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灵动吗?
笑得自然吗?
这是在出道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她,21岁,扮演一个十几岁的少女。
戏外,是个游泳队员,没受过一天正经科班训练,可是已经能从一个笑容,一个动作,看出有好演员需要的自然放松。 再次出现在大荧幕上,已经知道用细节去处理表演↓
也能让人相信她演绎的人物↓
这是电影《黑眼睛》里的她,演一个盲女,凭借这部作品拿下当年大马士革国际电影节和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华表奖最佳女演员。
拿奖到手软,而距离上部出道作仅仅过去四年。 之后就是破圈,她的经典角色"小龙女"↓ 颜值
情绪在线↓
等到最近她出现,就变成了望女成凤的"英子妈"↓
演技,路人来评价↓
她,出道就拿下当年金鸡奖最佳女配角,之后更多时间就活跃在话剧舞台上。
可是一出手,就是贡献出至今还被奉为职场偶像的唐晶↓
一个客串角色也能再次拿下去年金鸡奖的最佳女配
她,24岁和当时演戏经验已经很丰富的潘虹老师对戏,丝毫不怯场
再见到她时,是独立电影里一个对母女关系绝望的女儿;
影片结尾她贡献出一段长达八分钟的独白, 用几乎看不出情绪的表情,刻意抑制愤怒的声音, 说尽这些年她与母亲的抗争 而她,出道作品就更早了。 是《贫民张大民幸福生活》里张大民的媳妇
这只是她的第二部作品,就拿下当年电视金鹰奖"观众最喜爱女主角"。
再出现,是韦一航的妈。 为了给儿子治病,两块停车费也能跟保安吵一架,可是碰到带着孩子乞讨的妇女,生气归生气,却还是因为"同为母亲"的身份连结,舍得把一天工资给出去。
是纠结又善良的姑妈,一边是"传统女性"的身份让她忍不住要求侄女也和自己一样养弟弟;但另一边她的善良却在希望安然不要走上自己老路。
以上的她们,出道演技就受到肯定,虽然几年才出来一次,可只要出手,表演是从业内到市场都给予肯定;
说她们是天赋 实力的优秀女演员,没问题吧。 可没想到的是,在她们演技引起热议的同时,也有人把注意力转到了演员个人身上。 有人把她们几年不出现在屏幕上归因于是为了家庭不得不放弃事业, 于是出现这样发帖
又把演话剧归到是为了孩子不得不做出的第二选择
附议
说她们之所以做出这种选择是因为思想"传统"(这里的传统橘理解的是类似男主外女主内)
#将近两千人同意
是意识老套
还把范围扩大,为每个人感到可惜
语境之下,家庭成为了她们事业上的绊脚石,话剧也和电视剧不对等,如果没有家庭和孩子,她们就能演更多电视剧,事业大概率能得到更大发展。
于是,家庭和事业是对立的,连话剧和电视剧都有了高低之分。 可是,真是这样吗? 当一个优秀女性选择成为母亲,就意味着和事业自动割席? 当一个女演员选择减少露面次数,就表明她这是为了家庭的自我牺牲? 橘不知道那个得到将近两千个人赞同的留言里说的"追看过陶虹几个采访"是怎么看的,至少在橘看过的有关她的采访中,她的结婚,怀孕到回归家庭,更多都是个人主观意愿的选择。 从出道时,梦想就是做家庭妇女↓
到拍《春光灿烂猪八戒》时和徐峥确认关系,两人的结婚仪式,是共同商量后决定合作话剧↓
(还不小心创造了中国话剧的历史)
孩子的出生,也是两人都期盼的结果,
更多的焦虑,是来自陶虹自己对年龄的恐慌。
家务,更不存在牺牲,因为有,阿,姨。
更不存在为了孩子去牺牲自己的生活;
作品减产,和女儿无关。
把女儿看做客人,总会离开,生活总会回归和老公的2人世界。
关于感情:
有主持人曾婉转问过她怎样消解感情中的焦虑;
她,不存在。
#因为姐永远有自信
因为相爱选择结婚,因为梦想成为家庭主妇。
就像成为一个好演员需要付出的是心力, 在实现一个多年就期望的家庭也必然会付出时间和精力, 可是,这是一种单方面不情愿的牺牲吗? 这不过是她作为独立个人的自由选择。 ———————————— 什么是爱?有千万种理解。 可一个基本共识,一段好的感情,应该是相互扶持的,彼此成就的;就像朱媛媛和辛柏青。 两人从大学同学发展成情侣,毕业后又成为同事。 #一起演话剧
