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倡议和要求下,我国纺织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加强纺织产业链优势互补,产业合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果。4月28日,由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联合乌兹别克斯坦驻华大使馆、乌兹别克斯坦纺织服装工业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国—乌兹别克斯坦纺织论坛”以线上方式举行。双方围绕乌兹别克斯坦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和延伸纺织产业链等内容展开交流,探讨双边投资合作的新潜力。
乌兹别克斯坦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的国家。据中国海关统计,2021年,中国对乌兹别克斯坦的纺织服装贸易总额15.2亿美元。其中我国对乌纺织出口8.5亿美元,主要以面料等半成品为主,占比超过70%;自乌兹别克斯坦进口6.7亿美元;几乎全部为棉纱线。乌兹别克斯坦是我国主要的纱线进口来源国之一,连续多年位居我国纱线进口第四大来源地。2021年,我国自乌进口纱线25.9万吨,占我国纱线进口总量的10%。近5年来,我国自乌纱线进口持续增长,贸易额翻一番,年均增速超过30%,双边合作极具增长潜力。
乌兹别克斯坦驻华大使法霍德·阿尔济耶夫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表示,希望借助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和资源,吸引更多中资公司到乌兹别克斯坦投资,帮助乌兹别克斯坦实现在纺织服装领域建立全产业链的发展目标,深入推动多种模式的双边产业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乌兹别克斯坦纺织服装工业协会会长伊尔浩姆·哈伊达洛夫介绍了乌兹别克斯坦纺织服装外贸情况及产业优势特点。他谈到,乌兹别克斯坦纺织服装业在欧亚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两国政府一直在讨论简化商务政策,重视国际标准和认证工作,提高有机棉花的科学生产,重视人才尤其是管理层的培训,努力构建纺织综合体。此外,乌兹别克斯坦对棉花可追溯机制也非常重视,积极参与国际市场,踊跃参加国际展览会,举办大规模投资论坛,宣传乌兹别克斯坦的纺织产业政策与发展机遇。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会长曹甲昌在致辞中谈到,乌方是我国主要纱线进口来源地之一,是我国“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贸易伙伴。近年来,中乌经贸合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双边合作机制更加完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投资合作稳步推进,双边经贸合作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希望通过此次论坛,进一步加强政策沟通,促进企业交流,丰富合作模式,拓展合作领域,推动促进中乌纺织服装产业加强交流合作。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纱线分会副理事长、上海东方国际集团新疆公司总经理林华介绍,东方国际集团具有150年纺织行业发展历史和70年国际贸易经验,是我国最大的纺织品服装进出口企业。东方国际下属的上海纺织(新疆)有限公司,是集团最具代表性、拓展“一带一路”区域业务的优秀公司。通过整合中亚优质资源,发挥中国市场优势,专业化技术赋能,新疆公司已形成了乌兹别克棉纱核心进口业务。在东方国际“全球布局、跨国经营”的战略下,新疆公司与乌兹别克纺织企业在最近几年的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林华介绍说,2016年起,东方国际新疆公司开始在乌兹别克斯坦开展棉纱采购业务,与Uztex等一流企业深度合作,对单家企业的棉纱年采购量达到了500多个货柜。面对乌兹别克斯坦中低端纱线大量出口中国的情况,新疆公司开拓新的合作道路,坚持中高端纱线的发展方向,制定了“SOA 特级纱”质量标准,提升了乌棉纱的产品附加值。得益于SOA棉纱的品质优势,疫情期间,SOA棉纱每年对中国的出口量以超过30%的速度逆势增长,且平均每公斤价格高出同类产品20美分。去年,新疆公司进一步扩展中高端乌纱的规模与影响力,通过海铁联运的转口贸易,将乌兹别克斯坦棉纱出口到缅甸、孟加拉国等东南亚市场,使乌兹别克斯坦SOA纱线不仅满足中国高端市场需求,还走向其他国际市场。
今年,东方国际新疆公司与乌兹别克斯坦纺织企业的合作有以下三点设想:一是努力保持采购链的稳定。新疆公司将进一步深化与乌纺织企业的合作,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增加对乌优质棉纱的采购量。同时,新疆公司希望能与更多的乌优秀纺企建立联系,共同打造新的定点SOA棉纱加工基地,促进乌纺织品对中国的出口。二是减少中间环节,实现更便捷的供应链。依托东方国际运行中的“中欧班列上海号”,探索中乌回程转口班列的建设可能性,提出稳定、可持续的地区供应链方案。通过转口贸易形式,继续将乌兹别克斯坦纺织品推广至东南亚及全球市场。三是从点到面,寻找更多乌纺织领域的合作伙伴。新疆公司欢迎更多的乌兹别克斯坦纺织、织造、服装、品牌等各领域企业,探讨合作机遇。同时,也愿意助力乌企业通过第五届中国进口博览会等平台,帮助乌企业更好地融入中国市场。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自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已过去整整五年。在这五年里,“一带一路”建设由点及面,在发展中不断前进,在合作中茁壮成长,为世界经济发展创造了重大机遇,也为世界纺织经济注入了正能量。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即“一带一路”倡议,第二年上升为国家三大战略之一。
