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年前,一场7.8级地震降临在厄瓜多尔佩德纳莱斯市。灾后城市满目疮痍,基础设施遭受重创,很长时间内城市电源电压常年低于额定电压,电器无法启动,炎炎夏日空调罢工……因此,重建包括电力在内基础设施,成为当时让这座城市重焕生机的当务之急。
国机工程集团总部(中设集团)(以下简称“CMEC”)书写奋发之志,四年间穿越丘陵山区、热带雨林等复杂地质、气候条件,成功建设了厄瓜多尔230/138/69kV输变电系统和变电站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简称“厄瓜多尔输变电项目”),它如一条蜿蜒的“电力动脉”,将拉孔格尔迪亚市(LA CONCORDIA)源源不断的电力资源输送至佩德纳莱斯市(PEDERNALES),使当地人民真正摆脱了用电短缺的困扰。
2022年10月14日,项目顺利取得FAC(最终接收证书),双方代表紧紧握手,将两国人民达成的信任与友谊长久地链接在一起。
厄瓜多尔输变电项目包括两座变电站及80千米230kV输变电线路,需要完成土建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机电安装、测试及调试等工作。四年的时间,CMEC克服各种不利影响,倾力打造了这条亮点纷呈的“电力动脉”。
该项目的建设,在保障了城市民生用电的同时,打造了当时厄瓜多尔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变电站。作为该国首个无人值守变电站,业主在几百公里之外的首都基多便可轻松控制、监控变电站的运行。它可在完成信息采集和分析后,实现内部共享,与网内更复杂、高级的系统进行良好互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一项项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使当地电网规模、电网结构等都变得更加完善与优化。
按照规划,该项目全部采用美标建设,部分材料使用英制标准,建设过程中,业主和监理极其重视过程管理,严格要求设计、采购、施工等各环节流程,对过程文件的提交、审批亦格外审慎。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在如此严苛的条件下,CMEC还将中国本土企业生产的S11节能型变压器顺利带入南美市场,为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谋求更多的发展机遇。
通过四年的属地化探索与全力建设,项目部经历过暴雨、洪水的突袭,遭遇过因考古、动植物研究而被迫停工的无奈,战胜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并最终成功打造了这条厄瓜多尔“电力动脉”,点亮了佩德纳莱斯城市的万家灯火。
在171号塔基附近,项目部发现了野生猴群的足迹,是更改输电线路路径,还是该让猴群“搬家”?为解决这一问题,公司多次与当地、国内动物专家请教,召开研讨会,并最终根据猴群的生活特性,使用物理措施,成功实现了猴群与塔基的和谐共处,解除了项目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警报”。
解决卡点:属地化团队“一家亲”
厄瓜多尔拥有完善的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及工会组织,若对当地的相关法规研究不透彻或执行不到位,极容易引发劳工问题,处理不当还会引发罢工事件,甚至形成冲突。为此项目部在项目的设计、施工以及当地采购等方面持续开展属地化管理。
在建设间隙,项目部经常邀请当地政府组织、居民等举办友谊杯足球赛,增加各方对项目的了解,Gabriela Ocampo市长更是亲临比赛现场,为中厄两国文化交流鼓掌助威。项目部还通过向当地居民捐款、捐物,加强与社区联系,在当地打造了良好的“朋友圈”。
随着厄瓜多尔输变电项目的移交,四年间的风风雨雨,化作中厄两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一项硕果。近日,厄瓜多尔总统吉列尔莫·拉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厄中两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方面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成果和经验,可以成为其他地区和国家合作的范例。我们有理由相信,伴随着双方合作得更加深入,CMEC将持续为两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多的积极助力。
此外,厄瓜多尔恩扎国际新闻社网站在7月10日发表毛里西奥·拉米雷斯·努涅斯撰写的文章,题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共享繁荣的10年》,文章内容如下:
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作为一项旨在促进经济联系和国际合作的雄心勃勃的倡议引起了全球关注。该项目也被称为“新丝绸之路”,旨在令古老的贸易路线重获新生,并在亚洲、欧洲、非洲以及美洲之间建立新的联系。
“一带一路”是一个跨越陆地和海洋的多层面倡议。“一带”包括通过中亚、中东等地将中国与欧洲连接起来的陆上经济走廊,“一路”是指连接世界各地港口和沿海地区的海上网络。
该倡议旨在促进贸易和投资,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经济和文化合作,并改善参与方之间的外交关系。预计这将促进相关地区的经济增长、就业机会和可持续发展。此外,中国近年来还提出了名为“全球发展倡议”的宏大倡议。
那么,“一带一路”的战略要点都有哪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的优先领域之一;贸易无障碍也是关键内容,其目标包括努力促进投资和贸易便利化;另一个要点是金融合作,为此创建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
当然,拉近各国人民之间的距离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基础。
基于古丝绸之路的贸易路线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该贸易路线在亚欧之间的商品、知识和文化交流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寻求通过该倡议重振这种交流与合作的精神,促进更高水平的经济一体化和各国间相互了解。当然,“一带一路”并非没有挑战。鉴于政治制度、贸易法规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一带一路”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确保参与国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面对外界的一些质疑,中国一再表示,将致力于在全人类共享未来、开放以及合作共赢的愿景下谋求发展,并在6月通过的对外关系法中重申了相关理念。中国一再强调,它绝不会成为霸权主义国家,更不会成为殖民主义国家。相反,它承认当代世界的多极化,主张在尊重国际法、互利合作、相互尊重、和平共处的情况下,彼此平等相待并充分尊重各国主权。
自2013年提出以来,在克服挑战和质疑后,“一带一路”倡议取得重大进展。目前,许多关键的基础设施项目已经落地,包括世界各地的港口、公路、铁路和工业园区等。这些项目提升了互联互通水平,促进了相关国家之间的贸易与合作。
“一带一路”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透明、互利合作、尊重沿线国家的利益和主权。其所涉及的项目必须以可持续的方式开发,尊重环境,并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一带一路”为亚洲、拉美、欧洲和非洲的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它具有推动区域一体化、加强国际关系和促进参与国共同繁荣的更大潜力。
在多极世界中,全球发展的未来必须是共享的,必须着眼于全人类的共同命运。
根据 一带一路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