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呼和浩特6月24日电(记者张云龙、王春燕)用20年时间,在黄河南岸1.86万平方公里的库布其沙漠上,绿化沙漠500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全球荒漠化面积的1/7000,为中国北方构筑了一条全长240多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创造这一“绿色神话”的,是被誉为当代治沙“愚公”的王文彪和他率领的亿利资源集团。
近日,联合国授予王文彪“环境与发展奖”,这是联合国自里约会议之后颁发的全球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重要奖项,用以肯定和鼓励全球范围内作出特殊贡献的人物。王文彪和他的“库布其模式”受到世界瞩目。
库布其沙漠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北部, 面积约1.8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七大沙漠。走进库布其沙漠,大棚农业区瓜果飘香,药物种植区枝繁叶嫩,沙漠新能源区高等级的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源新型产业项目摆布有致,建设繁忙,沙漠旅游区,黄沙古渡,游人如织……
这就是“库布其模式”带给世人的成果。王文彪说,“库布其模式”的核心,就是以科技带动企业发展、以产业带动规模治沙、以生态带动民生改善,破解土地荒漠化难题。
“库布其模式”的开始,是为了生存而不得不修建的生命线。1997年,亿利资源集团与当地政府和民众联手,经过3年的艰苦奋战,终于打通了第一条纵贯库布其沙漠南北、全长65公里的柏油路,创造了“大漠奇迹”。
为了保住这条来之不易的生命线,王文彪又带着员工,以灌木为主、乔灌草结合的方式给公路镶边,通过围封补种植物来巩固路基。随后,亿利集团在库布其沙漠中又修了4条公路,纵横交错,深入腹地。造绿行动也随着公路的延伸而直至沙漠中央。
大漠深处不仅能够生长甘草这样名贵的天然植物,还可以生长大白柠条、半日花、霸王、蒙古黄芪、沙冬青等200多种珍稀旱生植物和中药材。这一发现,让王文彪走上了从修路、护路到企业实施沙产业新模式的摸索之路。
变沙害为沙利,把沙漠的劣势逐步转化为优势,开发以沙漠甘草为主线的中药加工产业和沙漠观光旅游业,逆向拉动荒漠化防治,造福当地百姓。王文彪的这一想法直接促成了亿利资源集团“沙产业”的形成。
沿着公路通水、通电,在公路两侧建起绿色防护带,撵沙造林,扎网格状沙障固定沙丘;用飞机播绿,草、灌、乔结合,大面积种草种树,然后再大棚育苗,规模种植,建起“沙漠药圃”、智能温室等等。这样,亿利集团用一个“路、电、水、讯、网、绿”六配套的综合网络,破解了治沙用沙的世界难题。
库布其沙漠成了用之不尽的宝藏。20多年来,亿利资源集团建设了沙柳防护带、甘草种植区、大棚农业区、生态无人区、沙漠旅游区;大规模发展沙漠天然药物、清洁能源、新材料、高端旅游等沙漠绿色产业,仅沙漠现代甘草医药产业的营业收入每年达30亿元人民币。
“库布其模式”还改变了昔日“生态难民”的生活。2007年,40多岁的牧民乌尼尔道格陶和另外分散居住在库布其沙漠深处的35户牧民,没花一分钱便搬进了亿利资源集团投资2000多万元兴建的牧民新村。
王文彪说,20多年的实践证明,沙漠是可以变绿的,沙漠的穷人是可以变富的,沙漠的阳光产业是大有可为的。这是中国发展沙产业的宝贵经验,也为世界荒漠化防治提供了新的借鉴和帮助。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副执秘曼苏尔·恩戴耶前不久在中国举行的一次会议上表示,联合国已将中国许多治沙经验推广到非洲国家,还将通过网站展示中国及其他国家的治沙经验,为更多国际合作开拓平台。
“库布其模式”也将继续向前。王文彪表示,他将向全世界宣布,未来10年时间,投入100亿元人民币,再为世界贡献1万平方公里沙漠绿洲。(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