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77|回复: 0

“妈妈,我希望你不必做超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9 09: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韩剧《请回答 1988》中说道:" 听说神没法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
是啊,在孩子们的 " 国度 " 里,妈妈永远是比神明更万能的存在:她听见你每一次的呼唤,是永远不会离线的后盾;她体力超强,可以在你入睡后上床,在你睁眼前起床;即使你长大成人、离她远去,她仍会以自己的方式在远方守护着你。



毕竟这个世界,只有妈妈和你共享过同一个心跳。
如果说神明还在等待着人类的回敬,母亲们则鲜少用世俗意义的 " 等价交换原则 " 去期待孩子。正如学者刘瑜在给女儿的信中写道,成为母亲,只是妈妈们的一种选择,甚至谈不上 " 伟大 ";相反,是孩子让她知道,做母亲,意为着一个人 " 能够放下所有戒备去信马由缰地爱 ",这也是一种自由。
然而,当 " 教育内卷 " 成为全社会热议的话题,爱,这个更重要的亲子议题却逐渐跌出了大众的视野。在热播剧《小舍得》中,母爱的表现形式变得单一," 超人 " 母亲同时也沦为了孩子的控制者," 爱拼才会赢 " 成了人生旅途中的唯一信仰。



也不是所有妈妈,都是田雨岚。/《小舍得》
而这,并不是所有妈妈们的故事。
母亲节来临之前,我们采访了 3 位妈妈,听了听她们和孩子共同成长的故事,以及多元化的 " 爱的教育 "。我们看到——在人生道路上,幸福更需要另辟蹊径。
借由孩子,我自己也成长了一遍
—— " 丁小点 " 系列漫画作家丁一晨



" 老师,我的梦想是成为丁一晨!" 当女儿诺诺被幼儿园老师问及人生理想的时候,女儿如此回答。
2014 年,漫画 " 丁小点 " 的作者丁一晨成为母亲。作为最早的网红漫画家之一,丁一晨隔三差五就会出现在微博热搜,上百万网友在线等待她的漫画更新。然而,在事业巅峰期," 母亲 " 这个身份横冲直撞地进入了她的生命。
为了不影响新书签售会的进程,哺乳期的一晨带着女儿在全国飞行。签售会上,她每隔两小时就要去一次洗手间,给女儿喂奶,然后强忍着胸部的胀痛,把积极乐观的状态呈现给广大粉丝。因为在丁小点的漫画宇宙里,丁小点就是一个敏感、纯粹,但又大大咧咧的正能量女孩。
在漫画中,一晨自称 " 淘气堡不失眠达人 ",因为孩子,她需要 24 小时随时待命,每 20 分钟给孩子测一次体温、半夜起来给孩子喂奶,睡眠成了永远填不满的 " 高级欲望 "。一夜之间,那个爱跟爸爸撒娇、童言无忌、爱吃贪玩的丁小点化身一个全能女超人,去照顾另外一个刚刚降临的生命。
如果不是成为母亲,一个人很难在生活里同时体验两个人的生命。一晨总是想起网络上的那句话—— " 借由一个孩子,我们将童年重演一遍,然后拾起被遗忘的幸福。"
于是,在成为母亲以后," 童真感 " 在她的漫画中愈发强烈了,那是和女儿共同成长过程中,诺诺给她带来的启发。
吃星形膨化零食的时候,诺诺大喊 " 这是天上掉下来的粉色流星呀 ";居家隔离期间,诺诺会趴在窗户上看楼下花坛里的花花草草,问妈妈什么时候可以去 " 夸夸 " 那些无人欣赏但却在春天里准时绽放的小花;她还会把太奶奶身上的老人味形容为 " 仙气 " —— " 正是因为这样的仙气,太奶奶才可以活到 100 岁!"
一晨一直坚持 " 快乐教育法 ",更希望让孩子拥有 " 看见 " 生活的眼睛。春天来了,一晨带着诺诺逛菜市场,嫩得出水的香椿芽、勾魂的大草莓,都能激起她们俩对生活的热情。
小径分岔处,才会隐藏着另外一种未来。
比如,女儿会以奇思妙想的脑回路 " 对抗 " 学校的标准答案。她不满 "100 里有 100 个 1" 的答案,她认为 "100 里只有一个 1,因为其它两个是 0 啊 ";她质疑数学应用题中的 "1.5 只羊 "," 这 0.5 只羊到底是羊头的那半呢,还是羊屁股那半呢?" 孩子的天真更像脑筋急转弯的答案一样,往往不是单纯的标准答案。一晨也会耐心去引导孩子,数学的加减法有时候也是另一种答案。
看着身边的人在教育孩子上付出的努力,一晨难免有时候也会怀疑自己的教育方式。当一晨因为诺诺日常考试的分数 " 质疑 " 时,诺诺还会安慰一晨," 妈妈我今天比昨天进步了一点点,我只要保持每天进步我自己就满意了。" 孩子的乐观心态也让一晨松了一口气。
诺诺也有自己的目标,她长大后想成为丁一晨。在诺诺心里,妈妈有多厉害呢?她曾经吹牛给其他小朋友说,天上的星星月亮、地上的草木,都是妈妈画的。
但是 " 造物主 " 妈妈也一定很累。有一天,诺诺对一晨说 " 妈妈,你们大人也太可怜了,不能哭。这样吧,你在外面可以做大人,但是在我这里,你也可以做小孩啊。" 诺诺总是会给一晨的生活带来这样的小惊喜,这些惊喜也全部化成了光照亮了一晨的日常。
养孩子和创业很像
都是一种苦尽甘来
——无用享乐香氛美妆品牌创始人郑林晚


