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伊始,一列满载着机械配件、家具、机电等货物的中欧班列,在天津新港海关办理完通关手续后,从中铁天津集装箱中心站缓缓驶出。该班列将经内蒙古二连浩特口岸出境,驶向最终目的地——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
中蒙俄经济走廊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则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对拥有区位优势的天津口岸而言,这既是发展机遇,也对口岸整体营商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天津新港海关与天津市商务委员会、天津港集团、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动配合,打通国际运输通道,创新“无纸申报+自动核放”“疏港分流+分散仓储”通关模式,开辟作业场站、增加运力,提升疏运相关货物的铁路效能达50%。同时,加快办理延期审批,优化删改单流程,2021年已累计为外贸企业节省相关费用约2000余万元,助力中蒙俄贸易通道强起来、快起来。
天津新港海关立足区位优势,紧抓跨区域协同发展重要机遇,发挥海铁联运功能作用,全力支持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将“船边直提”改革大范围推广运用至天津口岸的海铁联运货物,使货物自卸船至运达铁路堆场时间压缩至3小时以内,实现集装箱卸船到铁路场站的“零”延时。2021年运用“船边直提”模式的海铁联运货物批次及集装箱量较2020年分别增长41%和53%。加快推进“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建设, 深化与呼和浩特、满洲里等边境口岸海关的关际协作,促进中欧班列贸易便利水平持续提升。创新搭建“海关政策直播间”,对涉及中欧班列、海铁联运等海关政策进行直播解读,吸引并帮助更多企业搭乘中欧班列走出国门,2021年已累计开展直播十余场,解答企业问题100余条,收获点赞5万余条。
据统计,2021年全年,天津口岸共发运中欧班列497列、中欧班列货物共计53132标箱,同比分别增长25.5%和24.4%。
这一切离不开于2021年9月1日施行的《条例》的制定实施,对推进天津市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建设,加快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陆海双向开放,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发展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条例》共七章47条,主要内容包括总则、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创新发展、安全绿色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建设、航运营商环境建设等。
市人大常委会财经预算工委综合处处长郭霞介绍,按照《条例》规定,天津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工作的领导和组织推动,天津市设立的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协调推进航运枢纽建设有关工作,相关区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航运枢纽建设工作。
《条例》明确了天津市人民政府将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天津市有关部门根据国家部署,编制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实施方案,依法做好天津港总体规划修订工作,并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为港口发展预留空间。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从提升港口综合通过能力、完善道路与铁路通道、推进港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
《条例》还鼓励建设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推进智慧化经营管理平台和港口数据信息枢纽建设,支持与航运相关的电子商务、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关联产业发展。
同时,《条例》还明确航运枢纽建设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围绕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支持天津港建设零碳码头和低碳港区示范区,对港口调整运输方式、生产方式结构和加强污染防治等作出具体规定。同时进一步明确了港航相关企业、监管部门和有关区政府的安全生产职责。
《条例》提出,加强港口与城乡建设、产业发展布局的有效衔接,促进港城融合发展,对支持航运服务集聚区发展,拓展港口航线网络,培育航运服务新生态,支持航运金融、保险、法律服务业发展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
《条例》明确天津市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简化港口经营许可办理流程,健全口岸服务收费体系,简化通关流程,优化船舶登记服务等。
此外,《条例》还就推动自贸试验区先进经验复制推广,支持完善航运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航运文化建设和提高解决海事、海商争议的司法和仲裁能力等作了规定。
以天津港为中心推进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健全现代航运服务体系,提升口岸营商环境,有利于全面建成智慧绿色、安全高效、繁荣创新、港城融合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推动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服务“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陆海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
此外,天津市发布了《天津市贯彻落实〈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未来15年、30年天津市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发展的前进方向。到2035年,天津市将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
根据《方案》,到2035年,天津市将建成世界一流智慧绿色枢纽港口、国际航空物流中心,港口货物年通过能力将达到7.5亿吨、集装箱年通过能力将达到3500万标准箱,机场旅客年吞吐能力将达到7000万人次、货邮年吞吐能力将达到150万吨,实现客运3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货物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建成“轨道上的京津冀”、区域互联畅通公路网,高铁城际里程将达到830公里,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道里程将达到4800公里,实现京津雄30分钟通勤、京津冀主要城市客运1小时通达、货物3小时送达;建成广泛覆盖的城乡交通网,实现双城间20分钟快速通达,城镇及建制村10分钟到公交站,城镇15分钟上高速公路;智慧绿色交通发展水平将居全国前列,交通运输领域将提前实现碳达峰。到2050年,在全国率先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市,全面支撑天津市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
1带3轴2廊 建设多式融合综合立体交通主骨架
根据《方案》,天津市将构建“1带3轴2廊”综合立体交通主骨架,由高铁城际、普铁干线、市域(郊)铁路、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的关键线路组成,支撑构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
“1带”为京津滨交通带,连接津滨“双城”与北京,向西北衔接沿边通道、中蒙俄经济走廊,向南衔接国家京津冀—长三角主轴,新增京滨、津兴铁路、津武市域(郊)铁路,唐廊高速公路等,形成由4条高铁城际、3条市域(郊)铁路、5条高速公路、2条普铁干线、2条普通国道组成的交通带。
“3轴”分别为津沪、沿海、津雄交通轴。津沪交通轴途经“津城”、武清、北辰、西青、静海,连接上海,新增津沧城际,预留至上海高速磁悬浮通道等,形成2条高铁城际、3条高速公路、1条普铁干线、2条普通国道的交通轴。沿海交通轴途经“滨城”、宁河、津南,连接沿海地区,新增津潍高铁、环渤海城际等,形成3条高铁城际、3条高速公路、1条普铁干线、2条普通国道的交通轴。津雄交通轴将新增津雄城际、津雄干线公路等,延伸津霸铁路至徐水、涞源、张家口,形成2条高铁城际、3条高速公路、2条普铁干线、3条普通国省道的交通轴。
“2廊”则为京哈交通走廊、津承交通走廊。
“海、空、铁、邮”
打造辐射全球综合立体交通主枢纽
未来,天津市将强化国际枢纽海港、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和国际邮政快递枢纽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强化铁路枢纽区域运输组织功能,形成4大综合立体交通主枢纽,打造辐射全球的综合立体交通主枢纽,构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联动石家庄、雄安等城市的京津冀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
天津港将构建“一港八区”格局,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点、陆海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和现代化的国际枢纽海港。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运输网络,海向联动环渤海、密接日韩和东南亚、广泛连接欧美澳、拓展“冰上丝绸之路”,陆向贯通“三北”、联通中蒙俄经济走廊。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将构建“三航站楼、三跑道、三货运区”运行格局,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欧美澳国际航线,做强日韩、东南亚航线,引入京滨高铁等,形成综合立体交通枢纽,与北京、石家庄共同打造世界级机场群。铁路将构建“三主三辅多节点”客运枢纽体系、“一中枢多场站”货运枢纽体系,与北京共建国家铁路枢纽。邮政快递将构建面向国际、全市、周边、末端的四级服务网络,打造“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全载体邮政快递运输体系,与北京、雄安共同打造京津冀国际邮政快递枢纽集群。
根据 一带一路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