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徐茂公 于 2011-8-21 11:40 编辑
常坐在计算机桌前的你,是否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而且坐姿不正确,总感到莫名肩颈疼痛,甚至于无心工作?现在请你作个小测验,请你将你的头向一侧(尤其左侧)方向望去,然后将你的头45度朝下慢慢弯下去,动作做到这里,你的脖子颈肩是否感到不正常的酸痛?假如你有上述症状,就要警惕,因为你很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文明病:“胸廓出口综合征”(thoracic outlet syndrome,TOS)。 本病可发生于15~60岁的人群,以20~40岁的女性发病率最高,可能与女性的发生率较男性高1倍,并且女性的肌力弱,肩胛带下垂较男性多有关,肩胛带下垂可造成臂丛神经紧张,肋锁问隙狭窄,导致斜角肌痉挛,压迫血管神经束。胸廓出口综合征主要是臂丛神经及锁骨下动脉受压而表现出来的相应的临床症状,如手臂冰凉、容易疲劳或肩手臂或手有钝性疼痛,做上肢超过头部的活动时困难等。 局部压损伤常为物理性炎性肿胀样,分为神经受压和血管受压两类,神经受压的症状较为多见,也有神经和血管同时受压。 神经受压症状:有疼痛,感觉异常与麻木,常位于手指和手的尺神经分布区。也可在上肢、肩胛带和同侧肩背部疼痛并向上肢放射。晚期有感觉消失,运动无力,鱼际肌和骨间肌萎缩,4~5指伸肌麻痹形成爪形手。 动脉受压症状:有手臂或手的缺血性疼痛、麻木、疲劳、感觉异常、发凉和无力。受压动脉远端扩张形成血栓使远端缺血。静脉受压有疼痛、肿胀、痠痛、远端肿胀和紫。 本病在祖国医学中属“颈肩痛”、“痹证”、“痿证”的范畴,劳损及感受风寒湿邪为其病因,疼痛、麻木为其主症。绝大部分有劳累、外伤、肥胖,或各种其他肩颈部疾病等诱因,造成肩颈部肌肉的失衡、炎性水肿、痉挛、粘连,从而对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静脉产生卡压而出现症状的。病机是以气血亏虚为本,风寒湿夹杂、兼有瘀血阻滞为标,为本虚标实之证,正气不足是TOS发病的内在因素,外感风寒湿邪是TOS发生的主要原因,而瘀血阻滞、经脉不通则是TOS发病的关键,贯穿于本病的始终。 治疗 1、康复治疗 如患者症状轻,无神经损伤症状可采用保守治疗。其目标是增加胸廓出口处的空间,恢复颈肩部肌肉的平衡。首先要对疾病进行说明并作生活指导以消除患者的不安避免做使症状恶化的动作(如持重或上肢上举等);其次需通过体态训练纠正病人的不良姿势(如避免长时间的伏案工作,用橡皮带悬吊患肢等),不良姿势的改善可使肋锁间隙扩大及臂丛神经松弛;最后还应进行肩胛带周围肌肉的强化训练,以提高肌肉的持久力。另外,同时可应用热疗法、口服神经营养药、颈部痛点局封等方法。保守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症状可得到改善。Landry等报道了78%的患者保守治疗后可以重新工作,和手术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别。因此多数学者提倡对早期TOS患者行保守治疗, 2、针刺疗法 局部取穴:取患侧天鼎穴;远端取穴:根据病症可用风池、肩井、天宗、肩三针、臂蠕、手五里、曲池、手三里、外关透内关,每次选3~5个穴位。疼痛症状重时多留针或加灸。对肌肉萎缩者,选用该部穴位作电针治疗。每日1次,每次30min,10次为1个疗程。 3、推拿疗法 用点穴镇痛、弹拨松筋、活节整复。先在颈肩部双侧斜方肌、肩胛提肌、冈上肌、冈下肌、背阔肌等行轻柔的推法、拿捏法、按揉法、滚法等手法。然后在缺盆部行轻擦手法治疗,擦的方向应尽量与肌肉的走行相一致。最后行点穴手法,取天宗、风池、肩井、曲池、合谷等穴。 4、小针刀 疗法在慢性软组织损伤治疗上具有见效快,方法简单等优点,对慢性软组织损伤有剥离粘连,疏通阻滞,流畅气血,刮除疤痕,松解肌肉,解痉止痛作用。用小针刀在肋喙韧带起止点上进行剥离可使紧张、痉挛得以松解,减轻痉挛韧带对血管神经的压迫,使麻木、肿胀、发凉感得以消除。针刀对病灶局部血液循环有促进作用,促使局部炎症消除,解除了炎症对神经的刺激,使上肢睟胀症状减轻,故取得较好疗效。 5、热疗 锁骨上窝采用药物透热疗法。方药组成:当归30g,狗脊30g,伸筋草20g,五加皮20g,炙伸姜20g,透骨草20g,羌活20g,独活20g,防风15g,秦艽15g,千年健15g,川芎15g,红花15g,威灵仙15g。方法:取上述药物浸泡后,置于纱布袋中,再放入可加热容器中,容器中加水至完全浸泡药袋为止,再将容器加热煮沸后取出药袋,凉至患者可接受温度,置于患侧锁骨上窝即可,每日2次,每次约20min。
该贴已经同步到 徐茂公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