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带一路’建设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近日,大连市政协召开“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发挥大连在东北振兴中的‘桥头堡’作用”双月协商座谈会,8位委员紧扣会议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发表真知灼见。
作为“一带一路”海上重要节点城市,大连政策优势、区位优势和工业优势明显,发展空间巨大。近年来,党和国家对大连振兴发展寄予厚望,赋予大连建成“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和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的重大使命。
在此背景下,大连如何全力打造东北振兴“桥头堡”,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发挥东北亚开放合作“新高地”作用?今年,市政协将该课题列入年度重点协商计划,由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牵头,致公党大连市委会、台盟大连市委会“加盟”,同时与沈阳、长春、哈尔滨、珲春等市政协协同联动、协商合作,历时几个月深入调研、反复推敲,最终形成一篇综合调研报告和14篇建言材料,从9个方面提出41条具体建议。
“大连与东北地区诸多城市互补性很强,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合作前景。”市政协常委、台盟大连市委会专职副主委戴蓉表示,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大格局的背景下,各城市间还需要在建立多元化合作共赢机制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
市政协委员、市贸促会副会长于洪波认为,今年1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和增长机遇,大连作为我国重要口岸城市,应抢占RCEP先机,积极构筑开放发展新优势,带动东北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新突破。
“东北需要一个开放的‘标杆城市’。”市政协委员、大连富丽华大酒店副总经理孙元坝接过话题,建议以建设“高度开放的国际化城市”为目标,探索建设大连全/半岛自由贸易区,在东北对外开放中真正起到引领作用,成为东北振兴的“龙头城市”。
大连现有异地商会30多家、会员企业5000多家,行业覆盖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和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市政协委员、市经合办副主任褚玉清提出,应支持有实力的会员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国家项目建设,同时,通过大连异地商会链接全国、全球商会组织和商人,切实把异地商会组织在推动开放合作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发挥到位。
大连交通大学讲师赵富洋等曾撰文指出,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实现大连地区经济发展空间拓展,应对严峻的竞争压力,避免大连经济格局“边缘性”趋势,对大连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建设综合基础设施网络,打造全方位经济通道。完善复合交通运输通道。一是完善大连港口布局,加强与日韩和俄罗斯远东的港口集团合作,进一步强化大连港口集聚效应及辐射驱动能力。二是完善大连铁路网,重点加强与全国高铁网络的连通,打造日韩货物到欧洲陆上转运基地。三是加快大连新机场建设,延伸通往亚太地区和开通中东欧地区直达国际旅游或直通货运航空线路。加速信息通道和物流平台建设。一方面,加快“网络丝绸之路”建设,提高传统贸易的集散效率。另一方面,打造国际循环物流链、对接海铁联运信息平台,提升大连港的中转地位。
第二,优化城镇空间,拓展大连城乡经济空间。一是优化大连城镇体系。以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工业基础为依据,打造一批功能完善、环境良好的中心城镇,使其成为吸纳当地农民转移、带动乡村人口向城镇聚集的重要地区。以辽中南城市群、环渤海经济圈等快速经济通道为依托,加快与周边城市群对接。二是加快核心城区建设。结合经济开发现状、功能目标和区域空间结构的调整,实现城市发展规模化和城市工业整合,进一步将乡村地区经济联系断层整合起来,推动全域经济空间的融合。三是强化农村腹地与生态腹地支撑。制定地方城镇的总体开发战略和基础设施的整体规划,促进区域经济要素双向流动,实现城乡经济空间一体化。
第三,重塑产业链,拓展大连产业新空间。一是主导产业空间重构与升级。加强大连与“一带一路”沿线产业区的合作,促使行业发展走向高端化。二是培育新兴服务产业。进一步推进旅游、物流、金融等服务产业发展,构建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的良性循环系统。三是拓展外部市场空间。调整出口结构,拓展外贸空间。在巩固传统货物交易规模的基础上,提高具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占比。
根据 一带一路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