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02|回复: 2

外国企业对华直接投资已经开始冷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17 00:2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将会有多少人隐性失业

来源:新浪博客

让我们设想这样一幅画面,越来越多的工厂将制造基地搬回美国,而中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受困于工人工资的提升,同时又有大批的劳动力隐性失业。

这幅不幸的画面是真的,而后果是否悲惨取决于中国的应对之策。

今年5月,《华尔街日报》报道,惠而浦公司将旗下KitchenAid品牌手持式搅拌器的生产业务转回了美国本土。这只不过是制造业回流美国诸多事例中的一则,另一些大型公司如总部位于伊利诺伊州、全球最大的挖掘机和推土机生产商卡特彼勒(Caterpillar)正在将一些海外的挖掘机产能挪回德克萨斯州。美国家具生产商Sauder也在将产能从一些低工资国家迁回美国。谷歌则将新推出的无线家庭媒体播放器Nexus Q的设计和制造放在美国。而通用电气今年则在路易斯威尔市开设了一家主要生产冰箱底部冷冻室和热水器的新工厂。当地政府用掌声、财政奖励与减税,欢迎这些企业,而一向强势的工会则同意降低薪酬,以鼓励企业吸纳更多的劳动者。

在三十年的全球制造业大迁徙后,全球迎来一波轮回。美国鼓励制造业回流与储蓄,从80年代开始依靠金融战无不胜的体制,回到金融与实体、消费与储蓄两条腿走路,这是不可逆转的全球大趋势。

1979~1993年,美国制造业流失的工作岗位数量为230万。在2009年9月召开的G20会议上,奥巴马提出“可持续和均衡增长框架”建议后,2010年8月11日,《美国制造业振兴法案》生效,旨在帮助美国制造业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提振实体制造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波士顿咨询集团(BCG)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总部设在美国的制造业高管有超过1/3的人计划将生产从中国转回美国,而埃森哲咨询公司(Accenture)的报告显示,受访的制造业经理人有约61%表示,正在考虑将制造产能迁回美国,以便更好地匹配供应地和需求地。

制造业回流,似乎是因为中国工人的成本上升了,实际上是中国工人的工资效率下降了。

波士顿咨询公司与其他民间智囊不止一次强调,中国工人工资正在上升,美国经济和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德安·贝克尔表示,中国工人的工资大约为每小时2到3美元,几年前则为不到1美元,而在美国,大约每小时为18到20美元。波士顿咨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00年中国制造业时薪仅52美分,美国为16.61美元。到2015年时这两个数值将分别达到4.41美元和26.06美元。波士顿咨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贾斯汀·罗斯(Justin Rose)表示,中国东部制造业中心地区,工人每小时的工资水平至多不过3.40美元到3.50美元,依然只有美国格林威尔地区的大约四分之一。

关键问题是,美国制造业工人每小时的产量平均是中国工人的三倍左右,因为在美国,自动化程度更高,生产流程也更高效。而中国的大多数工人,绝大多数没有受过专业的技术培训,政府新近开办的许多大学开设了一些无用的专业,似乎主要是为一些人提供教职,而对于企业真正所需的中高端技术工人,却缺乏高效的、行之有效的培训渠道。另一方面,正在建立的全民保障体系,成本主要由企业与工人承担,但以往异地工作动辄清零的医疗保险等,显示了政府对企业与工人的体制性掠夺,保障体制分配的极度不公。

另一方面,全球通胀造成成本上升,全球主要原材料价格预期不明确,显示企业难以对未来做出明确的判断。如由于价格上升,导致运输成本持续上涨。经济和金融分析机构IHS Global Insight的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的4年,由于油价上涨以及船只和集装箱运力削减,运输成本已经上涨了71%。

全球供应链非常脆弱,为了降低成本,各企业纷纷降低库存甚至实行零库存,一旦出现大灾难如日本大地震,全球的汽车等重要行业供应链就彻底完蛋。因此,一些企业宁愿增加成本,将重要供应基地搬回本国,或者将终端组装搬回家,以满足当地消费者苛刻的口味。

