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86|回复: 0

李娜捧杯与体育发展规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7 16: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新华网


梁思奇

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日前落幕,中国金花李娜夺得女单冠军,成为媒体和球迷关注的热点事件。李娜的捧杯,创造了中国人在这项运动上新的历史。它固然是中国运动员“职业化”的结果,但不应把它看作体育“举国体制”的失败。因为运动员的“职业化”与所谓的“举国体制”并不是非此即彼、冰炭不容的“矛”与“盾”的关系。

体育门类五花八门,不同的运动项目,有各自的特点和要求,一言以蔽之,有各自的内在规律。对于运动员的选拔、培养、训练、参赛等,都有各自适合的方式,有的可能适宜于“举国体制”,有的则适宜于职业化的“单飞”。以某项赛事的胜败,作为否定一种体制的依据,显然失于片面和偏颇。

有人把李娜的胜利与当年中国女排的夺冠相比较,认为这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分水岭,云云。这样的论点,如果不说是昧于成见的偏执看法,也只不过是一种故作高深的皮毛之见。李娜固然是走出“体制”后取得的胜利,但与丁俊辉一样,它只是说明网球、台球这类竞技项目,其训练和参赛,更适宜于以个人的职业化方式进行,并不等于说一切的竞技项目,都可以“如法泡制”弃“举国体制”如敝屣。与其说李娜与当年的女排运动员有多少不同,不如说她们有更大的相同之处:她们都体现了出不屈不挠、敢于胜利的拼搏精神,她们都一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都拥有作为运动员追求“更快、更高、更强”以及“自信、自强、自尊”的高贵品格。而这恰恰是当年女排运动员为国家争光与今日李娜追求个人价值自我实现的精神内核。

诚然,与当年的女排运动员相比,李娜身上更着更为鲜明的个性。她更加直白地流露自己的好恶,包括自己对于奖金的态度和对赞助商与亲友的感谢。她作为“单飞”的运动员体现出来的这种自由自在的心态,恰恰是国家日益开放和因此形成的社会精神面貌的证明。

过去有句话:国运昌,球运昌。对于一直顶着“东亚病夫”帽子的中国人,对于渴望摆脱落后走上强国之路的中国人,这是人们对于有“和平年代的战争”之称的体育比赛的一种寄托。但从另一个角度,这种把政治与体育直接挂钩,把一场赛事输赢看作国家的胜败,进而把运动员在赛事中的具体表现评判为爱国或辱国,这实际上是一种积贫积弱形成的弱国心态的体现。一个国家的强弱兴衰,其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状态,岂是一只“球”所能体现和证明得了的!一个真正的强国,在体育上的自信,就是把体育归于体育,把赛事当作赛事,科学地按照体育运动的规律去开展,按照体育赛事的游戏规则去参与,支持运动员破纪录、创佳绩,充分展示和体现人类的力与美,抱着这样一种健康正常的心态,看待李娜在法网的夺冠,也许可以避免那种貌似深刻的无聊之争。(梁思奇 北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2 02: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