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拉萨4月3日电 题:“军人都是这样的”--一位20年军龄老兵的救援故事
新华社记者 王昀加
消炎药、止咳糖浆、利巴韦林片、金嗓子喉宝……在军装宽大的口袋里一翻,詹清一下找出了五六种药品,但他的嗓子还是哑了,说起话来伴着阵阵咳嗽。
今年39岁、有着20年军龄的詹清是武警交通二支队副支队长。3月29日,西藏拉萨墨竹工卡县斯布村泽日山发生山体滑坡灾害,200余万方的砂石在3公里长的山坡上呼啸而过,83名工人转瞬间被埋在了千钧砂石之下。当晚,驻扎在拉萨的詹清就收到了赶赴灾区进行救援的命令。
来不及细细整理,没有和远在江西的妻女打个电话,詹清和战友们即刻出发、赶赴前线,成为第一批抵达灾情现场的武警交通部队官兵。他心里很清楚,早一分钟开始救援工作,就多一分找到生还者的希望。
救援伊始,后勤给养难以保证。压缩饼干是詹清的主食,方便面是难得的美味,灾害现场的平均海拔达到4500米,水的沸点降低、温度不够,方便面很难泡开,他就着温水把面饼囫囵咽下;夜晚,山区开始下雪,气温降到零度以下,刺骨的严寒无孔不入,开始救援的头两晚,詹清基本没合眼,感冒趁机悄悄缠上了他。
轰隆隆的挖掘机挖出一斗又一斗的砂石……3日白天,距离“3·29”山体滑坡灾害的发生已经超过120个小时,虽然找到幸存者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但在救援现场,至少50台挖掘机仍在努力挖掘,卡车把忙碌许久疲惫不堪的救援人员运到山下休息,又把生力军运送到救援现场;卫生防疫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在紧张的忙碌,给所有进出救援现场的车辆进行消毒;在救援指挥部里,探讨下一步工作方案的会议正在进行,当天的工作,又将持续到深夜……
据“3·29”山体滑坡灾害前方救援指挥中心发布最新消息,截至3日17时,救援人员已经一共搜寻到66具遇难者遗体。
搜寻工作连续进行,战士们难免会感到疲惫,而自己需要为麾下战士的安全负责,这也让詹清感到了很大的压力。一方面,他不希望战士们在救援过程中受伤,为此白天他要时刻守在挖掘现场,避免危险情况的出现;等晚上指挥部宣布作业结束后,他还要检查挖掘机的摆放、保养、加油等情况,安排战士先躺下休息,自己至少要忙碌到凌晨,早上6点就必须起床,为新一天的工作进行准备。
压力的另一方面,则来自于悬在救援人员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据专家介绍,灾害发生源头尚存350万方碎石,随时有发生二次滑坡的可能。每次指挥部发出紧急避险的指令,他都要声嘶力竭地大叫,让还在操作挖掘机的战士们赶紧撤退,“尽管所有人都配备了对讲机,但是挖掘机里噪音巨大,如果不高声大喊,对方就很有可能听不见”。
“我把战士们带到了这里,我就要把他们平平安安的带回去。”詹清沙哑的嗓音里,透着坚毅和果决。
虽然曾在西藏参与过多次突发事件的紧急救援,但詹清坦言,自己这次“是被高原反应整惨了”。由于这次救援作业战线很长,救援指挥部设置在了距离武警交通部队挖掘区域100多米的一个坡上,“这段路平时肯定不算啥,可在高原上感觉就不一样了,尤其在人已经很疲惫的情况下,上山时真是举步维艰,每迈一步都感觉好难”。
詹清告诉记者,他每天至少得去指挥部五六次,由于现场道路狭窄、车辆有限,基本上他只能依靠步行完成这段艰程,“有时候真觉得好累,觉得似乎腿一软就会倒在地上,但我必须坚持,多少兄弟还在拼命工作,我不能躺下休息,不能泄了大伙儿的气”。
疲劳、感冒、大喊大嚷、心理压力、高原反应……虽然现在的后勤服务保障能力已大幅提高,功能完备的帐篷区已经搭建完成,米饭和热菜代替了压缩饼干,也有了充足的药品储备,但詹清的身体状况并没有改观,嗓子又干又痛又哑,严重的咳嗽让他夜不能寐,“工作结束前,我这嗓子肯定好不了啦,等工作结束后,我下去打吊针,就没问题了!”
詹清告诉记者,他上次回家探亲是在去年4月,时隔已近一年。平时他和家人每天都通电话,但有时遇到一些紧急状况或隐秘任务,十天半个月没法通电话也属正常,家里也都习惯了。
“现在和家里通电话后她们肯定要担心,上面的信号又不好,不如等工作结束后再说。军人都是这样的,或许等今年休假时,我会告诉她们这次的救援经历。”他说。(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