中国企业并非无用武之地,搬回美国的惠尔浦搅拌器,其注塑机、绝大部分原材料仍来自于中国,而东南亚等国生产的鞋袜等中低端的机械,主要进口自中国,这是中国三十年经济发展的最大成果,形成了中低端工业品的完整产业链,可以生产中低端的大型机械设备。但是,中国制造没有形成任何一个品牌,甚至安全信誉,made in USA能够产生溢价,而来自中国的产品将有信用折价,这也是高端品牌固守本土的主要原因。

美国制造回流不那么可怕。很难想像,美国会把全部的制造业都搬回美国,由美国的工人而不是印度班加罗尔的工人来接听电话。世界产业还是会全球化,只不过中国出口盛极而衰经历了完整的轮回。

在此艰难时刻,如果改变体制,使中国工人的效率提高三倍,工资上升与全民保障的风险将被克服,如果以国企式的普遍就业、降低效率与增加“公家人”来应对可能的失业率上升,中国将进入计划时代的隐性失业。假设4000多万“公家人”中多余的1000万左右被撤革,假设机器取代了目前五分之一的工人,那么,中国所谓的用工荒就会露出效率低下、素质荒的真相。

调查显示外商投资正撤离中国

来源:新华网

外媒称,外国企业对华直接投资已经开始冷却。

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近期的调查,今年1月至5月,外国企业对华直接投资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去年外国对华直接投资为1240亿美元,比前年增长8%。中国接纳投资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报道称,自2009年金融危机时一度下降后,外国对华投资一直呈上升态势,此次却表现出再度下降的迹象。与此同时,前往东南亚的外国投资正在快速增加,显示出跟中国脱离的迹象。

由于欧债危机等因素造成世界经济减速,欧美企业的投资意愿减退。同时,正如分析人士所说:“中国工资的快速上升,也使得投资者更多选择前往东南亚国家。”

过去30年,中国内地的快速发展吸引了来自香港、台湾地区、日本和美国等地的投资。中国利用国内丰富而又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努力实现了出口振兴。

报道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中国的工资和土地价格也在上升。外资企业正在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加速转移至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去年,东南亚各国吸引外资达到1170亿美元,比前年增长了26%,今年可能超过中国。

UNCTAD的统计还显示,中国企业去年向外国投资651亿美元,比前年减少了5%。排在美国、日本和部分欧洲国家之后,名列全球第九位,而前年其排名则是第六位。这是2003年“非典”以来,中国的对外投资首次减少。

据认为,对外投资的减少是由于外国对中国投资的戒备越来越强。在欧美国家,企业担心中国企业收购欧美企业造成技术流失。而在发展中国家,对中国企业滥采资源等做法的反对之声日益强烈。(参考消息网)

外资撤离,中国低成本优势不再

来源:西祠胡同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最近,部分美国企业的回迁动作引起了市场的关注:福特汽车公司,要把1.2万个工作岗位从墨西哥和中国迁回美国;咖啡连锁企业星巴克,也把它的陶瓷杯制造,从中国转回美国中西部……

这并不是某些企业的个别行为,来自政府部门的统计数据也印证了眼下外资投资意愿的低迷:今年前五个月,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同比下降超过10%,实际使用外资下降近2%。

部分美国企业从中国的悄然撤退,究竟意味着什么?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是否就此发生改变?

