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人民日报
有美国媒体分析认为,美国被认为是菲律宾与中国抗衡的背后推手。美国宣布向新加坡派遣军舰、再三拿所谓“国际规则”施压,无疑会令当前南海局势更加复杂化。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海军负责海面作战的海军少将罗登5月9日称,美国将于2013年春天派遣首批新型海军舰艇赴新加坡,并在当地驻留10个月。这艘派驻新加坡的“自由”号军舰将负责人员轮换、后勤与维护舰艇等工作。
与此同时,美国军方高层9日联手推动国会参院尽速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企图通过国际法更“名正言顺”地染指南海问题。一段时间来,美国有关方面在南海问题上常拿《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作为“国际规则”向中国说事,但美国参院至今尚未批准这一“国际规则”。
控制马六甲海峡被称一大新支点
最近,美国强化亚太地区军事存在动作频频。继上月首批海军陆战队士兵派驻澳大利亚达尔文港、举行菲美“肩并肩—2012”联合军事演习之后,又推出向新加坡派驻滨海战斗舰的计划。
据悉,滨海战斗舰是美军最新研发的一种战舰,它的时速超过40节,能够执行战斗、扫雷、反潜、水面战等多种模块化任务。负责“自由”号滨海战斗舰部署任务的吉姆·默多克少将在电话会议中说,“自由”号军舰由40名核心船员控制,在新加坡维护期间不需要占用太大地方。不过,他说,这意味着一支不到40人的美军将永久性驻留新加坡,包括美国海军军人与承包商人员。此外,当美国军舰在新加坡停泊进行日常维护时,还需要其他人出入。默多克说,总部位于美国夏威夷的美国太平洋舰队仍在继续与新加坡政府进行磋商,讨论美军在新加坡驻留军舰的细节。
路透社10日的评论称,新加坡位于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的马六甲海峡,美国总统奥巴马去年提出“重返亚太”战略,开始将战略重心从中东向亚太地区转移。而这一战略的三大支点就是,向新加坡部署滨海战斗舰、在澳大利亚派驻海军陆战队以及加强同菲律宾的军事合作。
不久前,本报记者曾赴新加坡采访,在新加坡港务局大楼上眺望新加坡海峡,一艘艘集装箱货轮及巨型油轮宛若一支浩浩荡荡的“舰队”,正排队等待通过海峡。这些船只向西航行,接着将通过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战略水道——马六甲海峡。据统计,全球1/3的原油运输、近四成的贸易都是通过这一咽喉要道。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贾拉南国际问题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尤恩·格雷汉姆对记者表示,“马六甲打喷嚏,全世界都会跟着感冒”,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美军自然不会让这么重要的海峡在自己的“雷达图像”上成为“盲点”。
敦促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5月9日,在美国大西洋理事会和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主办的论坛上,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和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普西均敦促国会参院尽速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帕内塔在演讲中指出,在美国防务新战略确立重返“海洋根基”之际,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将有助于确保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航行自由。他说,由旁观变为主导谈判,美国将有能力影响那些发展、解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这样,美国就会确保自己的权利不会因为其他国家的过分主张和错误解释而遭到削弱。帕内塔说,美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迄今唯一没有批准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国家。美国批准加入这一公约越迟,对美国国家利益的伤害就越大。“当美国还未正式接受这些国际法则时,我们又怎能要求别的国家遵守这些国际法则?”帕内塔说。
帕内塔反驳了关于美国批准加入公约可能限制美国军事行动或情报收集活动的说法。他说,美国批准加入公约有助于加强其在霍尔木兹海峡等海上航线的权力,以孤立伊朗等少数未加入公约的国家。此外,随着多国在北极地区新航线和资源竞争的加剧,美国批准加入公约也变得更为关键。
邓普西说,西太平洋上充满了对领土和资源的诉求,这是一个关键地区。作为一个太平洋国家,美国的安全和经济繁荣与这一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说,美国需要通过法律手段加强军事存在,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通过将让美国更加强大。
在此问题上,一些美国媒体说得更为直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报道称,在南海等问题上,“如果美国拥有坚实的法律基础,以法律条款为依据解决这种纠纷,美国才能更好地抗衡中国以‘咄咄逼人的政策’主张海洋权利的做法。为实现这一点,参院必须要尽快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一些美国军方人士认为,在南海问题上,反驳中国的最佳办法就是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参与全球谈判。正在力促美国参院批准加入这一公约的共和党籍前参议员华纳称,如果批准加入公约,美国就能够在谈判桌上而不是通过一系列海上对抗来反驳中方观点。如果美国不是缔约国,那么美国只能施行“炮艇外交”。
据悉,美国国会参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克里正在考虑就批准加入这一公约举行听证会。美国小布什政府和奥巴马政府一直推动美国批准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曾屡屡表示,由于美国不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成员国,便只能站在其规则之外,无法参与到全球海洋政策决策,其角色和地位都很尴尬。
强化军事存在反陷安全困境
本报记者采访的许多专家都认为,美国高调宣扬“重返亚太”,大幅增加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这不仅不会让亚太地区变得更安全,反而会适得其反,外部军事力量的介入正引发越来越多的安全风险。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贾拉南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何子恩对记者表示,美国试图加强在亚太地区尤其是在马六甲海峡地区的军事存在的做法可能会让自己陷入安全困境中,声称是为保障自己的绝对安全而采取措施,但反而会降低其他国家的安全感,并引发恶性循环,最后导致这一地区更加不安全。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刚对本报记者表示,美国想要做的是在扮演地区安全保护者角色的同时,向亚太一些国家推销军火。据不久前瑞典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公布的一份报告,亚太地区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军火市场,过去5年的武器进口占全球近一半。
格雷汉姆对记者说,现在马六甲海峡地区国家已达成一个共识,即外来军事力量在海峡安全问题上只能扮演一个间接角色。对于海峡地区国家而言,它们的基本立场是基于主权原则,这里是它们管辖的水域,不希望外国政府派军舰涉足,而只是希望外国政府能够帮助它们提高管理能力。
陈刚还表示,美国一系列军事动作的背后无疑是要平衡中国,但平衡并不意味着要遏制中国崛起。事实上,中国的崛起谁也无法遏制。陈刚认为,美国利用亚太一些国家对于中国崛起的“警惕和恐惧”,积极增加对该地区的投入。这给一些像菲律宾这样的国家造成一种假象,认为它们可以利用美国的军事力量同中国对抗,而这种想法是极端错误的。
(本报华盛顿、曼谷5月10日电 本报驻美国记者 温 宪 本报驻泰国记者 于景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