经过多年的全面推进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建设成果丰硕,逐步编织起以亚欧大陆为中心、辐射全球各大陆、连接世界各大洋的合作网络,构建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各自优势互补、彼此互联互通、包容开放发展的国际合作平台。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纺织业也进入了全球布局阶段。目前中国企业在海外设立纺织服装生产、贸易和产品设计企业分布已经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涵盖东南亚、北美、欧洲、澳洲、非洲等重点区域。纺织业对外投资几乎涵盖了整个纺织服装产业链,从上游的棉花、浆粕、麻等原材料,到棉纺、毛纺、化纤等中间产品制造,再到终端的服装、家纺产品和纺织机械等都有涉及。
从投资区域分布看,产能的跨国绿地投资主要以东南亚国家为主,非洲新兴市场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项目在逐渐增多;通过海外直接投资并购进行全球优质资源配置,则以欧美等发达国家居多。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常务副会长徐迎新总结了过去几年来中国纺织业“走出去”的四大特点:一是对外投资呈现多区域、多行业和多形式加速推进的态势;二是骨干企业主动进行国际布局的意识明显提高;三是对外投资形式更加多样化,包括绿地投资、股权并购、资产收购和合资等;四是自2017年以来政府加大监督力度,对外投资回归正常发展态势。
几年来,中国纺织业积极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主动作为,“动作”频频。中国纺织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的成立是中国纺织业有组织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事件,也是中国纺织业从产品出口驱动向出口与国际产能合作并重的重大转折。目前联盟成员单位已达107家,基本涵盖了纺织全产业链的国际布局骨干先锋企业,囊括了国家级行业组织和江苏、山东、广东等纺织重点省份的纺织服装协会。各联盟成员团结一心,共同发展,使整个联盟成为一个纺织国际化的命运共同体,一个抱团出海的联合舰队。
中国纺织业一系列“走出去”动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效率就此开展起来: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家代表团先后出访了埃塞俄比亚、埃及、意大利、美国、以色列、约旦、南非、越南、马来西亚、乌兹别克斯坦等20多个国家。联盟还陆续组织了全行业“走出去”大会、重点国别贸易对接会、投资推介会等重要活动。在联盟的积极筹划下,埃塞俄比亚总理率领30多位政府高官与阳光集团、华芳集团、联发集团等12家纺织国际产能合作领军企业代表举行了见面会,共同探讨中埃纺织行业合作新契机,也由此进一步激发了优势纺织企业“走出去”的信心与决心,推动了“一带一路”全球布局的良性互动。
中国纺织业走出去的脚步越来越稳,对于中国纺织企业而言,投身“一带一路”建设早已成为了实现企业国际化发展、推动产业全球化布局的必然之选。“一带一路”建设也为中国纺织工业开启了新的征程,创造了发展新机遇,增强了发展新动力,并且拓展了发展新空间。
“中国纺织业‘走出去’”进行国际产能布局呈现稳中求进态势。行业企业通过国际产能合作进行生产力跨国布局及优质资源全球配置,并与国内产业转型升级产生良性互动,这是由中国纺织业在全球纺织服装行业中重要地位决定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表示,未来,中国纺织业将为国家的“一带一路”建设持续做出重要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借助“一带一路”建设,国内纺织行业发展已经初见成效。在贸易方面,据孙淮滨介绍,从出口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国纺织产业出口规模1240亿美元,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规模为429亿美元。越南、俄罗斯、孟加拉国、阿联酋等国是我国纺织品最主要的出口国。“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贸易畅通上已经有了很好的合作,随着‘一带一路’不断推进,纺织品贸易表现会更加出色。”
在投资方面,他表示,从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来看,去年我国纺织行业在全球的投资规模为26.6亿美元,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达到6.4亿美元,以周边的新加坡、越南等国为主。除了周边国家,还出现了投资向非洲国家延伸的趋势。
在全球视野下,孙淮滨认为,国际竞争能力强、产能大的国内纺织产业,下一步应抓住机遇,开拓更广阔的空间。在此过程中有几点需要注意,首先,要把国际产能合作放在首位,如棉纺工业、化纤工业、服装和家纺行业。另外,在“一带一路”设施联通过程中,产业用纺织品有机遇可抓。其次,新疆纺织产业发展一定要打开对西出口的通道,只有对外拓展,新疆纺织产业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最后,可以借“一带一路”把丝绸文化传播出去,推动丝绸产业的恢复和发展。
根据 一带一路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