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491|回复: 0

婚姻市場的變遷:更多女性不想嫁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10 18: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曾幾何時,女人似乎比男人更迫切地要走進婚姻。然而,這種一概而論的觀點在今天已不再適用。


女人的偏好決定對「丈夫」的需求,而男人的偏好決定「丈夫」的供應,那麼到底是女人的選擇還是男人的選擇在推動當今的不婚浪潮呢?這很難說,但存在一些明顯的性別不對稱。比如,最近對適婚年齡未婚黑人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尋求長期婚戀關係的女性只佔25%,而男性卻佔43%。





或許一些人在尋找潛在終生伴侶時不喜歡用供需這樣的概念。畢竟,我們喜歡把自己,以及我們的伴侶,當成獨特的個體,而不是替代品或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但是,婚姻市場的概念對於婚姻作為一種制度的演變提供了一些有用的洞見。它也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市場不總能針對新的情況做出高效率的調整。


婚姻作為一種契約關係有自己的價格。它為未來的伴侶們既帶來成本又帶來效益。這個契約涉及經濟支持和家庭關懷的承諾,其條款可以是完全平等的。


但是這些條款也可能對男方或者女方更加有利。比如,英美法律傳統上會在婚姻中賦予男人更多權利,同時當今的一些宗教傳統還鼓勵妻子(但不是丈夫)做出順從的承諾。

經濟預期很重要:不僅是男女之間的收入對比,還有他們在家務和照顧家人上投入的時間和精力的對比。

女人如果沒有什麼選擇(比如當她們獲得經濟獨立的機會受到限制時),就會願意對婚姻付出更高的價格。想要結婚的女人供應增加,就會降低男人對婚姻付出的價格。

在這種情況下,正如經濟學家肖莎娜·格羅斯巴爾(Shoshana Grossbard)所說,丈夫可以為家務活支付較低的「准工資」。

一旦想要結婚的女人數量減少,婚姻的條款就會變得對女人有利。她們有望從家庭總收入得到更大份額,並得到更多休閑時間。而丈夫將更有可能交出一些決策權,並且做更多家務和照顧孩子的事。

婚姻市場的格局意味着,新娘的議價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她的新郎有多少其他選擇(反之亦然)。婚姻條款的不斷變化,讓女人經濟地位改善的影響變得複雜。一方面,男人應該喜歡與高收入的女人分享收入的前景。但從另一方面來說,他們或許會覺得難以適應新的社會角色。

大量研究似乎顯示,性別角色實際上幾乎沒有改變。在近期的一篇文章中,瑪麗安娜·伯特蘭(Marianne Bertrand)、傑西卡·怕恩(Jessica Pan)和埃米爾·卡梅尼察(Emir Kamenica)提供證據說明,妻子往往試圖扮演傳統的性別角色,目的顯然是為了讓她們的丈夫放心:她們不是威脅。(《紐約時報》在一篇報道及一篇評論文章中提到了他們的研究成果。)


這些經濟學家還提出,妻子收入高過丈夫的夫婦對婚姻的滿意度較低,更有可能離婚。但正如社會學家菲利普·科恩(Philip Cohen)所指出的,這個說法的依據是20多年前的老數據,而且忽視了大量社會學研究。


在美國,近年一些態度已發生變化。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最近的一項調查,今年只有28%的受訪者同意「丈夫比妻子收入高一般對婚姻更有益」的觀點,而在1997年,持這種觀點的人佔40%。


經濟因素或許對態度轉變的速度產生了影響。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生黃志修(Jisoo Hwang)對日本女性大學畢業生不結婚的現象進行了一項有趣的研究。她發現,母親有工作的男性態度不如其他男性傳統,也更傾向於結婚。她推測,日本女性就業相對來說在近年突然增加,使日本男性更難適應。

美國的一些證據似乎表明,階層和教育也會影響角色適應。與其他美國人相比,富裕的情侶更有可能結婚,這或許是因為他們不需要重新協商性別角色;他們可以通過花錢購買——餐廳進餐、兒童看護及清潔服務——來替代妻子的傳統家務。


女性和男性對長期承諾的需求似乎都在穩步下降。科恩令人信服地斷言,我們不應該為這種轉變感到惋惜,而是要適應選擇結婚的成年人減少的世界。

就像同性夫婦所深刻展示的那樣,對婚姻的需求並不是基於某種自然的性別分工,而是基於使個人承諾得到公共認可的願望。

認識到這一點的男性和女性,在尋找伴侶時可能會具有明顯優勢,無論他們是否有幸與自己所愛之人實現長期均衡。


Nancy Folbre是馬薩諸塞大學安默斯特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的經濟學教授。

本文最初發表於2013年6月17日。

翻譯:張亮亮、許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1 09: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