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开罗9月18日电随笔:开罗的椰枣熟了
新华社记者蔺妍 李来房
进入9月,埃及街头巷尾便添了许多椰枣摊,味道甜香而有益健康的椰枣是最受当地人欢迎的果品之一。
近些年的椰枣摊还逐渐演变成一种街头文化,椰枣商贩每年会依“年景”给不同档次的椰枣起名。早年间以影视明星为主,近年开始与政治挂钩。2009年奥巴马刚上台时曾以亲民形象赢得部分阿拉伯人好感,因此质量好的叫“奥巴马椰枣”,比品质较差的“布什椰枣”贵两倍。
而今年,埃及局势动荡带来了新名词,最昂贵的“牺牲者椰枣”和“革命者椰枣”,要卖到每公斤40埃镑(约合40元人民币);其次是叫做“自由解放”“1月25日”和“退位”的椰枣,每公斤约20埃镑(约合20元人民币)。
今年,开罗社会经历了大变化,但不变的是尼罗河畔的椰枣树。眼下,它们又如约在初秋结出了繁茂的果实。落日余晖下,椰枣树沿尼罗河平缓的弯道勾勒出精巧的剪影。
从开罗市区沿尼罗河滨河道驱车向南,约半小时便驶入开罗南部的赫勒万郊区的椰枣林。修长的树干高达10余米,顶端巨大的齿形叶犬牙交错,遮住了苍穹,金色的夕阳透过枝叶碎成地上的影子,果实一簇簇地编织着秋色。
椰枣庄园主塔里克说,普通椰枣其实只要2埃镑一公斤,一些非常优秀的品种每公斤也不过卖4到8埃镑。这些高价位的椰枣,不过是商家的宣传。埃及网站分析人士认为,近5年来,大众关注焦点明显从娱乐圈转向政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众情绪。
椰枣树,常常与沙漠、金字塔、骆驼一起,成为埃及风情的标志。旅游景点贩卖的纸草画、手工地毯上的树木图案,正是埃及著名的椰枣树。
约公元前5000年,苏美尔人就知椰枣树的雌雄,并掌握了人工授粉技术,而古埃及人则将其推广,一直传播至南亚、北非及欧洲,西班牙人又于1765年把它带到了美洲。
在埃及,椰枣种植非常容易,不用灌溉、修枝、打理,病虫害也很少,“采摘,基本上就是种椰枣所需的全部工作。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出产约670万吨椰枣,其中埃及出口量居首位。
中国史书对椰枣树也多有记载,《北史·西域传》和《隋书·西域传》中提到的波斯出产的“千年枣”,《齐民要术》中的“石虎苑中有西王母枣”,都是说的椰枣。
考古学家确认,公元前3000年的西北非,椰枣是当地人的主要食物,几乎像水一样,是生命的源泉。直到今天,椰枣还是一些生活在撒哈拉沙漠深处或高原荒野居民的主食。
每年斋月期间,穆斯林往往以一颗椰枣开斋。一些人在傍晚时分,拿上一盒洗好的椰枣站在街头,分发给路人,以示慷慨和友好。
在椰枣园里,拣上几颗金色的椰枣,在手中轻轻一搓就可去皮,里面半透明的果肉入口即化,更令舌尖久久留着甜蜜的味道。
离开椰枣林时,已是繁星满天。不由得想,明年开罗最贵的椰枣又会取个什么样的名字呢?(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