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一季度青岛共建“一带一路”稳步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贸进出口总额597亿元,同比增长9.4%,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30.5%;,完成海铁联运量45.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33%。发力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青岛,正在放大开放通道作用,深度链接国内外资源和市场,坚持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积极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构建海陆空铁“四港联动”高效物流体系,青岛发挥区位优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成果持续壮大。国际陆路合作成为重要动力引擎。中欧班列(齐鲁号)新开通青岛-曼海姆双向对开班列,与阿拉木图等中亚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开展国际物流合作。目前,中欧班列(齐鲁号)线路可通达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49个城市,一季度累计开行200列,同比增长28.2%。海铁联运通道不断畅达。青岛整合日韩港口海运船期与欧亚班列班期信息资源,一季度共发运“日韩陆海快线”49列。全市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线路、内陆港总数分别达到62条、27个。物流配套服务功能逐步完善。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正式获批设立。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工程开展顺利,一季度签发100票国际多式联运“一单制”提单。成立亚欧班列运输客户服务中心,开展中欧、中俄铁路运输体系专业化服务和展示推广服务。
在经贸合作领域,青岛持续提高对外投资发展水平,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推动投资合作不断深化。一季度,青岛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新增投资项目6个,中方协议投资额635万美元;中方实际投资额1.73亿美元,同比增长2274.9%。青岛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新承揽承包工程项目3个,合同额6.05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46.9%,同比增长241.3%;完成营业额6.58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90.6%,同比增长13%。与此同时,青岛吸引“一带一路”国家外商投资项目8个,合同外资额707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223万美元。精彩纷呈的贸促活动为双向贸易搭建新平台。其中,“2022全国网上年货节”上合组织国家特色商品电商直播暨青岛·上合示范区网上展销活动累计销售额近1亿元人民币;迪拜世博会中国馆山东周青岛日活动在青岛与迪拜与之间架起友谊之桥、搭建高端对话平台。此外,一季度,共有19家青岛企业参加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会项目。在境外合作区建设方面,海尔巴基斯坦鲁巴工业园等5个境外合作区有序推进,一季度新增投资6220万美元,新增产值3.23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费超过6631万美元。
发挥青岛海洋科研优势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平台,海洋科技产业协作持续深化,释放新活力。依托欧盟项目创新中心,青岛组织进行了33场中欧企业服务对接,促成青岛海湾化学设计研究院与瑞典Processus公司合建项目在内的3项中欧企业合作项目。国际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在Nature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7篇,持续输出海洋科研领域创新成果。为上合组织成员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整合全球创新资源的国际化平台,中国-上合组织技术转移中心平稳运行,欧盛船舶等项目已顺利入驻中心孵化器,中心还举办了俄罗斯第四届企业家论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带创业高峰论坛、2022年银企对接会第一期及第二期等15场国内外专题活动。依托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链接国际合作资源,青岛一季度已通过以色列商会联合会、中以跨境双核孵化器等平台链接项目资源百余条;组织青岛企业参加以色列驻华大使馆举办的“中以智慧海港与海洋科技线上对接会”,推动双方在港口物流和海洋科技领域合作。不断深入的国际合作让青岛的海洋“朋友圈”广泛扩展。通过举办“RCEP生效落地青岛”活动,青岛向东盟国家涉海友城推介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柬埔寨西哈努克省省长发来祝贺视频。
金融服务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要素保障。为重大项目推进提供支持,国家开发银行青岛市分行“一带一路”外汇贷款余额20.9亿美元;进出口银行山东省分行新签约“一带一路”项目13个,金额合计29.53亿元;累计发放“一带一路”贷款36.68亿元;中国信保山东分公司“一带一路”国别项下贸易险承保保额52.41亿美元。创新跨境金融服务,建设银行青岛市分行推出“跨境快贷——运费贷”产品,为优质小微企业核定信用额度并提供短期运费融资服务;青岛银行持续支持“齐鲁号”欧亚班列冷链专列金融业务,已累计放款2.28亿元;青岛农商银行利用即墨市场采购贸易联网信息平台,成功落地全省地方法人银行首笔市场采购贸易联网信息平台收结汇业务;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与俄罗斯中行共同推动信用证结算方式执行。金融赋能高水平开放平台建设,国开行青岛分行、进出口银行山东省分行、中信保山东分公司与上合示范区管委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支持上合示范区建设;中国银行自贸区支行落地自贸区首笔3亿元“向境外企业投放人民币贷款”业务。支持企业使用人民币跨境结算,一季度青岛与“一带一路”沿线的41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跨境人民币收付130.2亿元,同比增长50.9%,占全市跨境人民币结算的33.2%。
