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5 月 22 日,美国前军事分析师丹尼尔 • 埃尔斯伯格(Daniel Ellsberg)向美国《纽约时报》披露了一份五角大楼机密文件。这份撰写于 1966 年的美军研究报告显示,在 1958 年 8 月 23 日炮击金门战役开始后,美国军方高层曾考虑过对中国大陆发动 " 核打击 "。 报道援引文件内容称,美军为了帮助台湾国民党当局所谓 " 保卫台湾 "、阻止解放军可能发动的 " 攻台行动 ",曾主张不顾苏联介入的风险抢先使用核武器攻击中国大陆的空军基地。 此外,美军当时甚至还考虑过,在局势进一步升级的情况下对中国大陆发动更深入、更大规模的核打击。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披露这份文件的埃尔斯伯格曾在美国知名智库兰德公司担任军事分析师。1971 年,他曾向美媒公开过美国国防部涉及越南战争的 " 五角大楼文件 "(the Penagon Papers),并因此被指控违反《反间谍法》,但相关指控于 1973 年被驳回。埃尔斯伯格称,他当时一并复制了这份涉及中美军事对峙的机密报告,但一直没有公开。 根据这份机密文件的内容,在 1958 年炮击金门开始两天后(8 月 25 日),时任美国空军太平洋司令部指挥官劳伦斯 • 库特(Laurence Kuter)就向美国政府要求核武器授权。他认为,如果局势升级,在美军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情况下,美国空军以常规武器手段 " 协防台湾离岛 " 的计划缺乏胜算。 库特对一项用核武器抢先攻击中国大陆空军基地的计划表示了支持。他宣称,这项攻击计划把打击目标限定在空军基地,相比之下 " 较为克制 ",也更容易获得美国政府官员的支持。
埃尔斯伯格公布的五角大楼文件截图(下同)
该计划最后得到了时任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内森 • 特文宁(Nathan Twining)的支持。他表态称,如果解放军真的发起大规模攻台行动,美军应首先对中国大陆空军基地发动核打击,以阻止解放军实施 " 成功的空中封锁行动 "。 特文宁甚至还提出了对中国大陆进行更广泛核打击的疯狂计划。文件显示,特文宁当时强调,如果对空军基地投放核武仍无法阻止解放军攻台,那么美国将 " 别无选择,只能对中国大陆进行更深入的核打击,范围最北边可至上海。" 这些动用核武器的方案很快在当时的美国政府中引发了争议,有部分美国政府官员担心,如果美军对中国大陆发动核打击,苏联有可能会支持大陆并采取相应的 " 报复性核打击 "。但美军高层则普遍认为,比起解放军成功攻克台湾岛及周边岛屿的结果,美国宁可接受苏联发动报复的风险。 特文宁就宣称,美军首先发动核打击 " 几乎必然导致涉及台湾地区的核报复,也可能危及美军驻扎的冲绳 ",但若美国想要 " 保住台湾 ",这就是 " 必须要接受的后果 "。
尽管这些 " 先发制人 " 的主意最终被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否决,转而使用常规武器干涉台海局势,但美军并未放弃对中国大陆实施核打击的图谋。报道称,美国高层官员当时还是一致同意,如果中国大陆采取进一步的攻台行动,为避免类似朝鲜战争的 " 旷日持久的常规冲突 ",美军还是可能发动核打击。
美国早先解密的部分文件显示,美国战略空军指挥部当时曾通知下属机构,一旦冲突升级,5 架轰炸机将准备使用 1 万吨到 1.5 万吨战术原子弹空袭厦门的机场。《纽约时报》指出,埃尔斯伯格此次披露的信息表明,炮击金门期间美军考虑过的核战争计划规模,实际上远比先前解密的要更大、更危险。 美国耶鲁大学研究冷战和中国问题的历史学家奥德 • 威斯塔德(Odd Westad)表示,这些机密文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认为,这证实了在 1958 年的炮击金门战役期间,美国离动用核武器的距离比外界预想的要近得多。 时至今日,美国依然没有放弃渲染台湾问题、插手中国内政的图谋。5 月 18 日,美国 " 威尔伯 " 号驱逐舰穿过台湾海峡,还非法闯入中国西沙领海。这已是拜登政府上台以来,美舰 4 个月内第 5 次穿航台湾海峡。 不过当今中国的军事力量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64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少数国家的核垄断,开始发展中国的核武器。而自拥有核武器的第一天起,中国政府也已郑重承诺,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对于美国频繁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的行为,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 5 月 20 日表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美国军舰频繁穿航台湾海峡,炫耀武力、制造危机,向 " 台独 " 分裂势力发出错误信号,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危险行为,无异于 " 玩火 "。 谭克非强调,我们要求美方认清形势、停止挑衅,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多做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的事,不要为中美两国两军关系制造障碍和麻烦。中国军队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应对一切威胁挑衅,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