(2001年《狂飙》辛柏青是男主,和他的"四个老婆")
(9年之后的《四世同堂》,辛柏青和秦海璐演一对,黄磊和朱媛媛戏里是夫妻)
恋爱时,他就能为了爱情,在拍戏间隙千里打飞的跑到剧组为女友洗衣服↓
(cr:妇女生活《辛柏青:女儿是我们婚姻的幸福密码》)
到结婚后朱媛媛怀孕,即使朱媛媛一再劝他独自去演戏,可考虑到老婆不舒服,他还是辞演了《潜伏》里的余则成。
(cr:朱媛媛口述《我家这北京大爷》)
到女儿出生后,辛柏青也会事无巨细参与女儿成长。
朱媛媛的几年只在电视剧里出现一次,更是因为性格原因,
"懒,欲望没那么高。" #还特意强调了孩子只是自己不拍戏的借口
相反,养育小孩的过程还有助于她更能体会"母亲"的角色。
俩人相恋将近30年至今依旧甜蜜↓
#2017年一家三口参加了《鲁豫的礼物》,女儿给他俩拍的照片
是夫妻也是同事,家庭上互相帮助事业上也彼此扶持;
老婆怀孕了,老公愿意牺牲部分事业回归家庭, 成为母亲后,本能催促朱媛媛愿意减产陪伴女儿。 无论是演戏or成为母亲,都是她的主动选择。 又怎么能理解成露面减少,是为了家庭的无奈之举呢? ———————————————————————— 类似的,袁泉。 陪伴孩子,只是自己曾有一个零瑕疵的幸福童年,也想让自己孩子拥有一次,有什么问题?
也非单方面的付出,夏雨参与的也不少↓
至于说她放弃事业,那只是在镜头前减产了。
怀孕都还在排话剧《简爱》,生完两个月就开始话剧《青蛇》的全国巡演。 #就这,退圈回归家庭了? 至于电视剧的减产,更多源于慢吞吞的个性, #回答问题前得先想想
#就算在唐晶最火的时候,也没考虑增加曝光
是相比数量,更在乎剧本和角色的质量。
——————————
最后再说说郝蕾。最近可能会较多在综艺上看见她, 可是往前,是能两年不拍戏去恋爱去结婚; 是能为了艺术展,跑到印度剃光头。
就连当妈,都是自己发微博突然公开的↓
作品上,这些年拍的电影,也相对小众。
#是独立导演们最爱用的女演员↓
#也在用实际行动支持女性导演的作品↓
(特别还是一部类似纪录片的独立电影)
这些年和娱乐圈始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状态。
可是,不能因为人拍的电影受众小,就说人减产了吧; 不能因为她比多数闪光灯下的艺人活得更自我,就武断地说她为了孩子回归家庭吧。 反倒是看过她采访后,会觉得无论是在结婚,怀孕,离婚以及在事业的选择上,她的每一步,都是思考之后对自己最大的满足。 成为母亲; 易立竞问:是不是孩子让她和周遭和解。 郝蕾:不,是自己先自我和解,才决定成为母亲。
(cr:易见《郝蕾:我的人生没有秘密》)
#私心推荐一下这一期她的采访,少见地能看到这么言之有物,直面问题,真诚表达的访谈(没收钱) 回应和李光洁的离婚; 并不回避当时在离婚拉锯战时的一地鸡毛,也坦诚对自己的伤害。 说经历过这次离婚及其之后发生的一系列舆论后的重新站立, "修复"太轻,更像"手术"。
对生活&事业的解读;
这两更像天平两边的砝码,是要尽力去维持平衡;而非只能二选一的取舍↓
至于一直不一味迎合主流市场;
是对如今大众对演员这个职业的理解,对当下市场,都产生了自己的质疑↓
所以其实人家只是在十年磨一剑,在自己路上坚持;
在不了解内情的人眼中,就成了为家庭孩子的自我牺牲? 我们从不否认女性的奉献,也要坚持争取女性权利。 可是应该怎样争取呢? 是靠着把家庭和事业对立,主流和小众互相谩骂,就能实现吗? 争取女权的目的是什么? 是要全职主妇和职场女性的互相看不起吗? 难道终极目的不是让每个女性都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吗? 一个对女性更宽容健康的社会, 是允许女性回归家庭,也能尊重她们在职场上搏杀; 因为她们每个人,都是自由的。 最后一句 分享一个小故事吧 男女平权是个漫长又艰难的过程 对普通女性来说 相比短时间去扭转一方的思想 更实际的做法是让自己迅速强大 "只要你牛X了,也就侧面提升女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