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莫斯科7月27日电随笔:中国游客出境游 莫把他乡当故乡
新华社记者刘越
7月,莫斯科红场,没有一丝燥热,天朗气清,绝对是避暑休闲的好去处。然而中国游客们的阵阵喧哗却为这眼前的美景添加了些许不和谐的因素。
“哎哎,快给我在这儿照一张!”“这叫什么教堂来着?看着跟搭的积木似的……”在红场上驻足个三五分钟,就会听到这些熟悉的乡音。
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如今很多中国游客愿意走出国门,感受异域风情。俄罗斯作为中国的山水邻邦,加之文化上的差异,也越来越成为国人出游的目的地。2012年中国“俄罗斯旅游年”的成功举办更是向中国人展示了俄罗斯的丰富旅游资源,吸引了不少游客。根据俄联邦旅游署的统计数据,中国访俄游客人数2012年同比增长47%。
这也就解释了在红场上为何这么频繁地遇见“老乡”。在异国他乡遇到这么多中国同胞,自然感到亲切。但是一些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着实让“自己人”尴尬。
一名经常在莫斯科带中国游客的中国导游告诉记者,中国游客最近几年素质有所提升,但仍避免不了一些不文明的“顽疾”。他说:“现在最让我们头疼的就是,咱们的游客总是大声喧哗,还随地扔垃圾。每次出行之前,我们都三番五次地提醒游客,俄罗斯人很喜欢安静,也爱整洁,所以在公共场合尽量说话小点声,但是你看,还是这样吵吵嚷嚷的。”
看到有中国游客拿出报纸准备铺在广场阴凉处席地而坐,这名导游连忙跑上前去解释说,在俄罗斯的公共场合,这样很不礼貌。但游客仍我行我素,还拿出面包、榨菜吃了起来。面对路人异样的目光,游客似乎还无所察觉,而导游脸上只剩下无奈的表情。
海南珠江国旅董事长董霞曾主营俄罗斯旅游市场,也同很多赴俄中国游客打过交道。在董霞看来,大部分中国游客还是很有素养的,但往往个别人的不文明举动会破坏中国人的形象。
董霞说,一些游客出国后把在国内的陋习也带了出来,无视外国的风土人情,也无法入乡随俗。“尤其是在俄罗斯,去教堂、宫殿、博物馆、剧院等参观时,有些游客就不注意衣着,边看边打电话、留影,还大声喧哗,这都是对俄罗斯文化艺术的不尊重,很容易引起俄罗斯人对国人的反感。”
对于有些中国游客在海外消费时一掷千金的现象,董霞说,中国游客在俄罗斯也很阔绰,买琥珀、油画、奢侈品出手都很快。不过董霞建议中国游客,在消费时最好应懂得欣赏这些商品的文化性和艺术性,尽量不要摆出土财主有钱的架子。
董霞建议旅行社,最好在游客出境前为他们举行专门的培训,“物质上的富裕不代表精神文明的进步”。
玛利亚是红场旁的马涅什广场上一家导游公司的负责人。她说,近年来到俄罗斯旅游的中国人特别多。“每天我都觉得身边围绕着中国游客,甚至有时我会有种身在中国的错觉。”
说到喜欢喧哗的中国游客,玛利亚很宽容大度。她说,这可能缘于民族性格的差异。“中国人是个欢乐的群体,所以喜欢大声说笑。这也没什么不好”。
在俄罗斯有一句招呼客人的用语,叫“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这体现出主人希望客人能够不受拘束,从而享受作客这一过程。然而,这不代表游客可以在“别人家里”为所欲为,我们应该表现出一个礼仪之邦应有的姿态,从改正每一个小细节入手,把自己当成文明和友谊的使者,而不是形象破坏者。(完)
|
|