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转播到腾讯微博
非洲出租车司机阿卡德正在使用中国制造的手机。本报记者苑基荣摄 巨大的停车场、与全球同步上映的院线大片、时尚的专卖店、拥挤的网吧、便捷的取款机和银行、拿手机听着MP3的消费者……这不是发达国家的街头,而是赞比亚首都卢萨卡的阿卡德斯购物中心。
品味升级
非洲消费者品牌忠诚度高达58%
这是非洲正在兴起消费文化的体现,阿卡德斯购物中心仅是一个缩影。麦肯锡非洲消费者观察中心主任鲁索对本报记者表示,非洲消费能力不断提高,世界已经感受到非洲巨大的消费市场潜力。鲁索说,自2000年以来,非洲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45%来自消费领域。从2000年到2010年,非洲私人消费增长了5680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非洲消费行业规模再增长约4100亿美元。
鲁索说,非洲消费市场需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层次由低向高发展,领域不断扩展,内容日益丰富,质量不断提高。麦肯锡非洲消费者观察中心2011年和2012年在非洲10国的15个最大城市对13000名消费者进行调查,于上月初发表了该领域的首份研究报告——《非洲消费者崛起》。报告指出,非洲消费者正日益追求品位和奢华。向往新潮,58%的受访者选择衣服首先考虑时尚;品牌忠诚度高,非洲消费者品牌忠诚度为58%,49%的受访者选择去专卖店购物。此外,一半以上受访者通过网络浏览最新款式。鲁索表示,除了食品等基本生存需求外,非洲消费者还掀起了网络、金融和旅游消费新需求热潮。56%的调查者拥有上网设备,22%的人每周花在网上的时间超过10小时,70%的人拥有一张银行卡。
口味独特
他们认为有霜是冰箱功能正常的体现
“经济和人口的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贫困人口下降,中产阶级崛起,商业环境改善,贸易开放度不断提升,技术创新等因素推动了非洲消费文化的兴起。”鲁索说。跨国公司和当地企业为了抓住非洲消费市场日益涌现的商机,不断加强本土化战略,深入了解非洲消费者的偏好和品位。
“我们店里卖的冰箱只有一款具有除霜功能,”南非“家与家居”家电专卖店经理库瓦尼说,“非洲人的质量观和其他地方的人很不一样,认为有霜是冰箱功能正常的体现,因此进入非洲市场的大部分冰箱专门去掉了除霜这一功能。”他还说,洗涤功能简单易操作是非洲消费者购买洗衣机的主要衡量标准,因此程序复杂的全自动洗衣机在非洲大陆市场渗透率非常低。为了迎合非洲消费者的口味,记者还发现南非米勒酿酒有限公司推出了用木薯和高粱制作的啤酒。
不过,开发非洲消费市场也并非一帆风顺。“这是非洲”网站日前报道,随着消费市场的崛起,非洲假冒伪劣商品也随之增多,其中通信和医药行业是重灾区,肯尼亚3000万手机用户中约10%使用的是伪劣手机。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非洲药品约30%是假药。边境管理松散、监管执法薄弱、消费者追求低价等因素使非洲成为全球假冒伪劣商品的温床。此外,非洲市场结构不合理、销售渠道不完善、技术水平不高、基础设施落后、社会动荡和腐败等都对非洲消费市场构成不小挑战。
格局改变
中国机电商品在非洲逐渐占主导地位
“非洲近10年来年均约5%的经济增长率与中国的贡献密不可分,是中国为非洲提供了发展新机会。”南非金山大学高级讲师科菲·库阿库说。非洲市场上,从针头线脑的生活用品到汽车机电大宗工业消费品,“中国制造”无处不在。南非标准银行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自2002年以来,中国商品在非洲所占的市场份额已经提高了2倍。2011年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已占非洲大陆总进口商品的16.8%。
“这是中国手机。”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出租车司机阿卡德拿着手机告诉记者。阿卡德表示,中国商品让他省了不少钱,要是没有中国商品,自己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用上手机。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南非销售主管约翰说,5年前中国商品有些质量是不太好,但现在中国商品质量提高非常快。英国《金融时报》有报道说,10年前非洲消费者喜欢中国的低价商品,随着中国企业在价值链上的提升,现在非洲消费者依旧喜欢中国商品,因为中国商品质量在提升,性价比更高。在中国公司工作能讲一口流利中文的南非女孩珍妮说,她家乡的阿非利卡人吃穿用几乎全是中国制造,中国商品的多元化能满足非洲各阶层的需求。
中国驻南非大使馆的一位官员对本报记者表示,非洲的中国商品已从传统的轻工业品为主,升级为汽车、通讯等机电商品占主导的格局,且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高新技术商品的比重不断上升。中国对非出口商品总体上质优价廉,设计、研发、制造和服务贴近非洲市场。接下来中国还将继续与非洲国家探索建立短期打击与长效治理相结合的联动机制,净化非洲消费市场环境。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