今年3月以来,美国消费品巨头佳顿、卡特彼勒等世界五百强企业,纷纷将部分产品从中国多家代工工厂撤回本土生产。离开中国的原因,不尽相同。但他们普遍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廉价的产品制造基地。

用工成本大幅提升 企业遭遇“招工难”

不仅仅是美国企业,用工成本上升,已经成为所有企业的共识。某美国化工企业中国负责人李小军告诉记者,如今的产业工人中,绝大多数是80后、90后,新生代的年轻人除了生存之外,更期待企业给予他们更多。

李小军:你做外贸,有时候不得不加班加到晚上10点,要赶一个货柜,他们不愿意加班。像我们那边的工厂,每天干到傍晚6点,他就不干了。你叫他干,他都不干了,你再让他干,他说我回家了,不到你这里上班可以吧。所以人的观点一直在变,你像我们厂里面,打乒乓、看电视、唱卡拉ok,专门给他们盖一栋楼,上网都有了,还要怎么办呢。

不仅仅是沿海地区,中国中西部地区的用工成本也大幅提高。李小军说,他们在山东、苏北建厂时,也遇到了东部地区同样的问题:招工难。李小军始终没想明白:开出和上海一样每月2500块的条件,为什么还是招不到足够的人。

李小军:在山东那个一个镇上开了一个工厂招了600个人,原来都很高兴得,今年也碰上困难。发到2500块钱,不知道这些人怎么搞的,不来了。

中美生产成本差距逐步缩小 主要贸易伙伴投资能力下降

不可否认,随着用工成本的上升,中美生产成本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美国波士顿企业管理顾问公司发布的《美国制造业归来》报告指出,未来五年,在美国制造的产品,生产成本只比中国沿海城市略高5%到10%。但不可忽视的是,中国在丧失成本优势的时候,美国生产效率上的特长,一览无余。

前不久,商务部公布的相关数据也印证了眼下的吸引外资形势,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介绍了今年前五个月的吸引外资情况:1-5月,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9261家,同比下降12.1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71.1亿美元,同比下降1.91%。

再来看其中的关键数据:今年前五个月,美国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增长0.29%,欧盟对华投资下降了5.0%。美国投资的基本持平,欧盟投资的小幅下跌。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刘亚军此前表示,这和美国的“制造业回归”政策有很大关系。

刘亚军:因为美国金融危机之后,它整个经济的复苏不是很顺畅,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另外一个从美国这个角度来说,本身“选择美国”“制造业回归”等等一系列措施,也会吸引一部分海外投资到他那里,留住一部分可能要到海外投资的企业留在美国本土投资。从这些多种因素来讲,这个趋势也是我们并不很意外的。

提出“制造业回归”政策,签署制造业促进法案……随着美国一系列重振制造业的政策出台,今年5月,道琼斯工业指数达到4年来最高指数。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刘亚军认为,主要贸易伙伴投资能力下降,我们要保持关注。

刘亚军:因为毕竟美欧到中国投资的企业有相当一大部分技术水准相对比较高,无论是传统的产业方面,还是新兴的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新兴产业方面,美欧实力还是比较强。

低廉成本老路行不通 技术创新才是王道

部分美国企业从中国大陆回流到了美国,也有部分美国企业正在寻找更加低廉的劳动力市场。所有的一切,是否预示着中国即将告别“世界工厂”的时代?会不会有一天,印度、越南等国家,成为国外顶级品牌的最大供应地?刚刚从印度考察回来的李小军说,中国在劳动者素质、产业链完整度、基础设施配套、政策环境等方面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李小军:就我们这个行业来说,产业链很长,产业链长有一个好处,国外要把产业链搬运到他们国家很困难。像我们去看了印度,他要搞电镀、搞染色几乎不可能,他水就不行根本没办法搞,他只能从中国采购。我们去他仓库里,所有的原辅材料配件全部都是MADE IN CHINA,他就是利用当地劳动力便宜,1000块钱组装起来的就OK了。

美国部分制造企业撤离中国,提醒着我们不能再走依靠低廉成本的老路,必须要以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为重点,促进产业升级。只有这样,我国制造业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才能占据有利位置。
发表于 2012-7-17 20: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希望国内相关部门积极做好应对准备。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21: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言实之 发表于 2012-7-17 22:56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希望国内相关部门积极做好应对准备。

冷却了也好,中国人可以自己做主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16 15: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