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30|回复: 0

2021 年,最大一个泡沫正在破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27 10: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1 年,可能最热门的一个词,是" 内卷化 "
啥是内卷呢?
这个词最早是讲中国晚清那种情况的,他们认为欧洲的工业革命一个原因是人工成本太高,因为人少嘛,所以就需要通过机械来代替人力,也有了持续改进机械的动力,有这种持续的动力,最终突破了农业社会,进入到了工业社会。
我国不一样,人多,过剩人口导致人力太过便宜,使得以节省人力为目的的技术变迁没法自发出现,也就一直被自我锁死在了低层次文明水平上。这也就是传说中的 " 李约瑟难题 " 的一个解释。
说这么多,估计你们该晕了吧。
好吧,还是讲人话吧,其实我觉得,内卷,本质上就是在低产出限定条件下,不惜一切的疯狂投入 + 精益求精。
比如,一亩土地一个人种,产出在 900 斤左右,到了 900 斤,差不多是边际产出的最大化。
这个时候,如果你觉得这 900 斤还不够,非要让 100 个人去扎堆种,把各种化肥农药死命的去撒,用上各种机械高科技,结果撑死了,也就是产出在 1000 斤左右。
多投入了 99 人和一大堆化肥农药,结果增加了 100 斤的产出,这很浪费吧?
当然啦,这简直就是得不偿失!
那么,如果有人想让 10000 人去扎堆种一亩土地呢,然后产量增加到 1050 斤呢?
我估计,你这时候会忍不住问候他母亲:Are you ok?
说种地的事,大家都喜闻乐见,可是,你知道吗,今天最大的内卷,其实不是种地,而是另一件大家都在做的事:鸡娃!
鸡娃,简单来说就是从小接受家长打的鸡血,上各种花里胡哨的早教课、培训班、兴趣班、艺术班成长起来的孩子。



1 岁:一开口说话,就开始中英双语教学;
3 岁:能自己看英文绘本,背 100 首古诗;
4 岁:开始学乐理、钢琴、画画;
5 岁:奥数学习、思维训练,能做两位数加减法;
6 岁:上区里最好的小学,奥数进入创新班,女孩学第二乐器,男孩练一项球类运动;
7 岁:钢琴过 8 级,英语过 KET;
8 岁:看完《西游记》和《论语》原著,绘画拿全国奖
9 岁:钢琴过 10 级,第二乐器过 7 级,古诗词和古文背诵到初三水平,球类运动进入区队或者拿到市级比赛名次;
10 岁:奥数比赛一等奖,英语拿到 PET 证书。
天啊,想想自己两三岁的时候还是一个满地打滚的孩子,而现在的孩子却已经辗转各个班 " 学习知识 " 了。
更可怕的是,仅仅形容孩子 " 鸡娃 " 就完事了吗?不查不知道,一查直接好家伙,这同门师兄弟词汇还真不少。



好么,这内卷卷半天卷到孩子身上来了,小小孩子,从高山流水到鸡兔同笼,从华数课到英语角,从钢琴八级到古筝 N 级,总之每天都拼命跑班。
但像这样,大家都努力到极致、累的要死,然而除了把竞争弄得更加激烈化,把孩子们卷成了卷心菜,又有谁从中获益?
没有赢家,其实大家都输了!
因为,当大家都一起挥刀自宫,就等于世界上,再也没有自宫这个概念了。
好在,为了不让焦虑的家长们,把自家娃推进万劫不复的深渊,国家已经出手了。
4 月 27 日,我刚起床,就看到了这样一条消息:
学而思网校、猿辅导、高途课堂等在线教育机构全面下架了针对学前儿童的课程。一些机构正在向此前已报名用户退费。
原因是最近国家再次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前儿童违规进行培训。
我真的去学而思、猿辅导、高途课堂等网校看了一下,还真是,课程选择页面已没有学前入口。



这已经是课外教育培训机构在过去一周里,面临的第三个利空。
第一个利空发生在4 月 23 日,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近期检查学科类校外线上培训机构发现问题的通报》,一批学科类校外线上培训机构因招生收费、广告宣传、课程师资等内容被点名。具体如下:



4 月 25 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对 " 跟谁学 " 等四家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价格违法行为作出顶格罚款处罚(见下图):



最终,上述 4 家校外教育培训机构,都被顶格罚款了 50 万元。
看似罚酒三杯,其实敲山震虎,意思很明白:
别再助纣为虐、贩卖焦虑了,那么小的小孩,正是好好玩、自由探索世界的时候,一天到晚上各种补习班,一年到头不休息地学习,干嘛呢?



