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31|回复: 0

原址修缮+迁地保护 皖南古民居穿越千年“活”在当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9 10: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社合肥6月8日电题:原址修缮+迁地保护 皖南古民居穿越千年“活”在当下

新华社记者高福海 蔡敏 朱青

为了最大程度保护徽文化的“活化石”——徽州古民居,中国政府正投入前所未有的人力、物力,进行庞大的修复工程,不仅大量原址修复古民居群,甚至连散落民间的古构件、废弃于荒野的独栋古宅也绝不疏漏,文物和古建筑专家们将这些濒危的古遗迹迁往新址,集中保护起来,重新焕发其生气。

44岁的徽州古建筑木匠方季辉小心翼翼地打开厚实的包装,取出编上号码的古民居构件,摊开拆迁搬运前拍下的照片和测绘图纸,和工友们一起,一点点按照原样重建着有200多年历史的庙上村祠堂。

在安徽黄山脚下黟县秀里影视村,方季辉和一群专业工匠们精心构建,这座从本县一处山洪多发的山脚下搬来的古建筑,内部被装饰成一个古韵十足的会议室,引来不少游客驻足、赞叹、体验。庙上村祠堂不仅由此摆脱了自然灾害威胁,还因为世界各国游客的到来再次有了“活力”。

逾9000万元投资让22幢面临自然灾害威胁或无人居住管理的濒危古民居从异地迁来黟县秀里影视村“重生”。而散落民间的砖雕、木雕等精美古构件在这里更是数不胜数。能工巧匠们精心利用这些古构建复建了一批“新”的古民居。

以木质结构为主、讲究精雕细作的古徽派建筑遍布安徽省黄山市,是徽文化的集中体现之一,更是古徽州真实历史遗存的直接体现。它和其他历史文物一样不可再生,反映的是宋元明清、甚至更早历史时期徽州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及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工艺技巧、艺术风格、风俗习惯等。

为了保护这些不可复制的历史珍宝,黄山市政府部门、古民居爱好者,甚至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们都对其保护倾注了无数心血。数量众多、遍及各地、资金需求庞大都成了挽留这些古民居的难题。

人们不断地探索着各种方式,让这些古民居不但能够对抗时间的流逝,更重要的是让它们重新获得生命力而“活起来”,秀里影视村的做法就是其中一种尝试。

黟县文物局局长倪国强说,黄山市古民居保护工作强调以“原址修缮”为主,保存本来风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也会灵活地根据保护利用现状,对散落在各地、不利于原地保护的古民居采用“异地整体搬迁”的方式加以集中保护。

黄山脚下一个名叫卢邨的古村落里,继承了祖上精美古宅的卢跃飞说:“徽州老宅子最需要的是‘人气’,只要有人在,老宅子就不会腐坏,才能真正‘活’下来。”

大批原址修缮的古民居群被开发利用出来,让世界各地的游客更充分领略徽州民俗文化魅力。几根巨大旧房梁拼成一张长桌,古代徽州人烤火桶装饰成桌凳,收租米斗倒悬着成了别致的吊灯,古祠堂门板组装成服务台……200多年历史的清代徽州汪应川故居里,几间别具特色的会议中心可以直接从网络上接受世界各地游客的预订。

不仅唐模,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地黟县宏村等很多古村落都成了大批接待学生的写生基地、摄影师的摄影店等,这些旅游新业态让更多的人了解了皖南古民居,而古民居因为有了更多人走近而更加生气勃勃。

据了解,中国投入了55亿元对黄山市的101处古村落、千余幢古民居进行保护性修缮与利用,但抢护徽文化的“活化石”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对于更多需要保护的古民居而言,它们需要精心呵护,更需要在穿越千百年后依然‘活’下去,让人们感受它、体验它,才是它真正的使命。”黄山市文化委主任王恒来说。(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11 16: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