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徐茂公 于 2011-1-9 10:23 编辑
现代医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认为可能与饮食、炎症、营养不良、组织瘀血和缺氧、免疫等因素有关。
中医通过30多年的探索,认为饮食不调和情志不畅是最主要的两个病因。此外,禀赋不足、气候对本病也有一定的影响。其病机有湿、滞、虚、瘀四个方面。 湿 因患者素嗜饮酒、恣食肥甘及辛辣∫助湿助热,以致湿热内蕴,阻于中焦。
滞 常因情绪忧郁,精神紧张,致肝郁气滞,横逆犯胃,或因脾气虚弱,中气不运,致中虚气滞。
虚 饥饱无常,过食生冷及粗糙食物,或患者泉赋不足,加之饮食所伤,导致脾胃虚弱。若其人素体阳虚,则表现为睥胃虚寒症,若素体阴虚,或寒邪化热,或长期使用温燥之药,迫灼胃阴,下汲肾水,成胃阴不足之症。两者又可相互影响,成为阴阳两虚之症。 瘀 气机不畅,血循滞积而成瘀;阴津不敷,胃膜失养,局部组织干槁不柔,津枯成瘀;化热伤络,络损血溢,积为血瘀。
上述四个方面的病机是相互联系的,其病机发展大致可概括为:实→虚→虚实夹杂,但又不是单纯直线发展。西医利用纤维胃镜也观察到胃粘膜相亦非全胃一致性萎缩病变,症状表现往往错综复杂。故中医在施治过程中,应抓住主要病机,冀以药中肯綮。
(1)脾胃气虚(或脾胃阳虚)
处方:党参,黄芪,炒白术,茯苓,延胡等。常用成方:可选香砂六君子汤、异功散、黄芪建中汤、理中汤等加减。
(2)肝胃不和
处方:柴胡,瓜蒌仁,枳壳,木香,青皮,陈皮等。常用成方:可选柴胡疏肝散、逍遥散、四逆散等加减。若肝气郁结,已有化热之象,可合左金丸、金铃子散等理气泄热。
(3)胃阴不足
处方:沙参,麦冬,玉竹,淮山药,生地,香附,麦芽等,治疗可合六味地黄汤或左归饮化裁治疗。
(4)瘀阻胃络
处方:黄芪,当归,川芎,良姜,枳实,炙甘草等。 常用成方:可选四物汤、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失笑散、丹参饮、金铃子散等加减。
至于脾胃湿热一型,临床也有用三仁汤、连朴饮和藿朴夏苓汤等加减治疗的。
然而兼证中,在上述分型的基础上,选用一些清热化湿药,如藿香、佩兰、厚朴、半夏、茯苓、薏苡等。但注意在选用化湿药物时要求药性平和,慎用车前、泽泻之类药。饮食疗法:少食多餐,软食为主。忌烟酒,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