人文交流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纽带。密切友城交流,青岛以中俄体育交流年、中白地方合作年为契机,举办2022“青春青岛·中外青少年共话冬奥”系列线上主题活动;对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开展国际援助工作,积极推动与该国泰奈纳诺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支持友城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市举办“庆祝虎年”嘉年华活动;协助斐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中国-斐济图书交流活动。发动海外侨胞参与助力,青岛组织部分侨商侨领和相关领域专家赴上合示范区及有关侨资企业考察调研;邀请21个国家24位侨领侨参加“侨连五洲·侨创青岛”海外侨领侨商线上走进市南区活动,引导广大青岛籍侨领侨商回归青岛、投资青岛。优化提升人才服务,青岛研究制定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16条措施,鼓励本土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走出去”发展,大力推广人才输出培养与回流模式。今年一季度,共为555位欲前往新加坡、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申请人加急办理了普通护照手续。4家单位被认定为青岛市首批离岸创新创业基地。
经贸往来是 “一带一路”的基石,中小企业则是经贸往来的“先锋”。记者在上合示范区探访时获悉,示范区正加速打造 “一带一路”(青岛)中小企业合作区,依托联东U谷上合国际企业港、万洋众创城推进合作区等平台项目进行招商引资,目前已招引54家中小企业,涉及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另外,示范区也积极助力企业 “出海”,推动中小企业组团拓展上合组织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
走进联东U谷上合国际企业港,一条条宽阔的水泥大道连接起27座标准化厂房和配套设施,园区内各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繁忙有序。在位于13号楼的青岛辉科胜邦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内,工人们正紧张进行着数台滴灌带机电控制装备的最后检测,这些装备即将发往印度客户的手中。青岛华帝玻璃有限公司位于不远处的18号楼,主要从事玻璃出口业务,总经理徐德洋刚刚和乌兹别克斯坦客户谈成一笔100多万元的订单。“‘一带一路’玻璃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公司对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上合组织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占总量的三分之一。”徐德洋说。
联东U谷上合国际企业港是上合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青岛)中小企业合作区的重要载体之一。该园区以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跨境电商等新兴产业为主导,打造聚合生产制造、研发设计、成果转化、产品展示贸易功能于一体的高端产业集聚高地。截至目前,园区已签约企业41家,其中14家与上合组织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往来,年贸易总额达到2.7亿元。“此外,项目二期和三期也在同步推进中。二期厂房已完工,正在进行周围道路硬化、绿化等收尾工作,预计今年5月份交付使用。三期计划2023年3月份交付。”北京联东投资集团青岛项目总经理王和法介绍。
在上合示范区湘江路以北,正在建设中的万洋众创城项目现场,塔吊林立、货车穿梭。经过半年时间的建设,项目11栋厂房主体已拔地而起,今年底将交付部分厂房,明年全部交付使用。万洋众创城采取“边建设、边招商”两条腿快步走,以装备智造、电气电子、食品加工和轻工产品智造为主导产业,目前已引进青岛臻麦精酿啤酒有限公司、青岛美科电子有限公司等13家规上企业。
据悉,2020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在上合示范区设立“一带一路”(青岛)中小企业合作区,旨在进一步探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小企业产业合作的新模式、新途径、新举措,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产品、技术、品牌、服务走出去,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资金、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推动区域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随着“一带一路”(青岛)中小企业合作区加速推进,示范区也助力中小企业加快与上合组织国家产业接轨的步伐。“示范区将充分发挥合作区的桥梁作用,采取头部企业引领共建,发挥外向型大型企业的带动作用,有效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发展,形成对外合作大群体。”上合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栋表示,示范区将积聚各方优势,不断开辟合作空间和领域,推进合作资源集聚利用,稳步构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全方位、深层次、高水平双向开放和交流合作。
更有力的举措是,今年以来,青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动作频频,以政策的“实”和“效”,实现发展的“稳”和“进”。
开年以来,需求不稳定、企业成本高、融资难等问题,在疫情反复下显得更为迫切。青岛释放减税降费、普惠金融等政策利好,协调统筹多方资源纾困克艰,让助企纾困的“及时雨”,精准浇灌到民营和中小企业——
青岛开展惠企政策问卷调查,出台“抗疫保经营、克难谋发展——我帮企业渡难关”的20条工作措施;发布“复工稳企”行动计划,编发《青岛市民营和中小企业服务导航(2022版)》电子书和纸质书……
更甚至,5月6日,青岛启动第八届“市长杯”创新创业大赛,这一连续举办七年的全国知名的创新创业标杆赛事,俨然已经成为青岛的“创新”名片。今年,大赛将重点聚焦“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和实体经济振兴。
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构成了企业的生命线。大赛将积极推动“链主”企业与中小企业合作,发挥“链主”企业的优势资源和聚合带动效应,积极推动中小企业融链固链卡位入链。
今年以来,青岛多措并举,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为“专精特新”企业搭起“发布厅”和“会客厅”,让企业深度融入上下游产业链,找准发展的“坐标系”。
2月,青岛举办首场“专精特新”企业“卡位入链”对接交流会上,30多家“专精特新”企业与链主企业进行产品和技术对接交流;3月,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上线青岛市“专精特新”企业“卡位入链”发布平台,方便链主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及时发布供应链配套、协同创新等需求。这些极具创意的活动,均是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周期服务的生动写照。
成为“样板城市”,争创“示范城市”,青岛正在成为北方民营经济发展的一面旗帜,一个独具地方特色的民营经济发展规律正渐次成型。
根据 一带一路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