当然,现在还只是针对学前教育,但估计,对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的治理整顿,也不会来得太晚。
看吧,2021 年,第一个泡沫开始破裂了。



上图是在美国上市的 " 跟谁学 " 的周线图,该股最高曾见 149 美元,现在大约为 31 美元左右,暴跌 70% 都不止。
有人或许会问: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管住课外教育培训机构,就能够管住这种疯狂的鸡娃吗?
说实话,我并没有太大信心,因为,在中国,这种疯狂的内卷式 " 鸡娃 ",折射的是一个阶层的集体焦虑。
电视剧《小别离》这张图很能说明这些家长的心态:



调查显示,今天中国的 " 鸡娃 " 主力军是一群新中产阶级父母。他们生活在一二线城市,普遍高知、高收入,家庭年收入在 100 万以上,资产水平超 1000 万,但很少过亿。最大的担心就是阶层下滑,教育投入是他们保护自己阶层地位最熟悉的路径。
在这些父母脑海世界里,成千上万的中国育儿家庭都处在一个浩大的黑暗森林中。明明谁都看不见谁,却总有人在臆测其他家庭正在暗自蓄力,正在昼夜不息地疯狂冲刺,把他们甩得越来越远。
再加上冷不丁的网上就蹦出几个简历逆天的天才儿童,这种臆测就似乎变成了现实,使得他们不断卷进焦虑旋涡中,形成了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
说到底,其实鸡娃这件事,本质上是父母,在孩子身上投射了自己的焦虑,拼命报班、超前学习,对孩子未必有多少好处,它只不过是抚慰了父母被焦虑灼伤的灵魂,还有一点隐秘的虚荣心。
但鸡娃的结果,往往是一场悲剧。
看看比我们先走一步的韩国吧,在地狱般的鸡娃模式里,他们结出了什么果实!
前段时间,韩国就出了一部鸡娃题材的电视剧,一时大热,万人空巷,豆瓣评分稳定在 8.8 分。



这部现象级韩剧就是《天空之城》。
天空之城,是韩国首屈一指的三个大学,首字母合起来为 SKY。
首尔大学「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高丽大学「Korea University」;
延世大学「Yonsei University」;
剧情主线其实很简单,主要就是讲四户中产父母,为了维持家族阶层不下沉,而费尽力气将子女们送进韩国最高学府的故事。
为了孩子能够考上好大学,他们必须聘请到最牛的老师,来做孩子的 " 私人升学指导顾问 "。
指导顾问不仅能包办孩子简历上所有实践活动,甚至为了保证孩子良好的在校成绩,每一次期末期中考试的考题都能想办法预测出来。



不仅如此,指导顾问连考生房间的摆设都要全权负责。
比如书桌不能背靠大门。



为了营造紧张感,房间内还要放学校的课桌。



台灯的灯光也有讲究。



任何一点耗费考生精力的东西,在考生家里都是不允许存在的。



要是这些都无法让孩子集中精力怎么办?
那就进 " 衣柜 " 里学。



以上,就是英才妈妈让孩子走过的路。经过三年,英才终于实现了父母的期望,考入医科大。
然而在这时,外人眼中的 " 人生赢家 " 英才妈妈却在一个雪夜饮弹自尽。
一声枪响,打碎了这家人表面的花团锦簇。
英才妈妈被儿子突如其来的叛逆逼疯了。
向来乖顺的英才在考上大学后,借口旅行和保姆私奔、并声称要和父母断绝关系,放弃入学。
在英才留下的日记中,全部都是对于父母的怨恨和控诉,甚至多次提到想要自杀,认为自己只是他们炫耀的 " 玩偶 "。



因为没考好,还被父亲拿枪逼着学习,成绩下滑了就直接被骂 " 去死 "。



在和妈妈对峙时,英才直白的说出:" 作为你的孩子活着就是地狱 "。



十几年的 " 精英教育 " 早就把英才逼疯,努力学习只是为了报复自己的父母。



" 这么对我,不就是为了让我上大学吗,我就把你们想要的都毁掉。"
几乎小半辈子都在围着儿子转的英才妈妈,听到儿子对自己满盘打算的真心话时,骤然崩溃。
失去了人生的支撑,本就有心理疾病的英才妈妈,选择自杀。
和电视剧反映出来的一模一样,现实中的韩国孩子们考大学,简直就是一场残酷的战争,而被鸡的孩子,也长期压抑出了叛逆与恨意。
学区房、补习班、熬夜学,头悬梁,锥刺股,但就算把孩子逼到死,也只有 2% 的人能进入天空之城!