" 养孩子和创业很像,都要经历身体、精神上的双重磨难,然后收获、结果。"
作为时尚领域最能 " 折腾 " 的媒体人之一,郑林晚一直尝试在不同的道路上探寻可能。成为母亲,没有让她的野心停下脚步。
2017 年,林晚创立了国潮香氛美妆品牌无用享乐。怀孕期间,林晚做足了功课,饮食、运动、胎儿早教,哪怕在闭上眼睛的时候,林晚也在想象未来宝宝的模样。
直到儿子蛋蛋出生以后,林晚才发现,怀孕只是 " 成为母亲 " 当中特别微小的一部分。做妈妈的头 3 年,林晚从未有过一个完整的睡眠,休息时间被无限分割,变得七零八碎。
一边创业,一边带娃,极其考验一个人的时间管理能力。林晚需要在送完孩子、上班前的空隙练瑜伽,在喝下午茶的时候谈合作,所有的工作都需要压缩到孩子回家之前完成。只有这样,她才能换取陪伴孩子的时间。
中秋节的时候,蛋蛋问,为什么月亮会有阴晴圆缺?林晚温习了一遍中学时代的地理知识,然后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给孩子讲述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是如何随月球绕地球的运行而变化的。蛋蛋听得两眼出神,隔日就给小朋友们讲述关于月亮的 " 奥秘 "。
同龄的孩子在比拼谁认的字多、谁记的英语单词多,蛋蛋却忙着在课外时间收集有关飞船和宇宙的知识。
对于林晚来说,万事万物的内在逻辑、宇宙的运行定律,远比整齐划一的答案本身有价值的多。相比起要求孩子做千篇一律的卷子,林晚更希望让孩子探索自己的好奇心、学会学习。
这是因为创业多年,林晚发现,人的成长不是一个单一的循环,不是在考试竞争中 " 压倒同伴 ",然后 " 拿到顶级 offer",学习的自驱力、方法论,以及一个人的韧性,才是让一个人能够持续成长的品质。
学会 " 学习的方法论 ",才是终身学习者的必备技能。林晚说:" 真实的生活,一定永远是和失败为伍的。你要随时准备被生活摁在地上摩擦,摩擦完了你还得站起来。"
如今,一逢节假日,林晚就会带着儿子 " 跋山涉水 ",去练习他的耐力。
在林晚精心去培养孩子的同时,孩子也给林晚带来了不少的助益。与孩子共度的时光里,林晚也学会了如何表达爱。儿子每天的 " 花式表白 "" 放低姿态主动认错 ",让职场上的 " 钢铁女强人 " 看到了另一种人与人沟通的方式。
儿子会搜罗出家里的盘子、刀叉,点上妈妈创业品牌的香薰蜡烛,为母亲制作 " 烛光晚餐 "。尽管儿子只有 7 岁,但他已经开始建立自己的生活审美、学会发现美。
有一天,林晚送儿子上学,路上,儿子突然问:" 妈妈,你可以用左手牵着我吗?" 林晚问:" 为什么呀?" 儿子说:" 因为在这样,我就可以离你心脏近一点了。"
这句话让她想起大学毕业时一首大热的情歌——杨丞琳的《左边》。但她知道,蛋蛋并没有听过这首歌。
孩子跑的太快,难免会让家长担心被 " 落 " 下。
如今,林晚仍在不断的探索好的亲子关系,在陪伴儿子成长的过程中,自己也在不断充盈,这样才能在未来的路上互相补给能量。
妈妈的经验,也会过时
——健康博主、科普作家徐蕴芸



