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4月底,全球知名资产管理公司Eurizon SLJ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美元作为全球首选储备货币的地位在2022年急剧下滑,这一消息将对国际金融体系产生重大影响。报告称,2003年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总额中所占的比例约为三分之二,到2021年占比降至55%,而去年进一步降至47%,一年内降幅高达8个百分点,为本世纪初以来最大降幅。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元储备货币地位正加速下滑。
这一趋势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去年3月发布的报告《美元主导地位的隐形侵蚀:积极的多元化与非传统储备货币的崛起》中也有体现。报告称,过去20年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演变的一个特征就是:逐渐去美元化,人民币的作用最近略有上升,市场流动性、相对回报和储备管理的变化增强了非传统储备货币的吸引力。
图片来源:新华社
自1944年布雷顿森林协议签订以来,美元一直是国际交易的主要货币和全球储备货币。在过去的近80年里,美元已经成为一种“公共产品”,所有国家和私人机构都将自己的资金与美元锚定,交由一个按理来说应该是“安全港”的地方管理——这就是总部位于华盛顿的美联储。
然而,尽管具有国际货币标准的地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却只考虑本国的具体情况,忽略其对世界经济可能造成的外部性影响。目前,为应对2021年以来出现的通胀飙升,美国国债利率突然上调,导致全球许多国家面临持续的衰退压力,迫使各国央行也上调利率,努力给本国经济降温。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美元的特殊地位带来一个重大问题,那就是美元武器化。例如,2019年6月初,两艘伊朗货船因为缺少燃油而滞留巴西一港口,但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却拒绝向这两艘货船加油。原因是这两艘货船所属的公司上了美国制裁名单,巴西石油公司担心,如果向它们提供加油服务,有可能同样被美国制裁,甚至被美国司法部起诉。直到7月下旬,巴西最高法院才终于裁定,要求该公司为这两艘货船提供燃料。
出于对美元和国际资金清算系统SWIFT的不信任,“去美元化”一词最近愈发频繁地出现在国际经济新闻报道中,不少国家也正在寻找使用美元以外的其他货币进行交易的方法,比如人民币、俄罗斯卢布、印度卢比或阿联酋迪拉姆。
在去美元化的过程中,人民币的作用值得一提。2015年以来,人民币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其使用得以迅速推进。此外,中国还创建了自己的国际金融交易系统——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CIPS),该系统正日益崛起为SWIFT系统的安全替代品。随着数字人民币的全面推出,这一作用将进一步得到增强。
当然,现在说美元作为世界主要货币的地位被取代还为时尚早,但美元武器化确实正促使各国寻求安全的替代方案,以保证其国际储备和贸易安全,避免单边制裁风险。在中国和沙特阿拉伯政府间的石油交易谈判,以及俄罗斯和中国间的外贸交易中,都可以看到这种转向人民币的趋势。在这方面,巴西和阿根廷最近相继宣布将使用人民币结算中国进口商品,这一动向值得关注。
旧有的霸权秩序与新兴的、更加民主、更加多极的世界秩序格格不入,而去美元化就是这一矛盾的直接后果。事实上,美国滥用其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地位,从中长期来看正在损害其对全球金融体系的控制,这恰恰是美国霸权的主要基础之一。
来源:搜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