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南非北开普省,由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建三公司承建的红石100兆瓦塔式光热太阳能项目已进入建设收尾阶段。这是撒哈拉以南非洲首个塔式光热太阳能项目。项目投入运营后,将有效解决当地清洁能源供电不稳定难题,为缓解南非电力紧缺作出贡献,成为中南深化能源合作的又一范例。
北开普省被大片荒漠覆盖,行车至此,砾石遍布,草木稀疏,鲜有人迹可寻。
“再往前开一会儿,就能看见我们的光塔了。”项目负责人李全祥对记者说,“光塔高近250米,差不多相当于100层楼的高度,最上边一节是集热装置,吸收地面镜子反射的太阳光,光能转化为热能,热能再转化成电能……”
不一会儿,远处地平线上出现一座巨塔,通体灰白,旁边的塔吊正在作业。“那就是光塔了。”李全祥指向前方说,“光塔主体已经封顶,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包括地面的4万多面反光镜。预计2024年初项目试运行,那时就会看到反光镜反射的太阳光汇聚到光塔塔顶。”
进入项目现场,记者发现,除了刚才在远处看到的光塔,下方的“钢铁丛林”同样令人震撼:数十米高的冷却塔,管线密布的发电机房,错落有致的变电设备……项目总工程师谢彦军指着现场两个直径近百米的圆形罐体介绍,里面装的是熔盐,这些高温液态盐能实现较长时间的储热,保证其连接的蒸汽轮机连续运转,满足晚间发电的需求。
“这是南非最先进的太阳能项目,设计装机容量100兆瓦,建成后每年能向电网输送480吉瓦时电力,满足20万户南非家庭的用电需求。”南非电气工程师莱莉·马杜对记者表示,自己很荣幸在南非首个塔式光热太阳能项目上工作。
“该项目是北开普省最大的投资项目,也是南非新能源采购项目的一部分,对实现南非能源转型目标具有战略意义。”北开普省省长萨马尼·索尔表示,项目为当地提供直接就业岗位超过600个,工程高峰期雇工约1800人,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记者在北开普省采访时发现,当地优良的日照条件、开阔平坦的土地,为建设太阳能发电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与其他光伏发电场相比,红石塔式光热太阳能项目优势十分明显,不间断发电使清洁能源的利用率得到巨大提升。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在考察红石塔式光热太阳能项目时表示,中国企业的工程质量和工艺水平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项目顺利推进将给南非人民带来重要利好。
南非不仅太阳能资源丰富,风力发电潜力同样巨大。据测算,南非境内超过80%的地域满足风电开发自然条件,特别是东部及南部海岸地带,是风电开发的首选之地,也是中南风电合作的先行之地。
来自中国的风电整机制造商金风科技2015年进入南非市场,先后在东开普省建成并运维两个风电项目,装机容量共计152.5兆瓦,每年将绿色清洁电力输送到15.5万户南非家庭中。
2017年,中国龙源电力集团南非公司建设的德阿风电项目在北开普省投产运营,这是中国电力企业在非洲第一个集投资、建设、运营为一体的风电项目。记者在德阿风电项目采访时看到,上百座数十米高的风机巍然矗立于德阿镇附近的山峦上。据项目工程师刘磊介绍,这些风机的主塔高80米,风轮叶片直径86米,项目风机总数达163台,以年均发电量7.6亿千瓦时的效能将电力输送至南非千家万户。
作为中南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标志性成果,德阿风电项目不仅以绿色电力支持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还以绿色行动维护当地生态平衡。记者在风电场发现,不远处跳羚时隐时现,天空中不时有鹰鹫盘旋。在风电场工作多年的当地员工赫尔顿对记者说:“这里每根电线杆塔顶端,都安置了栖鸟支架,为的就是减少输电设备对鸟类的伤害。公司对风电场内动物、植物进行长期监测并聘请生态专家评估,以确保整个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德阿风电项目是南非与中国在新能源领域合作共赢的标志项目。”南非国民议会事务主席弗罗里克表示,“南非正在扩大可再生能源发展规模,增强绿色能源供应能力。希望中方企业发挥技术、创新等优势,积极参与南非新能源领域项目建设。”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推动包容性多边主义政策的一部分,与金砖合作机制相互呼应。二者共同推动国际替代性金融交易系统发展,促进贸易和基础设施投资,助力打造全球金融安全网,创造更多的贸易和投资机会,有望为全球共赢的包容性多边主义的发展指明方向。
此外,南非文达大学兼职教授、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中非中心顾问加亚·乔西撰文写道,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十年。十年间,“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连接了亚洲、非洲、欧洲和拉丁美洲的150多个国家,覆盖了世界三分之二的人口,约占全球GDP的40%。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和沿线国家的企业带来了投资机会。根据复旦大学绿色金融与发展中心的《2023年上半年中国“一带一路”投资报告》,148个国家在2023年上半年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一带一路”倡议投资项目103个,价值433亿美元。从全球来看,十年来“一带一路”投资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大幅增长130%,其中建筑合同增长了69%。在此等投资水平下,撒哈拉以南非洲已成为继东南亚之后,“一带一路”投资的第二大目的地。
报告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包括900多个为期10年基础设施项目,横跨欧亚大陆、东南亚和中东,总价值高达1.3万亿美元。这些项目的资金将由中国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提供。
然而,一些国际媒体却把“一带一路”倡议描绘成是中国的“工具”,通过密切关注跨国和跨海洋运输通道,来控制资源流动,进而推进自身的国际经济议程。还有一种老生常谈的说法是,中国的贷款协议本质上是在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制造“债务陷阱“。
事实上,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是其包容性多边主义政策的一部分。众所周知,许多西方和亚洲国家都是亚投行的成员。“金砖+”集团与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联系紧密,并且许多“一带一路”国家本身就是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成员国,这些国家与新开发银行的其他成员国一样,都受益于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
未来,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仍将是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缓解机制。由此来看,它将对巩固全球金融安全网起积极作用。
今年8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会上,金砖国家元首邀请另外六个新兴经济体国家在2024年1月加入金砖国家集团。这一邀请基于金砖国家对包容性多边主义的承诺,以及由最初五个成员国一致同意的一套原则、标准和程序。这些新成员来自非洲、拉美和中东,其中许多是“一带一路”投资的受益国。
此外,金砖国家领导人还在会上决定,鼓励金砖国家同其贸易伙伴在开展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时使用本币。近日,据中国银行消息,巴西和中国用各自的货币完成了一笔交易。
不论是“一带一路”框架还是金砖合作机制,各成员国正共同致力于使用本币进行金融交易,以应对使用国际清算系统SWIFT进行跨境支付可能受到限制的风险。中国已经推出了自己的SWIFT替代品——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这一举措将促进交易双方的本币交易。
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去年发布了泛非支付结算系统(PAPSS),以促进非洲内部以当地货币进行贸易。俄罗斯也开发了“俄版SWIFT系统”——金融信息传输系统(SPFS)。
PAPSS、CIPS和SPFS将成为“一带一路”和金砖国家内部使用本币进行跨境支付的重要平台。
“一带一路”倡议和“金砖+”合作机制有望通过促进贸易和基础设施投资增长,成为支持非洲自贸区建设的重要推动力。为了加速这一进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承诺发行债券,并在“金砖+”成员国进行本币融资为基础设施项目筹集资金。在亚投行和上合组织内部也可以采取类似的做法。如果这一做法成为现实,那么,“一带一路”倡议和“金砖+”合作将为全球共赢的包容性多边主义的发展指明方向。
根据 一带一路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