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成都5月12日电 题:北川老县城五年祭
新华社记者 李惠子
早上7点,北川各界群众集结,每人手拿花,黄色和白色。进老县城的路上,开始堵车。
步行进入老县城,倾斜,还是倾斜。“青浓花语女士休闲会所”的牌子挂在歪斜的楼上。建筑大都是羌族风格,羌族的羊头象征清晰地出现在倾斜的外墙上。
12日是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五周年纪念日。老县城内有座刻有“2008 5·12 14:28”的纪念碑,碑呈碎石型。石碑后的草地上是巨大的5·12标记,青草茂盛。
草地下面长眠着地震遇难者,震后这里成为遇难者的集体掩埋点。“还逝者永远的安宁。”纪念碑旁倒塌的楼上挂着字。
五年前的大地震中,北川死亡或失踪约2万人。
时间在老县城停滞。震后五年,老县城仍然保持着地震那一刻的模样。震后,老县城作为地震遗址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成为世界最大的地震遗址。
汶川地震撕裂大地,地表破裂带从震中汶川县映秀镇,经北川延伸到青川,在北川释放的能量最大,北川构成宏观震中。
“青松翠柏,断壁残垣,肃穆此间,心中戚然。”上午8时,首先是默哀,然后是北川县县长宣读祭文。
官员和群众按顺序把花放在纪念碑前,三鞠躬,肃穆而立。然后是小学生走上前献花、鞠躬。静静的音乐,风有点大,不断有零星的鞭炮声传来,没有恸哭。
一位小伙子坐着轮椅,没有腿,拿着花,身体靠在栏杆上,头埋下去。
公祭结束后出太阳了。陆陆续续又有祭奠亲人的人们走进老县城,提着纸袋,拿着花。
汶川地震后,很多老县城的居民都急切地想回老县城看看。
2009年成立的北川老县城保护工作指挥部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赵凯生说,指挥部对主干道和歪斜甚至毁损的政府大楼、北川大酒店、林业局等地标建筑以及重要事件发生地进行了加固,“保持遗址的原真性和最小干预。”2010年5月,老县城遗址开放。
“保护地震遗址是时代和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残垣断壁上的大字写着。
整个北川老县城有20多栋建筑。老县城最初在1953年建成。上世纪80年代又拓展了面积,新区中一些比较新的房子,地震后仍完好无损地屹立着。赵凯声指着不远处一栋完整的大楼说,这栋楼里的房子均为小开间,面积小更抗震。
他说,地震遗址保护面临的压力主要是由于县城不能封闭,五年来,陆续有老县城的居民回来祭奠亲人,对遗址有影响。另外,迫于唐家山堰塞湖的威胁,指挥部准备在今年汛期开始后实施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对河流进行改道,减少对老县城的威胁。
距离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不远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9日起免费向公众开放,锈蚀钢板外观的主体建筑名为“裂缝”。北川县城和附近乡镇居民在纪念馆前排起了长队,很多参观者在地震中失去了亲友。
朱蓉福的丈夫和女儿在地震中遇难,11日,她和16岁的儿子来到纪念馆,12日来到老县城“看望”丈夫。
“筑起北川不屈的脊梁。”通往北川老县城的路上,牌子赫然立在路边。
公路被夹在两山之间,满眼郁郁葱葱的绿色,感受不到五年前的惨烈。经封山育林,山上的植被基本恢复。
这一中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盆地向藏东高原过渡的深山峡谷地带,北川县城处在一个几乎封闭的山谷之中。五年前,深山里的羌族居民逃难时,寄希望来自于北川县城的救援,然而,当出山报信儿寻求救援的村民看到北川县城的样子时,惊呆了:“北川县城怎么没了?”
羌族是“云朵中的民族”。25岁的吉娜羌寨导游刘欣说,地震前不少羌族居民过的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终日上山劳作,很晚回家。羌族居住在山区,耕地多在山坡上。“路不好走,很穷。”
地震后的吉娜羌寨依山原地重建,成为北川旅游景点。37米高的“羌乡第一寨”碉楼如入云端。震后,北川重点打造知名旅游目的地。北川县县委书记刘少敏说,北川是省级贫困县,经济底子薄,产业发展欠缺,计划用八年时间“将贫困县变为小康县”。
如今的北川,已然是座新的城市。(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