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徐茂公 于 2011-6-9 12:47 编辑
梨状肌是臀部的深部肌肉,梨状肌主要是协同其它肌肉完成大的外旋动作。坐骨神经走行恰好与梨状肌紧挨着,可见梨状肌和坐骨神经的解剖关系非常密切,梨状肌若受损伤或梨状肌与坐骨神经解剖发生变异就可能使坐骨神经受到挤压而发生各种症状。
疼痛是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表现。疼痛以臀部为主,并可向下肢放射,严重时不能行走或行走一段距离后疼痛剧烈,需休息片刻后才能继续行走。患者可感觉疼痛位置较深,放散时主要向同侧下肢的后面或后外侧,有的还会伴有小腿外侧麻木、会阴部不适等。疼痛严重的可诉说臀部呈现“刀割样”或“灼烧样”的疼痛,双腿屈曲困难,双膝跪卧,夜间睡眠困难。大小便、咳嗽、打喷嚏等因为能增加腹压而使患侧肢体的窜痛感加重。
病因病机
1.遭受风寒湿 因风寒湿邪侵犯,如久坐卧湿地,致使梨状肌痉挛、炎症改变。
2.外伤 如髋部扭伤,特别是髋关节的急剧内收内旋,使梨状肌遭受突然的牵拉而损伤等因素,即可引起改肌肉紧张、痉挛,造成局部组织充血、水肿、挛缩。
3.腰椎间盘突出症继发 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坐骨神经痛根性压迫,坐骨神经营养障碍或疼痛痉挛,牵涉梨状肌损伤,产生症状。
4.盆腔炎、腹膜炎、髋关节或骶髂关节炎等蔓延到梨状肌,造成梨状肌炎性改变。
诊断依据
臀部疼痛且向同侧下肢的后面或后外侧放射;大小便、咳嗽、喷嚏可增加疼痛。除此之外,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还需要一些检查体征的支持:患侧臀部压痛明显,尤以梨状肌部位为甚,可伴萎缩,触诊可触及弥漫性钝厚,成条索状或梨状肌束,局部变硬等。
直腿抬高在60°以前出现疼痛为试验阳性,因为梨状肌被拉长至紧张状态,使损伤的梨状肌对坐骨神经的压迫刺激更加严重,所以疼痛明显,但超过60°以后,梨状肌不再被继续拉长,疼痛反而减轻。另外,除了直腿抬高试验外,还要做梨状肌紧张试验。通常梨状肌综合征时梨状肌紧张试验也为阳性。
梨状肌损伤是导致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大部分患者都有外伤史,如闪、扭、跨越、站立、肩扛重物下蹲、负重行走及受凉等。某些动作如下肢外展、外旋或蹲位变直位时使梨状肌拉长、牵拉而损伤梨状肌。梨状肌损伤后,局部充血水肿或痉挛,反复损伤导致梨状肌肥厚,可直接压迫坐骨神经而出现梨状肌综合征。
非手术疗法
非手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包括:手法、局部封闭、肌注、理疗、中药、针灸、小针刀等。手法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方法,可以明显改善症状,缓解病人的痛苦。采用手法治疗时,首先要选准部位。患者可取俯卧位,双下肢后伸,使腰臀部肌肉放松,术者自髂后上棘到股骨大粗隆做一连线,连线中点直下2cm处即为坐骨神经出梨状肌下孔之部位,其两侧即为梨状肌。手法治疗围绕此部位进行,常用的适宜手法有以下几种:
1、拔火罐疗法 如局部粘连板硬者,可先用拔罐疗法。
2、针灸疗法 可选用梨状肌点、秩边、环跳、上髎、中髎,加电针。
3、推拿手法
(1)按揉放松:患者取俯卧位,医者先用轻柔的滚、按、揉等手法在患者侧臀部沿臀部大肌肌纤维方向往返治疗3~5次,使臀大肌等臀部痉挛的肌肉逐渐放松,再用拇指由轻到重按揉、点压居髎、环跳、委中、承山、昆仑等穴1~2分钟。
(2)弹拔松筋:体位同上,经以上手法及点穴等使臀部痉挛之肌肉放松后,再用拇指在梨状肌在体表投影区寻找其“条索状”筋结,找到后按压镇静1分钟左右,再与其平行方向(顺梨状肌纤维走行方向)由轻到重深沉而又缓慢的弹拔3~5次,并按揉复平。
(3)推擦腰骶:体位同上,医者一手放于患者上背部,一手沿骶棘肌自上而下直推到患者足跟,重点是臀部梨状肌体表投影区沿梨状肌肌纤维方向的推擦或拍打叩击,以透热为度。
4、小针刀 小针刀疗法是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科软组织损伤和骨关节损伤方面的新成就。小针刀手术实际上是用微型带刃针进行的非直视下的闭合性手法,将手术的感觉形象化、空间化、具体化,准确有效的施使小针刀的各种松解术。具有疗效好、见效快、疗程短、无毒副作用、适应范围广等优点,是一种深受广大患者欢迎的治疗方法。
5、方药辨证疗法 属湿热下注者,选用经验二妙汤;筋虚者选用舒筋保安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