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北京7月23日电新闻点评:超级高楼不应盲目盯高度
新华社记者杨骏
人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理想,未因多年前“9·11”袭击而止步。包括美国芝加哥和中国上海、武汉、长沙等地在内的超级高楼设计建造工作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其中湖南长沙就将兴建世界第一高楼“天空城市”,建设工作预计7个月。这座高838米的大楼光配备的电梯就达104台,建成后比著名的迪拜哈利法塔还高出10米。
支持超高建筑的建筑师和决策者都认为,超高层建筑不仅地面利用效率极高,还可以显示城市的实力与远大抱负,具有标志性和象征性,其作用无可替代。
也有不少建筑师和专家指出,未来的摩天大楼必须有质的提高,如今在设计摩天大楼时,防撞、防火、抗震等安全性指标已经放在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此外,大楼建成后,后续工作更加繁重,涉及如何兼顾环保及经济、如何运营、如何规划好周边交通和人流等。因此,更上层楼的不应只是高度,对上述各类问题的重视、规划和保障水平必须随着楼层的增高而大大增加。
就建筑安全来讲,“9·11”事件中世贸中心的倒塌给建筑界上了一课。现存摩天大楼普遍使用的是钢框架结构,其特点是将主要负荷集中在中心位置,这种工艺使建筑达到了400米以上的高度。由于下面的楼层要承受大部分重量,因此较高的楼层主要采用轻型钢材。世贸中心的设计者之一、华裔建筑师王昭藩曾对媒体说,世贸中心采用的正是这种工艺,它的高层楼板很薄,梁柱都是小钢梁,支柱都在外墙,经火一烧,内部先软化掉落,层层积压,就向里面塌陷。
因此,超级高楼设计应更多地考虑把防火钢筋混凝土与钢框架结构组合起来,加固上层结构,从而加强大楼的抗冲击、抗燃烧能力。
为了消除由风引起的楼体摆动和地震影响。超级大楼一般在开工前都要进行模型风洞测试,以检测其结构的稳定性,而减振系统必须经过高度改进,才能使超级大楼更加稳固。
当然,还需考虑一旦发生火灾时的疏散功能。目前世界各地的消防扑救高度最多不到300米,因此一些专家认为超高建筑自救尤为重要,比如增加楼道内消防喷头和疏散通道,改进空气流通系统设置,加强大楼灾情预警控制系统等。
以人为本、与环境和谐也是未来高楼建设所要凸出的理念。高楼大厦不能总让人充满敬畏,而是要作为当代人活动的舒适场所。世界各地的超级高楼建设热,是否顾及人们日常的生活和观感,值得观察。
至于超级高楼的选址和经济性,近些年来广受关注,已有一些高楼因选址和运营不佳而出现大面积空置。美国哈佛大学建筑技术教授基尔·莫日前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说:“无论从城市规划还是生态学角度看,在郊外建设摩天大楼都是一个糟糕的想法。”然而选址市内,又遇到建设安全和运营安全等问题,因此除了“高度”问题,在哪里建设超级高楼,如何使高楼得到充分利用,已成为城市规划者和建筑师必须慎重考虑的重要问题。
随着建造600米甚至800米以上摩天大楼的技术问世,人类将缔造越来越多的世界建筑之最。然而超级高楼遇到的问题并没有减少,除了安全与环保,后勤保障、高效运输、节能、垃圾处理和经济等都需要考虑,设计师与开发商在多大程度上能解决这些问题,将决定未来超级高楼的命运。(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