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用机器读取人类梦境内容,这听上去像是科幻电影情节,但科学家确实在努力让“读梦机”成为现实。
任职于日本国际电气通信基础技术研究所的堀川友慈等人目前正研发相关技术。他们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报告说,已开发出一种读梦程序,在实验中读取梦境内容的准确率高达60%以上。研究人员说,这可能是首次成功读取人类的梦境内容。
据研究人员介绍,他们招募了3名20岁至39岁的男性志愿者,参与为期10天、每天3小时的读梦实验。志愿者一进入睡眠6到7分钟,就会被唤醒以描述梦境,研究人员同时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将志愿者睡眠时的大脑活动记录下来。
研究人员据此整理出3人睡梦中一些常见内容,比如树、男人等,并将这些内容分成大约20个类别,然后又与3人清醒状态下见到相似场景时的脑活动相比较,得出每个类别的脑活动特征。研究人员开发的电脑程序,能学习、识别并破译出这些脑活动特征。
堀川友慈说,当他们利用这种电脑程序再次进行实验,读取3名志愿者的梦境内容时,发现其准确率达到60%,“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不能归因于运气”。
不过,一些神经科学家对这一实验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堀川友慈等人研究的并不是“梦”,而是所谓的“快入睡时的幻觉”,因为3名志愿者在实验中只有较浅的睡眠,而做梦通常出现在这之后的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对此,堀川友慈说,最新研究表明,做梦与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并无关联,在非快速眼动阶段同样会做梦。
《科学》杂志援引哈佛大学医学院专家罗伯特·斯蒂克戈尔德的话说,尽管能完整读取人类梦境的机器离现实还相当遥远,但堀川友慈等人的新研究成果“在细节和成功率上令人惊叹”。他说:“一个让人激动的可能性是,这一技术将来可能揭示的不仅仅是我们记得的梦境内容,还有可能包括我们所忘记或者没有注意的梦境内容。”(完)(综合新华社驻华盛顿记者林小春 任海军、驻东京记者蓝建中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