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时节,来自全球102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个团组、逾5.8万名境内外客商会聚鹭岛,追寻开放融合新趋势,共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开拓共赢新机遇
9月8日,投洽会举行福建省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中沙古雷乙烯配套工业气体中心项目名列其中。
去年,总投资420.7亿元的中沙古雷乙烯项目开工建设,成为福建省迄今为止一次性投资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
中国是沙特第一大贸易国,沙特则是中国在西亚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透过古雷,人们看到了中沙石化产业合作助力共建“一带一路”的光明前景。
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厦门举办的投洽会,对东道主福建而言,无疑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时针回拨到十年前。2013年投洽会期间,印度布兰迪克工业园与厦门姚明织带达成投资考察意向。不到一年,占地4000多平方米的印度瑞蓓丝织带饰品有限公司就正式投产运营。
握着投洽会的“金钥匙”,姚明织带成为厦门首家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民营企业,打开了“一带一路”市场的大门。不久前,姚明织带印度工业园在印度安得拉邦维沙市顺利开工。该项目总投资超2.6亿元,建成后将为当地带来超过2000个就业机会。
“一带一路”蕴含的无限商机,成为越来越多闽商眼中的“富矿”。
角逐海外客车市场的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自2000年开始开拓“一带一路”市场,累计向115个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12万台客车。
市值超过3000亿元的紫金矿业,其海外扩展路径与“一带一路”的分布高度吻合。公司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塞尔维亚等10个国家拥有重要的矿产项目。
厦门优质国企象屿集团,借投洽会平台,达成了厦门市在“一带一路”上最大的投资——印尼250万吨的不锈钢冶炼项目。
绵延千年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福建是东方起点,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额年均增长8.4%,2022年达7337.3亿元。
透过投洽会,福建正向世界敞开开放的大门。
今年的投洽会上,作为“海丝”核心区建设标志性工程之一,“丝路海运”宣布新增16条命名航线,其命名航线总数达116条,通达全球43个国家的131座港口。
畅通对外开放重要通道,2018年,为了提供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跨行业国际海运服务解决方案,“丝路海运”在福建应运而生。它是中国第一个以航运为主题,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综合物流服务品牌和平台。目前,丝路海运联盟成员单位已达317家,覆盖产业链上所有环节。
海丝中央法务区集聚发展,持续打造立足福建、辐射两岸、影响全国、面向世界的法治高地;厦门金砖创新基地走深走实,持续引领赋能金砖国家产业转型升级;“丝路贸易”不断延伸,投洽会、“海丝”博览会等经贸促进活动影响力持续提升……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作为支点省份的福建,带头构建陆海联通体系,有机衔接起“一带”和“一路”。依托对外贸易的“双轨”便捷通道——“中欧班列”与“丝路海运”,福建已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今年上半年,福建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进出口额3712.9亿元,同比增长6.2%。
对外开放兴,福建兴。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在开幕式致辞中说,福建将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与海内外投资者深度合作,推动开放之门更大、开放机制更活、开放环境更优,共同谱写高水平开放发展的新篇章。
凝聚共识再出发
“要创新对外投资合作方式,构建科学、稳定、互惠的跨国产业链。”在投洽会举行的第六届“一带一路”发展高层论坛上,商务部原副部长陈健表示,一定要通过市场的作用,引导企业去构建跨国的产业链、供应链,目前正在进行的“两国双园”建设就是重要的抓手。
今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福建福州、漳州分别设立中国-印度尼西亚、中国-菲律宾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通过“两国双园”合作,充分发挥福建与印尼、菲律宾经济结构的互补性,实现互利共赢。
顺势而为,乘风而起。
本届投洽会上,“两国双园”特色专区首次亮相。展会现场,蓝白色彩相间、“海”“福”元素结合……中印尼“两国双园”展区犹如一艘扬帆远航的“福船”,呈现中印尼“两国双园”的建设成就和发展前景。
近年来,中印尼“两国双园”建设奋力提速。作为中方园区的元洪投资区持续推进海洋渔业、热带农业、轻工纺织、机械电子、绿色矿业等五大跨国合作产业链发展,中印尼“两国双园”正建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投资重要通道。