" 女儿 50 天大的时候,她就开始跟我出国了。" 因为工作原因,徐蕴芸常常在世界各地辗转。如今,她的两个孩子都有着超出同龄人的独立自理能力。
晚饭过后,蕴芸和丈夫拿出电脑,开始办公,9 岁的哥哥就会和 7 岁的妹妹一起写作业、看书。朋友做客的时候,总要惊叹:" 你家的学习氛围也太好了!"
蕴芸是典型的学霸妈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本硕博连读的她,在学习这件事上从来没觉得 " 费劲 "。一路都在 "TOP 人生 " 的光环下,却在育儿过程中体会了 " 挫败感 "。
" 首先是个人自由度的下降。" 两个孩子的降临,让蕴芸的个人时间、空间受到了层层瓜分。在迪士尼乐园,蕴芸路过她朝思暮想的过山车——创极速光轮,但因为女儿的身高不够,蕴芸只能 " 忍痛割爱 "。
理论和现实的脱节也曾让她感到挫败。蕴芸修过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儿童心理学,奈何,理论的归理论,现实的归现实。当她按照书中的方法照做以后,实际结果却常是另一个样子—— " 书就是给自己看的。"
蕴芸不想做 " 为娃牺牲全部 " 的那种母亲。从北京协和医院的妇产科医生,到《时尚健康》杂志的编辑,再到拥有百万粉丝的健康博主、科学松鼠会成员,至今,她还有很多想要尝试的事情。
因此,她着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在大儿子三岁时,她就在客厅里贴上了一张公告:"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所以,在她的家庭教育中,没有 " 替 " 这个字眼。
2018 年春节,蕴芸带着两个孩子去澳大利亚度假。回北京的飞机上,蕴芸因为旅途劳累,睡了一路。为了不打扰熟睡中的妈妈,6 岁的儿子和 4 岁的女儿相互照顾,一路上 11 个小时,两个小家伙能够独立点餐、上厕所、看动画片。
虽然身处精英辈出的父母圈,蕴芸并没有强烈的愿望让自己的孩子复制自己所谓的 "TOP 人生 "。身为毕业于医学专业的健康博主,她最大的希冀是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发掘自己的天性。
她时刻关注着社会的动态发展,也深知 " 经验的不可靠性 "。她告诉孩子,妈妈的经验也许今天有用,20 年以后可就不好说了。所以,在她看来,随大流的人生未必是快乐的,做出自己的独立选择最重要。
虽说教育中的挫败感难以避免,但她从孩子们身上看到了生而为人最纯真的品质——爱与良善。两个孩子从家里搬出各自心爱的玩具、图书,不计 " 成本 ",捐给学校的义卖会;女儿会在母亲出差的时候,在她的行李箱里塞上陪伴自己睡觉的小恐龙,以此代替自己来陪伴妈妈;就连把玩具送人之前,两个孩子也要跟玩具们挨个道谢—— " 谢谢你的陪伴,现在你要去结交新的朋友了 "。
蕴芸很享受和孩子们共同成长的过程。比如 30 多岁的她,和女儿一起学滑轮、参加比赛,拥抱生命中她从未体验的事物。她拒绝成为所谓的 " 鸡娃妈妈 ",蕴芸开玩笑,她早已认清现实—— " 养儿不防老,防晒才防老 "。
好的亲子关系
是相互陪伴、相互成长
无数妈妈表示过,看着孩子成长,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但孩子成长过程中也有很多时刻让家长力不从心。
在近期热播的电视剧《小舍得》中,佟大为饰演的父亲夏君山因为辅导女儿作业而大发雷霆,以至于把女儿欢欢吓得边哭边吐。很快," 欢欢哭吐了 " 登上微博热搜,不仅引发了广大家长对作业辅导的焦虑,也让不少网友想起 " 因做作业而被父母痛斥 " 的童年阴影。