结果呢?
在地狱高丽的生活模式中,韩国人的自杀率一直居高不下,在过去的 13 年中,除一年以外,韩国自杀率一直在经合组织中排名第一。
同时,面对高房价、高物价、就业难、低工资等社会问题,一部分韩国年轻人逐渐放弃了恋爱、结婚、生子。
0.9% 的生育率,全球最低,100 年后的韩国人只有 2000 万,韩国财阀的地产根本就没人要了,慌不慌?
韩国人开始以低生育率对抗内卷。
「我不玩了」,这一招天下无敌。
中国现在的鸡娃模式才刚刚开始,如果我们不赶紧刹车,不排除类似隐患,可能会在 30 年后集中爆发。
所以,看着可怜的娃们,诚恳的建议爱自己孩子的家长,别再鸡了。
且不说好大学对人生影响往往微乎及微,能否走到高层次和起步更没有直接关系,就说过度鸡娃,必然导致抑郁症,空心病,对人生无欲,会大规模爆发。
是的,你没看错:随大流和从众,只会把你和你的娃带进痛苦的深渊里。
付出精神抑郁,人格缺失的代价,后半生沉沦的代价,去换取对人生影响微乎及微的好大学,你觉得这一切,真的值得吗?
一个人在不同的高度,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你先看见草地,接着看见山丘,然后看见山丘后的河流,再飞高,远方的高山背后,可能是沙漠或大海。
如果你愿意跳出来,你可以看到,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到来,鸡娃的功能,其实是被望子成龙的父母们,过分高估了!
现代教育的起源,是 17 世纪的德国,其教育是为大机器工业服务的,现在鸡娃的模式,其实就是这一套,目的在于培养整齐划一的劳工。学生的个性和成长路线被框定起来成长,然后成为 " 人才 "。
然而,智能时代,可以确定不需要太多流水线上的工人和中层白领;未来教育应该是探索而不是应试。未来教育最重要的是艺术的感觉、充沛的情感、科学的思想。
未来三十年是最佳的超车时代,如果我们继续以前的鸡娃模式,不是去唤醒孩子们心中的内驱力,不是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想象力和持之以恒的耐力,而是一味逼他们搞记、背、算这些东西,我可以保证:这种孩子不会适应未来的世界。
进一步说,如果你愿意跳出来,你可以看到,作为父母,其实我们看到的也许是真相,也许是幻象,我们的焦虑,一定意义上,也是失真的。
人类的大脑,总是趋向于放大危险,而世界本身并没有像我们大脑呈现的那样危机四伏,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时的考分,并不会决定他的一生。
望子成龙,往往只是我们焦虑情绪的投射,其实,如果真要让孩子人生幸福、人格健全,我们更应该做的,是身体力行,去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去舒展自己,释放自我,获得幸福。
毕竟,教育的目的不是填充杂七杂八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唤醒一个灵魂。
请记住,一个人的一生是漫长的,只有让他自发自愿的在人生之路上奔跑,只有让他拥有综合的个人品质,明确的人生目标,才能像大江大河,遇到阻挡,也会绕路,但却始终奔向大海的方向,不断自我革命,思维迭代,一直成长。
很多人也许听过一个故事:在一趟航班上,有个妈妈给飞机上每个人发了一份小礼物,里面装了耳塞和糖果,还写了一段话:
" 我是来自宁波的 Wendy,我刚刚一岁半 … 独自带我的妈妈担心我的哭闹会打扰到您,这里有耳塞和小糖果,希望能减轻你的困扰 ……
然而,宝宝全程却很乖,完全没有哭闹。
这样的家庭教育,就算请十个培训机构来鸡娃,也是换不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27 08: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