中菲“两国双园”在古雷开发区也取得积极进展。推进中菲“两国双园”园区建设,总投资约13亿元的东辰碳酸酯项目、福海创与菲律宾相关企业签订的9亿元贸易项目正打开合作新局面,双方合作硕果正在不断深化扩展。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福建区位优势突出,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着衔接贯通东南沿海大动脉的重要作用,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重要通道。
围绕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福建组织实施“丝路海运”“丝路飞翔”“数字丝路”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初步构建起海陆空网“四位一体”大通道。
在海上,持续提升“丝路海运”,全球已有317家企业和机构加入“丝路海运”联盟,联通43个国家和地区的131座港口,“丝路海运”已经成为全球业界共商港航合作、共建丝路通道、共享经贸繁荣的重要平台;
在陆上,加密开行中欧班列,实施海铁联运、多式联运,实现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
在空中,扎实建设“丝路飞翔”,打造福州、厦门两个“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门户枢纽机场等一批重大互联互通项目,已开通国际航线85条,通达全球主要城市;
在网上,积极赋能“数字丝路”,发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系列遥感卫星,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卫星数据服务中心,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海洋测绘等相关服务。
经贸合作不断扩大
十年来,福建通过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资源互补、贸易互通、产业互促,实现了联动发展、共襄繁荣。
福建引进了中沙古雷乙烯等优质产业项目,有效带动省内石油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业等重点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十年来,福建累计对95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投资项目近1400个,一大批福建企业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实现了产业链全球布局。十年来,福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进出口总额约4.4万亿元,去年福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贸易7351亿元,比2012年增长了142%。
福建近1600万海外乡亲遍布世界各地,其中约80%集中在东南亚。福建把东南亚作为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的重点区域,目前东盟已经成为福建最大的贸易伙伴、第二大对外投资目的地和重要的外商投资来源地。
今年1月,中印尼、中菲“两国双园”获国务院批复,分别在福州和漳州加快建设,着力推动“两国双园”设施互通、政策互惠、产业互联、贸易互促,旨在搭建产业高效协同的新平台,探索国际产能合作的新模式,打造“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创新发展的新高地。目前,中印尼“两国双园”中方园区已进驻商贸企业620家,投资项目66个,福建企业在印尼园区布局36个投资产业项目。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省份,福建还拥有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海丝中央法务区”、金砖创新基地等制度型开放载体。十年来,福建充分发挥这些平台集成化、系统性的开放优势,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产业投资、跨境电商、商事服务、科技创新、能源资源等重要领域开展更加广泛深入的合作,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民心相通持续增进
“一株草,万里情。”20多年前,来自福建的菌草技术开启“全球之旅”,沿途播撒下友谊的种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脱贫致富提供了中国智慧,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民相亲,心相通。福建“海丝”文化底蕴深厚,借助海外闽籍乡亲的力量,积极与共建国家和地区分享数字福建、海洋强省、生态省建设、摆脱贫困等福建经验,促进文化认同和民心相通,福建“朋友圈”越来越大,已经与相关国家建立了124对友城关系。
下一步,福建将畅通“大通道”,完善“陆海空天网”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贯通南北、联接东西、通江达海、联通全球;搭建“大平台”,用足用好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等开放载体,持续吸引国内外各类资源要素在福建集聚,促进双向投资贸易,共享丝路繁荣;塑造“大品牌”,持续推进“丝路海运”“两国双园”“海丝中央法务区”等旗舰工程,打造更多具有福建特色的国际合作品牌。
郭宁宁说,新时代新征程上,福建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提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能级,充分发挥核心区先行示范作用,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共建“一带一路”中进一步彰显福建的担当作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福建篇章。
根据 一带一路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