使用不当的具体措辞。
类似 " 已检测车子一切正常,不是质量问题 "、" 国家电网的电,直接升高最后导致的问题 "、" 是地面上有水,所以车主踩了刹车,刹车灯亮了也没停住车,最后撞墙了 " 等等公关口吻的回复,都一次次将特斯拉的质量事件推上了微博热搜。
而就在五部门约谈特斯拉之后,仅 3 月份就爆出了不止一起因刹车质量引发的事故,但特斯拉态度依然自我,没有看出因为约谈而造成任何改变。
换句话说,可能监管部门的约谈在特斯拉那里就相当于一个不痛不痒的招呼。
而在马斯克眼中,生产速度才是最重要的。
/ 核心还是生产速度 /
实际上马斯克对特斯拉的质量问题心里有数。
2 月 2 日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特斯拉 CEO 马斯克对外公开声称,他建议用户别在生产加速期购买特斯拉,要不在车型上市的一开始就买,要不就在生产稳定下来再买," 在生产加速过程中,要让产量直线上升,同时保证所有的细节都完美非常困难。"
因此他也认为在生产加速环节中的特斯拉是一个 " 灾难 "。



这其实不是他第一次公开承认特斯拉生产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关键,当前马斯克将特斯拉的产能作为第一要务,其他一切问题都要为产能这件事让路。
原因非常简单,资本市场投资人的态度是马斯克必须这么做的主要出发点。不到 18 个月的时间,特斯拉股价更是从 72.24 美元 / 股的最低点飞奔至 880.80 美元 / 股,不仅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车企,市值总额更是比第二名丰田高了 4 倍。
而能有这种疯狂的股市表现背后,恰恰是马斯克提升了特斯拉的产能,使得有更多的汽车下线并交付给用户,从而让市场销售的数据显得异常好看,才引发了投资人对马斯克的追崇和赞赏。
关键从追逐技术到追逐产能,特斯拉在马斯克的关注点转移背景之下,开始更像一家传统的汽车企业。而正因为这种符合市场期望的表现,才引发了越来越多投资人的追逐。
因此产能现在成了马斯克,唯一且必须关注的业绩重点。
跟国内几个造车新势力的企业,小鹏、蔚来、理想、威马等这些国内企业选择的是跟传统造车企业合作,利用传统造车企业的生产线代工生产自己品牌的汽车不同,特斯拉从一开始走的就是自己建立造车工厂、自己开发新的技术、自己来生产汽车的道路。



▲特斯拉上海工厂,来自官网
这其实是特斯拉汽车质量问题严重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毕竟传统汽车企业利用几十年时间积攒下来的质量管理体系,不是特斯拉几年时间就能解决的。
另外特斯拉质量问题频出,还有一个核心的因素。实际上,为了提升效率,同时也为了降低用户购买汽车之后对于保值的焦虑,特斯拉采用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 OTA 升级模式。
从基础上讲,特斯拉强化了行车电脑的功能。原本传统汽车会有很多的功能是由驾驶者自己判断汽车辅助进行操作的,但特斯拉将整个汽车做成了一个平台,行车电脑变成了一套操作系统,很多事项是由软件写好程序来操作的。



▲来自特斯拉经销商网站
它将传统汽车中很多需要司机人工去做选择的事项,全部交由电脑辅助进行人工智能操作,甚至在判断汽车出现问题的时候,完全由电脑的 AI 系统自动接手。
这样安排一方面是非常方便,毕竟一旦有了功能升级,用户可以通过远程的软件下载和替换,就可以实现已经出售的特斯拉汽车中的相关新功能。
这其实是特斯拉相较于传统汽车最具革命性的基础功能和差异化体现。
但另一方面,现在并不存在非常完美的人工智能,几乎所有的人工智能都是利用穷举法,通过人工进行数据标注,来教会系统来处理相关信息的。这意味着有可能出现 AI 系统无法控制或者不知道该采取什么行为的问题。而一旦这种问题出现,车主就会遇到一种非常混乱的驾乘体验,容易发生事故。
而特斯拉哪怕明知这套系统不完善还要坚持采用这样一个 OTA 管理模式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马斯克必须提升自己的生产速度,不可能因为某些功能研发的滞后耽误了车型的出厂。
在马斯克看来拥有这样一个软件平台的特斯拉,它其实是一个随时可以升级的个体,这样生产线就可以生产那些基础款式的特斯拉,加快产能的释放,从而提升销售的数据。而特斯拉知名的一些黑科技功能,可以通过日后汽车软件的升级来实现。
然而,一旦核心的软件出现问题,对于用户来说所带来的影响可能就是致命。
/ 省钱的需求 /
实际上特斯拉现在遇到的质量问题,是很多传统汽车厂商在建厂初期都经历过的。
毕竟汽车不光是最危险的交通工具,它的生产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不是从公开的供应链厂商购买到相关的产品,就能组装成一台合格汽车的。各种元件之间的配合和整个体系的优化,才是一家汽车厂商最核心竞争力的表现。
根据特斯拉的发展史,马斯克一般会把汽车外形做得非常酷炫,相关的附加功能做得非常有趣,例如自动驾驶、中控大屏、全车软件控制等等。
但其实他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汽车除了先进性还要保证安全。
毕竟,传统汽车厂商没有个几十次的碰撞和其他安全实验,就想把车型上市这几乎不可能。在很多传统汽车企业工程师看来,以特斯拉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厂商很多时候都是在冒险使用新技术,而并不是基于对于驾驶者的安全考虑来研发汽车。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林先生认为,特斯拉等造车新势力厂商差的不是钱,而是对于汽车安全的认同感。" 特斯拉可能觉得供应链上来的成熟产品组装起来其安全性一定高,但对于传统汽车公司来说,真正的安全是在汽车完整的装配之后才能进行测试的 "。
因此,对于驾乘安全的考虑,特斯拉等造车新势力厂商明显要弱于传统汽车厂商。" 据我所知,通用能建立一个 40 个房间的大型实验室,为的就是在中国测试新款通用汽车的各种方面安全性 ",林先生觉得这样是认真对待消费者的一种表现。
所以,行业媒体都觉得,那些不以驾驶者安全作为出发点来设计汽车的厂商,是有巨大问题和风险的。
毕竟,车是用来开的,而车如果出问题要付出的是生命的代价。
关键,这一段时间特斯拉面对质量问题的反馈非常强硬。他们一贯在推卸责任,认为根据统计数据来看,特斯拉的质量超过了一般的乘用车,这样可以保证所有车主遇到的问题都是小问题,甚至是由车主操作故障引发的,原因就在于 " 统计数据上特斯拉没有问题 "。
如果仅仅是靠统计数据,把出事故的汽车数量压到百分之几的份额,看似能提升了自己汽车的安全率,但对那些出事故的驾驶者来说,这样的情况遇到概率就是 100%。
然而,生产汽车不是模拟游戏。如果汽车一直带着安全隐患,那再好的驾乘体验都谈不上。但对特斯拉来说,解决这样的问题其实才是个大问题。
毕竟传统汽车厂商,在汽车安全领域已经投入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特斯拉刚刚才把自己的财报由亏损转为盈利,如果在这方面投入巨资,一定会影响整个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形象。
因此,当前特斯拉所有的安全都被承载在软件层面,所有的测试全都在计算机中模拟进行。
因为这样很省钱,但对于用户的安全性来说就不知道了。
而这样的特斯拉到底该不该上 315,也许每个用户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6-17 05: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