家长在进行作业辅导时,应学会心平气和地与孩子沟通,咆哮式教育则会适得其反。/《小舍得》
根据《中国中小学写作业压力报告》的数据,有 75.79% 的家庭因为陪写作业发生过亲子矛盾。作业辅导已经成为让家庭关系 " 鸡飞狗跳 " 的主要矛盾。
作业辅导问题,也曾让 3 位妈妈和孩子们发生过不少摩擦。
一晨的女儿诺诺上小学一年级以后,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觉得自己的日子 " 从天上掉到了地上 ",起床以后,再也不能撒欢玩耍了。当周遭的小朋友们在学习的赛道上疯狂前进,诺诺却对总是想要 " 溜达到马路牙子看看小花小草 "。
自我定位为 " 佛系逗比妈妈 " 的一晨,在日常生活里和女儿形同姐妹,但一遇到作业辅导,她也难免会对可爱的女儿大动干戈—— " 你看什么看?我脸上有字吗?"
以往听到女儿说 " 妈妈,我不懂 " 的时候,一晨总是会有些着急,辅导作业的方式有时候女儿也会委屈的掉眼泪,这个时候还不忘安慰妈妈,自己马上就学会了。如今女儿会去找大力智能作业灯帮忙,母女俩的 " 作业难题 " 变少了。
在 " 作业 " 之余,一晨会跟女儿一起度过纯粹的亲子时光,比如花一小时一起做个手工作品、一起画一幅画……
创业妈妈林晚也表示,辅导作业常常会把她 " 气得心梗 ",从善解人意到 " 河东狮吼 ",中间可能只隔着一本薄薄的作业。
" 大力智能作业灯会帮助孩子读题,讲解孩子不认识的汉字、单词,但它不会直接告诉孩子答案、不会培养惰性思维。" 林晚说。在大力智能作业灯的 APP 上规划作业挑战,还可以鼓励孩子自主完成作业,让学习更具趣味性,从而提升孩子的学习自驱力。



教育孩子,唯一的方法是把他们的情绪调节到快乐、自信、专注,然后开始学习。/ 图虫创意
对强调学习方法的林晚来说,大力智能作业灯有助于帮助儿子成为一个会学习、爱学习的 " 终身学习者 ",这也正是她一直以来最大的教育目标。
就连精通儿童心理学的 " 学霸妈妈 " 蕴芸,也在采访中吐槽,一些非常基础但又琐碎的作业辅导任务,让她一度抓狂。
" 中英文听写、口算题检查……这种耗时耗力但又缺少技术含量的辅导任务,我都会交给大力智能作业灯去完成。" 蕴芸则在大力智能作业灯的帮助下,避免了不少琐碎的作业辅导,从而把自己的时间花在更多的高质量亲子互动上。
但在所有功能里,最让蕴芸惊喜的是 " 坐姿提醒功能 "。她说,在这个小学生 " 集体驼背 "、喜欢 " 葛优躺 " 的时代里,脊柱发育问题成为儿童成长的 " 新杀手 ",而大力智能作业灯的坐姿提醒,让她省去很多唠叨。孩子们也不会因为妈妈的唠叨而不耐烦了。
大力智能作业灯的出现,帮妈妈们解决了不少这些亲子关系中的 " 作业辅导难题 "。



最好的亲子关系就是共同成长。/《小欢喜》
一盏小小的台灯,不仅是家庭教育中的 " 超级帮手 ",也可以成为亲子关系的缓冲带——在因为 " 火 " 字笔画等这样的教学认知 " 家长 " 和 " 孩子 " 双方有争执的情况下,大力智能作业灯也会成为公正的裁判,为双方带来更合理的解决方式。
有人说," 中国式妈妈 " 是全世界最全能的妈妈,也是 " 控制欲 " 最强的妈妈。相伴随的 " 耗竭式育儿 ",不仅让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不堪重负,就连母亲自己,最后也时常因为 " 一无所有 ",只能拿出 " 苦情 " 作为筹码与孩子较量。
然而,好的亲子关系,不是母亲单方面的自我牺牲。而是妈妈在照亮孩子的同时,也经由孩子看见自我、与孩子共同成长。很多亲子瞬间,也照亮了每一位妈妈。
只有当母子双方都保有各自的空间,妈妈与孩子才能激发彼此的天性和创造力;只有让孩子发现自己的天性,孩子才能在成长过程中看到更多的可能。
毕竟,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是 "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
这个母亲节,大力智能从真实的用户故事里,探寻了很多弥足珍贵的瞬间,愿将孩子们 # 照亮妈妈的一句话 #,传递给更多妈妈,照亮更多家庭。
该视频由大力用户真实故事改编
也祝每一位妈妈,母亲节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6-11 05: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